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子平的熱情招呼下,兩人的賭局瞬間確定彩頭。
正如方子平所說,方大老板開出來的價碼的確沒有讓人失望,和蕭博陽的賭局不同的是,這一次方子平拿出來的並不是黃花梨木木料,而是一件古董。
準確的說,應該是一件算是古董的木料。
按照方子平的說法,他手裏那根酸枝木的手杖至少有五百年曆史,明武宗正德十五年的老物件,至於他要的東西,則是周誠在梁木閣擔任鑒定師傅一年。
起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周誠還有些意外:“明武宗時期的玩意兒,拿到外麵至少價值過千萬,為了讓我留在梁木閣,方大老板下的本錢有些大啊?”
“不大不大,一點都不大。”
麵對周誠的回答,方子平滿臉堆笑,儼然是沒有放在心上。
其實這筆賬很容易算清楚,周誠隻用了短短十分鍾時間,便從木料中開出一塊價值過百萬的海黃梨,拿價值千萬的手杖將人留下,那也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作為一個商人,方子平小算盤可謂撥的嘩啦啦響,隻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周誠除了在鑒定方麵有極高的水準外,在經商方麵,也算有些天賦。
畢竟未道閣落到周誠手裏後,半年時間賺到的錢,何止億記?
隻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不值一提。
雙方各自將木料遞到老師傅手裏後,便開始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結果。
身為梁木閣的大老板,首先開的料子自然是方子平手裏那塊。
那木料約有臉盆粗,一米來長,說是木料倒不如說是樹樁來的更貼合實際,和其他原木相同的是,這塊原木料子表皮還在,而兩側則有切割的痕跡,看起來,應該像是什麼大料子上切下來半截。
而這塊料子表皮上還有不少腫瘤模樣的疤痕,鼓鼓囊囊的,看起來很是瘮人,這也是瘤疤木名字的由來。
在老師傅的操作下,這塊“木樁”很快便被固定在工作台上,當人們注意到這塊木樁的橫截麵後,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半賭料,鬼臉紋!”
“握草,剛才完全沒注意,這塊瘤疤木,居然是塊半賭的料子。”
“穩了穩了,這塊料子比剛才那塊料子還要大,在加上切口處已經露出了鬼臉紋的模樣,隨便切兩刀把外麵的表皮一剝,再找個手藝好的工人,隨隨便便價值翻番啊。”
“這樣比起來,那個外地人挑的料子雖然也是瘤疤木,但名聲太臭了,這場賭局,方老板賺的流膿淌血啊!”
所謂半賭木,跟賭石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在木頭已經露出些許紋理的前提下停刀。
木材是天生地養的東西,料子裏麵長什麼樣子,會出什麼紋路,再徹底開出來之前,誰都不敢打包票。
所謂一刀窮一刀富,賭的就是開刀出料一瞬間的那種刺激感。
不過半賭料也有賭垮的,至於眼前這塊料子到底能開出什麼東西,在老師傅沒有下鋸子之前,誰都說不準。
眾人翹首以盼,耐著性子等待著結果,而周誠那邊則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分明是沒有把馬上就要揭曉的這塊木料放在心上。
而蕭博陽父女似乎並不像周誠那樣心態平穩,看著老師傅手底下逐漸展開原貌的木料,兩人臉上都帶著肉眼可見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