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血性仍有柔情,狼族亦知忠義 5.狼的報恩,至情至真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人類而言,我們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愛的根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對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都能心存感激,便能真切體會到人生的快樂,人間的溫暖以及人生的價值。班尼迪克特說:“受人恩惠,不是美德;報恩才是。當他積極投入感恩的工作時,美德就產生了。”
感恩之心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有一首歌的歌詞寫道:“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為生活中的每一份擁有而感恩,能讓我們知足常樂。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滯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擁有看做是一種榮幸,一種鼓勵,在深深感激之中產生回報的積極行動,去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擁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並積極行動,更加熱愛生活,創造力更加活躍;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開胸懷,去投身到仁愛行動之中。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懂得愛,也不會永遠得到別人的愛。
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體會到一絲快樂,正如康德所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隻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出來。”《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約伯遭遇到空前的災難,兒女都死去了,財產也被掠奪一空,他自己也全身長滿了瘡,隻能坐在爐灰中用瓦片刮癢。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卻仍然心存感激,感謝苦難使他認清了至高的神。當然,我們不是在宣傳某種教義,但生活中確實需要感恩,不懂得感恩,生活便會黯然失色,人生便沒有滋味。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耐之際碰到一個趕駱駝的老人,駱駝上放著一大皮袋水。於是他們便向老人討碗水喝。老人卻每人僅給了他們半碗水。其中一個人在老人走後,一個勁地抱怨老人吝嗇,有那麼多水,卻隻給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將半碗水潑掉了。而另一個人雖然也知道這半碗水並不能完全解除饑渴,但還是懷著感激之情喝下了它。結果,他們又往前走了很遠也沒再碰到水源,而前者因為拒絕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老人施舍的分明是一種愛心,而後者喝下的也是一種感激,正是這種感激,才支撐著他走出沙漠。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感恩,感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激國家給了我們和平,感激路人給了我們幫助,感激……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實在很多。生活中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能體味到人生的幸福。
每天睡覺前花一點時間去想一想,今天有什麼讓自己感激的事,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妻子的一個微笑,鄰居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體現,都是值得我們感激的,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愛,便會充滿感恩之心,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可愛、美好而充實。
在動物界中,狼和禿鷲就是一對很好的搭檔。狼和禿鷲都很喜歡吃動物的腐肉,但狼在陸地上活動,用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畢竟有限。禿鷲可以在高空飛翔,所以它們觀察的範圍就比較大,這樣就能容易發現動物的屍體,但是它們卻不能撕開動物厚重的皮毛。所以,禿鷲就會找狼來幫忙,禿鷲把狼引領到動物屍體前,狼撕開動物的皮毛,而禿鷲和狼就可以共同享用可口的食物了。
雖然狼對食物很珍惜,也希望獨享食物,但它知道如果沒有禿鷲的引領,自己是絕對不會輕鬆地找到食物的,因此對禿鷲滿懷感激。
許多人在談到自己取得的成功時,往往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可事實上,任何一個單獨的個體都不能獨自取得成功,都必須有其他人的幫助。在生活中,當你遇到一些小麻煩時,身邊往往會出現友善的雙手;當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而無法克服時,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會為你想盡各種辦法。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風雨,我們還是生活在溫暖之中,我們應該感謝這溫暖,感謝給予我們溫暖的人們。讓心靈充滿感激,因為感恩的心靈會使你變得高尚。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受父母的嗬護,受師長的指導長大的。他們對世界未有一絲貢獻,卻牢騷滿懷,抱怨不已,視恩義如草芥,隻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饋,足見其內心的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