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日本是張弓
從空中俯瞰地球,日本很容易被發現:亞歐大陸東頭的大海裏,懸浮著一個孤零零的島國。
從形狀上看,日本列島就像一張弓,一張蓄勢待發的弓。但在原始的古代日本,他們隻是大陸母親的遊子,迫切需要中國文明的滋潤,獻貢求封恭順之至。而一旦羽翼豐滿時,這張弓將搭上武力擴張的箭,毫不遲疑的向大陸發射。
一、是日本人祖先又怎樣
日本民族的起源,一直是筆糊塗賬。
日本學者堅持認為日本人素來是同一人種,但這“同一人種”從何而來?顯然不可能憑空從日本列島像蘑菇一樣冒出來,再往前追溯的話,落腳點隻能在大陸。學術界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日本民族是由亞洲各地的移民——中國漢族、北方的通古斯人和阿伊努人、馬來人、印支人融合衍變而來。
日本列島山地多,平原少,資源貧乏,火山、地震、台風、海嘯等自然災害不斷,為了生存,在遠古的某個時段,操著不同口音、長著不同樣貌的移民們,聚集在一起采果、捕魚、狩獵——日本的先民們開始了艱難的生存史。
說到曆史,日本人自己寫的遠古史與其說是曆史,不如說是神話。拿日本8世紀成書的《日本書紀》來說,第一、二卷記述的是虛無縹緲的傳說,第三卷《神武紀》才正式記載了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因為實在找不到這位天皇的一丁點詳實證據,《神武紀》上隻好含含糊糊地稱:“神武天皇不生長於日本,乃乘天盤船自高天原飛降者。”這個看上去像外星人降臨的解釋,顯然不能說服現代考古學家,但千百年來的考證,還是不能確定這個充滿神話色彩的神武天皇是不是真實存在。
到了近代,香港學者衛挺生出版《日本神武開國新考》一書,第一次驚世駭俗的提出:神武天皇就是中國秦代的徐福。
徐福東渡的傳說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史記?秦始皇本紀》裏記載道:公元前210年,齊地(今江蘇連雲港市)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尋找“不老藥”,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徐福東渡沒有找到不老藥,卻發現了“平原廣澤”,唯恐回國遭殺身之禍的徐福便長居於此,不再複返。
司馬遷記載的“平原廣澤”是哪裏?《三國誌》和《後漢書》都稱在“會稽、東冶之東”,這和日本的方位是相符的,而到了中國的五代時期,《釋氏六帖》裏第一次明確指出“平原廣澤”就是日本。
日本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也有早期秦民不堪國內苛政和戰亂東渡日本的記載,不過沒有提及徐福。
衛挺生綜合了史料記載和日本出土文物的考證,得出這樣的結論:徐福到達日本後,給日本帶去了先進的文化技術,使日本從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繩紋時代,一躍而到了精美的青銅器時代。徐福向日本土著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製鹽等技術,還帶去了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深受日本土著敬重,從而奉其為首領——神武天皇。
“徐福天皇說”在日本很有人脈,很多知名人士都認同這一觀點。不過日本人看待徐福的“國籍”很圓通:“就算是真的也沒什麼,既然徐福拋棄了秦國選擇了在日本定居,本人又為日本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那他就無異於日本人了。”懷著感激之情,日本人甚至考證出徐福是從日本的和歌山縣新宮市登陸的。至今新宮市每年都有祭祀徐福的節日,到了那一天,日本男女老幼身著和服手持彩燈,用各種虔誠的活動紀念這位先民,當地的徐福墓和徐福神社至今香火不絕。
為了確認徐福和日本人的關係,日本有考古學者另辟蹊徑,他們研究比較了日本人和中國江蘇連雲港人的頭蓋骨,結論是:頭蓋骨驚人的相似。可惜沒有史料表明徐福死於何處,日本的徐福墓隻是座紀念性質的空墓,否則較真的日本人真會拿骨頭做DNA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