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活用胡雪岩 第十八章做事先做人——亦方亦圓,剛柔並濟(1 / 3)

下篇活用胡雪岩 第十八章做事先做人——亦方亦圓,剛柔並濟

做事必先做人已是公論。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一個人做事有多大成就,說到底取決於他如何做人。”做人有差距,做事當然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智力大體相當的情況下,如何行動,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則,這成為不同人生選擇的關鍵。胡雪岩是一個做事的能人,更是做人的高手,其做人的原則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一眼看透人心,直指人心底牌

能猜察別人的心理想法,是做生意的一大奧妙。

知人知麵不知心,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使得很多人麵對人心這張底牌望而卻步。但是,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人的心思卻終要外露的,不管它通過什麼形式,言談也罷,行動也罷,所以我們要修煉看人的本事,這既要有入木三分的好眼力,由表入裏,透過現象看本質,又要有精透的判斷力。

“能猜察別人的心理想法,是做生意的一大奧妙”,這是胡雪岩的名言。在晚清,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胡雪岩就非常善於覺察到這一點。王有齡在胡雪岩的幫助下順利完成調動漕米的公事,一下子在浙江官場獲得能員的稱譽,很快就得到署理湖州府的美缺。按慣例他既已得州府實缺,就應交卸海運局坐辦的差使,但由於調動漕米拉下的虧空一時無法填補,加上還有一些生意上的事務牽涉到海運局,王有齡想暫時兼領海運局坐辦。這自然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要得到撫台的批準。不過,當王有齡向浙江撫台黃宗漢提出這個請求時,黃宗漢卻有意賣了個關子,對王有齡的請求做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隻向他問及阜康錢莊的情況,並提出要請胡雪岩的阜康錢莊為自己代彙一筆一萬銀子的捐輸軍餉。王有齡自然爽快答應,說是隻要撫台大人招呼,給下錢來隨時彙出。不料王有齡話沒說完,黃宗漢便端茶送客,而對於王有齡兼領海運局坐辦的事,也置之不理了。

這樣一來,倒把王有齡弄了個雲山霧罩,不知就裏。

還是胡雪岩看得準。這黃宗漢原是一個貪財刻毒、翻臉不認人、一心搜刮銀子而不恤下情的小人。浙江前任藩司椿壽,就因為沒有理會他四萬銀子的勒索,被他在漕米解運的事情上狠整了一把,以致生路全失,自殺身亡。胡雪岩告訴王有齡,他在黃宗漢提出代彙捐輸軍餉的要求時給黃宗漢的回答,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黃宗漢哪裏是要自己借阜康錢莊交彙捐輸軍餉,他其實是要借海運局的差使,勒索王有齡的銀兩。你王有齡不明就裏,還在那裏大包大攬,說是讓他發下銀子即刻彙出,你如果不是有意裝糊塗,就是愚蠢,他哪裏還會理你兼領海運局坐辦的事?

在胡雪岩的點撥下,王有齡恍然大悟,趕忙在第二天代黃宗漢交了一萬銀子的捐輸軍餉。而事實上也真正是“藥”到“病”除,一萬銀子交出,他也隨即得到兼領海運局坐辦的批準。

黃宗漢極為貪婪,但他從不公然索賄,手下人要是不給,黃巡撫也不會發作,但是,往往另外尋個名目,修理禮數不夠的屬下。胡雪岩是好樣的,他看出黃宗漢的德性,隻有使銀子買平安。

有了這次前車之鑒,胡雪岩對黃宗漢日後的索賄也就心照不宣了。辦理漕糧事件之時,王有齡與胡雪岩一行前往上海鬆江府之前,“浙江海運局坐辦”王有齡提領公款三萬兩銀子,作為路上差旅盤纏。其實,三萬兩銀子當中,實實在在隻有一萬兩用於差旅,其他兩萬兩,則另有用途。胡雪岩事前英明指出,巡撫黃宗漢對錢財看得甚重,這趟出去,一定要給黃巡撫弄點好處,他要王有齡去探口風。

