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出一番事業來,那麼你就必須記得,自己需要永遠比別人多做一點,這一點,可以保證你在你的上司眼裏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這一點,可以讓你很快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從普通員工晉升成領導的過程,是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的過程。這個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永遠隻是少數。如果你想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出一番事業來,那麼你就必須記得,自己需要永遠比別人多做一點,這一點,可以保證你在你的上司眼裏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這一點,可以讓你很快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永遠要比別人多做一點,這幾乎是每一位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特點。
可是在現實中,很多人在工作中特別喜歡錙銖必較,他們認為自己多做一點又沒有額外的報酬,覺得非常吃虧,不屬於自己分內的事情,你讓他去做,簡直像要了他的命。實際上,這是一種短視。我們多做一點,等於是獲得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我們的領導、同事和客戶都會關注我們、信賴我們,從而給我們更多的機會。
美國著名出版商喬治·齊茲12歲時便到費城一家書店當營業員,他工作勤奮,雖然年紀小,但是所承擔的職責卻一點都不比那些成年人少,而且常常積極主動地做一些分外之事。他說:“我並不僅僅隻做我分內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盡可能地比別人多做一點,並且是一心一意地去做。我想讓我的老板承認,我是一個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雖然我從事的隻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我就是要在平凡中幹出一番事業來。”
事實上,如果我們也像喬治·齊茲那樣時刻比別人多做一點點,我們同樣也可以像他那樣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名叫“多一盎司定律”的職場規律。“多一盎司定律”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僅僅隻是“多一盎司”。一盎司是多少呢?一盎司隻相當於1/16磅,連一兩都不到。但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區別,就可以把我們和那些平庸的同事區分開來。在商業界、在藝術界、在體育界,在所有的領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類拔萃者與其他人的區別在哪裏呢?答案就是多勤奮、多努力那麼一點兒。誰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誰就能得到千倍的回報。
亨利·雷蒙德剛開始在美國《論壇報》做責任編輯時,他一星期隻有區區6美元的薪水,每天卻需要工作整整10個小時。這樣的工作環境,如果換作是別人,早就辭職不幹或者消極怠工了。但亨利·雷蒙德不一樣,雖然他賺的比別人少,幹的活卻比別人多,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3至14個小時,往往是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走了,隻剩他一個人還在伏案工作。“為了獲得成功的機會,我必須比其他人更積極、更勤奮地工作。”關於他的工作心態和工作方式,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當我的同事們在劇院看戲時,我必須在辦公室裏工作;當他們熟睡時,我必須在家裏學習。”正是這種“比別人多做一點點”的積極態度,讓亨利·雷蒙德的工作能力和在圈內的知名度急劇提升。後來,他成為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時代周刊》的總編,成為了在崗位上創業的一大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