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忌棄舊
真正的友情是應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同時,假如你能做到不論時間流逝、世道風雨,不管你或對方的命運、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仍然一如既往,保持純真的友誼,那麼,你的朋友將遍於天下。中國有句古話:“窮易交、貴易散”,道盡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與之對比的是,曆史上也有許多曆盡艱辛、矢誌不渝的動人故事。
作為新時代的新人,在人際關係上也應建立新的道德觀念。有的人交朋友喜新厭舊,尤其是當他感到有些舊友已經不能為自己所用,成了自己的累贅和包袱時,則棄友而去,這種做法是靈魂空虛和道德墮落的表現。同時,棄舊友的行為對你自己也是不利的。須知不僅“患難見真情”,富貴也是可以“見真情”的。據說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他還沒有得誌時,頗有一些朋友,他也說過“苛富貴,勿相忘”的真心話。但當他成了擁兵10萬的王者時,對這批“泥腿子”舊友就淡了,甚至發展到要“斬之”的地步。這樣一來,老朋友憤怒,新朋友目睹此情此景,也感到他靠不住,於是敬而遠之,他便成了“孤家寡人”。
12.1.6忌庸俗
在交往場合,謙遜、有禮、文雅總是令人賞心悅目,充滿好感的。相反粗野、庸俗、放肆總是令人望而生厭,避之則吉的。有的人以放肆為瀟灑,以粗野為豪放,以庸俗為隨和。有個別人在朋友的婚禮上,肆意捉弄新娘子,把新房搞得一塌糊塗,最後被趕出新房,雙方都極不愉快。凡事都應該有個“度”的問題,在社交場合,失“度”即失禮,這是每個社交者都應明白的道理。
12.1.7忌小氣
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以及一切構成交往關係的人與人之間,摩擦有時是很難免的,肚量大的沒問題,可以一笑了之;而肚量小的則有可能耿耿於懷,難以解釋。其實,肚量問題是一個學識、修養的問題,也是自信與否的表現。三國時的周瑜,因在軍事活動中鬥智敗給諸葛亮竟活活氣死,是足以引為教訓的。“忌小氣”的內容還應包括這些方麵:在錢財問題上不要看得太重;在社交活動中小事能忍則忍;不炫耀自己,盡量避免無原則的糾紛等等,此外報複之心、嫉妒之心也都是應克服的。
12.1.8忌泄密
人人心裏都或多或少地藏有一些秘密,這屬於個人隱私,知道人多了,就沒有可保密的了。秘密有時可能會在知心朋友麵前敞開胸襟,這是朋友對你的信任。你有責任為其保密,即使對方有時沒有交待你要為其保密,你也應該自覺為其保密,以免辜負了朋友的信任。試想,如果有一個友人,把朋友告訴他的“悄悄話”公諸於眾,可能引起不少人的風言風語,甚至會歪曲事實的真象,故意誇大其辭,這個“泄密”多令人懊喪!所以應該清楚,我們對朋友的隱私,隻有替其分憂解愁的義務,卻沒有張揚的權利。“小廣播”在哪裏都是令人厭惡的。無意的泄密,應及時向朋友做說明、道歉,請求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