果不其然,黃宗漢暗示要兩萬兩銀子,所以,胡雪岩就要王有齡帶著兩萬兩,到了上海之後,彙到福建黃宗漢老家。

胡雪岩辦事精明識趣,善於察人識心,隨時把握對方的需要,故辦起事來也得心應手。

說話要投其所好,往對方臉上貼金

世上沒有不愛聽讚美話的人。人活在世界上,既需要同情、關心和尊重,亦需要虛榮心的滿足。

胡雪岩可謂是個絕頂的交際高手,無論對人對事,都深諳言語攻心之道。

他幾乎到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語”的地步。這絕對需要有相當高的閱世能力。胡雪岩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個人喜好,馬上說出讓那人感到舒服的話,且從不吝讚美之辭。這使胡雪岩在與他人交往時,更是如魚得水。

的確,世上哪有不愛聽讚美話的人。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之辭,這大概是由於人內心深處的弱點所致吧。人活在世界上,既需要同情、關心和尊重,亦需要虛榮心的滿足,而一句簡單的讚美之辭,便可以讓人在以上幾方麵得到滿足,何樂而不為呢?

胡雪岩收服“湖南騾子”左宗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天,剛剛占領杭州的左宗棠坐在大帳內想心事:杭州連年戰爭,餓死百姓無數,無人耕作,許多地方更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自己帶數萬人馬與太平軍征戰,眼看幾萬人馬的吃飯就成了大問題。

正在發愁之時,手下人來報,浙江大賈胡雪岩求見。左宗棠乃傳統的官僚,腦子裏裝的是“無商不奸”的思想,而且他又風聞胡雪岩在王有齡危困之時,居然假冒去上海買糧之名,侵吞巨額公款而逃。心想此等無恥的奸商,本不欲見他,無奈礙於蔣溢澧的麵子,才懶洋洋地宣胡雪岩進見。

胡雪岩一進去,就察覺到了氣氛不對,隨即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謹慎,然後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說道:“浙江候補道胡雪岩參見大人!”

左宗棠也不答話,那雙眼睛開始轉動,射出涼颼颼的光芒,將胡雪岩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一遍。胡雪岩頭戴四品文官翎子,中等身材,雙目炯炯有神,臉頰豐滿滋潤,一副大紳士派頭。端詳之後,左宗棠麵無表情地說道:“胡老板,我聞名已久了。”這句話聽起來特別刺耳,誰都懂得其中的諷刺意味。

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壓住心中的不滿,他覺得自己麵前隻不過是一個極為挑剔的顧客,挑剔的顧客才是真正的買主。胡雪岩沒有直接回答左宗棠,而是說道:“大人建了蓋世之功,特為前來道喜!”

“喔,你倒是有先見之明!怪不得王中丞在世之日,稱你為能員。”話中帶刺兒,胡雪岩自然聽得出來,一時也不必細辯,眼前第一件事,是要能坐下來。左宗棠不會不懂官場規矩,文官見督撫,品級再低,也得有個座位,此刻他故意不說“請坐”,是有意給人難堪,先得想個辦法應付。

念頭轉到,辦法也就有了,撩起衣襟,又請了一個安,回道:“不光是為大人道喜,還要給大人道謝。兩浙生靈倒懸,多虧大人解救。”

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素來是個吃捧的人,抓住這一弱點,開始恭賀左宗棠收複杭州,功勞蓋世。又向左宗棠道謝,使杭州黎民百姓過上安定日子。胡雪岩一邊恭維,一邊注視著左宗棠,他見左宗棠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捕捉到這一信息,胡雪岩又急忙施禮。這一次左宗棠雖然仍舊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陰沉的雙臉綻開了笑容,也許是麵子上過不去,他裝著恍然大悟的樣子,吩咐手下說:“唉呀,怎麼不給胡大人看座!”胡雪岩總算在左宗棠右側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擺脫了尷尬的窘境。

胡雪岩坐定之後,左宗棠直截了當問起當年杭州購糧之事,臉上現出肅殺之氣。胡雪岩這才如夢初醒,趕緊把事情從頭到尾講了個清清楚楚,說到王有齡以身殉國,自己又無力相救之處,不禁失聲痛哭起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