第五章 春節創始—祖乙
祖乙,商朝國王,商王河宜甲子,河立甲病死後繼位。即位後遷都於庇,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
當時,天氣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祖乙,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暑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唇台和端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複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見此,知道萬年的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建曆法而得寵,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於是,他陰謀策劃,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鬥,便張弓搭箭,準備射死他。誰知,刺客被衛士發現,被當場緝拿。祖乙知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複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冬去春來,年複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梢心推算,製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麵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春節也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