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的服裝種類、樣式花色繁多。日常均著便服。禮服也可分為晨禮服、小禮服和大禮服等。晨禮服為質料、顏色相同的上衣與裙子,可戴帽子與手套。小禮服為長至腳背而不拖地、露背式單色連衣裙式服裝。大禮服則為一種袒胸露背的單式拖地或不拖地的連衣裙式服裝,並配顏色相同的帽子,長紗手套及各種頭飾、耳環、項鏈等首飾。
相當數量的國家規定民族服裝為禮服,在國慶、民族節日等重大慶典和最隆重場合穿著,其他正式場合著西裝。
2.穿著的禮貌要求。國際社交場合對服裝的總體要求是樸素、大方、整潔、得體。衣服應熨平整,褲子熨出褲線。衣領袖口要幹淨,皮鞋要上油擦亮。穿長袖襯衣要將前後擺塞在褲內,袖口不要卷起。穿短袖衫,下擺不要塞在褲內。長褲不要卷起。任何情形下不應穿短褲參加涉外活動。
參加各種活動,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帽,脫掉大衣、風雨衣及套鞋。男同誌任何時候在室內不得戴帽子、手套。西方婦女則允許室內穿戴紗手套、紗麵罩、帽子、手套。
在家中或旅館內接待臨時來訪的外國客人,不得赤腳,不能隻穿內衣、睡衣、短褲接待客人。
11.10.3飲食習俗
飲食習俗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宗教信仰的地方差異極大,弄清一些國家的基本飲食習慣,對於順利開展外事交往工作十分必要。
1.英國人每天四餐,即早餐、午餐、午後茶點和晚餐。早餐喝牛奶、麥片粥、煎雞蛋加煎西紅柿;午餐簡單隨便;晚餐較講究,用餐時對服飾、座次、用餐方式等有規定。
2.美國人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果汁、雞蛋、牛奶、麵包,午餐很隨便,晚餐較豐盛些,最常吃的是牛排和豬排,最典型的飲食是快餐。
3.法國人很講究吃,素有“食在法國”的美譽。口味喜歡月巴嫩、鮮美、濃鬱,不愛辣味,烹調用料講究,製作精細,色、香、味、形俱美。愛吃肉類、水產、家禽、蔬菜及海鮮,喜歡喝濃咖啡,愛喝葡萄酒、蘋果酒及白蘭地。
4.德國人的早、午餐比較講究,晚餐比較簡單。口味喜酸、甜,不喜歡辛辣和油膩。烹調多為燒、烤、煎、煮和清蒸,喜歡吃豬肉、牛肉、雞、鴨、野味等肉食,不太喜歡魚、蝦。平時喜歡喝啤酒,是世界上飲啤酒最多的國家之一。
5.俄羅斯人的早餐時間與我國相仿,午餐和晚餐則較晚,口味喜濃,油水要足,喜歡酸、甜、微辣味,愛喝由土豆、西紅柿、卷心菜製成的“羅宋湯”,愛飲伏特加酒。
6.日本人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飯,副食主要是蔬菜和魚鮮。口味以清淡、少油、味鮮帶甜為主,烹調講究炒、炸、生拌、蒸。喜歡吃鹹水魚、蝦、海帶、對蝦,愛吃牛肉、精豬肉及各種蔬菜瓜果,特別愛吃青菜、豆腐,愛喝中國紹興酒、茅台酒,喝茶特別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