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通用電氣繼續拓展其服務領域:
飛機發動機事業部與台灣的Eva航空公司、Varig航空公司,以及AAR公司組建了合資公司,並贏得了總價值24億美元的多年服務合約。動力係統事業部完成了對Stewart&Stevenson的渦輪機包裝業務的收購,並贏得了達24億美元的多年服務合約。醫療器材事業部完成了16起跨國收購和兼並業務,這大大拓展了其服務業務的規模。運輸係統事業部獲得了總價值達10億美元的多年鐵路服務合約。
據估計,到2000年,製造業在通用電氣的業務組合中將占有更小的份額——可能會跌至整個業務的33.2%——而金融服務業預計上升至45.8%,售後服務業可達16%;廣播事業大約占5%左右。
韋爾奇將服務業作為通用電氣邁向90年代後期的主要的王牌產業,並且將服務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來發展。韋爾奇總是強調,我們要對服務業進行獨立的管理,按產品去分門別類,並使之與設備製造部門相分離。而別人總是習慣於將服務業納入設備製造部門的管理之中,結果很容易將二者的業績混淆,因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地核算盈虧,可以得出最正確的結論。
但是,韋爾奇認為把通用電氣完全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想法是錯誤的。雖然他並不顧慮通用電氣會因為強調服務業而減去作為一個製造業公司的魅力。
“我們向用戶提供完全的配套服務方案不隻是為了促銷,而是因為他們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們永遠是銷售高科技產品的公司。沒有產品,你隻能滅亡——退出生產、遭到淘汰。試想,如果我們不能推出新的醫用掃描機,還會有那麼多醫院需要我們新的服務嗎?
“再看看航空業,我不知道我的夥伴們究竟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但我相信肯定有一天他們會維修整架飛機。隻要是客戶所想,他們就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市場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然而有一件事是絕對的:我們將繼續製造和改進飛機發動機。”
的確,通用電氣永遠是銷售高科技產品的公司,是製造業的領袖。但是,對通用電氣來說,服務業是未來的浪潮。韋爾奇再次改變了通用電氣的傳統——自愛迪生時代起,通用電氣和高質量的菠過程中實施檢疫。
待檢出境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應當數量齊全、包裝完好、堆放整齊、嘜頭標記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