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輯世事總在缺憾中完美(1 / 3)

第十二輯世事總在缺憾中完美

不滿自己的相貌便努力在才智上超群,不滿自己的言語便努力在行動上完善,感覺到自己的淺薄便用知識去填充……那麼我們就會讓人生達到完美的境界,就會擁有自己獨有的魅力和風采。

336.沒有完美無瑕的人生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不足的地方,無論他是平民百姓,還是偉人商賈,都有著自身的弱勢。就拿美人來說,我國的四大美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據說西施是一個長了一雙大腳板的女人,王昭君是一個斜肩,楊貴妃有狐臭,貂蟬的耳朵太小。公認的美人都有缺點,何況是普通人呢。生活更是這樣,它不會十全十美,留給你的總有不足存在,其實,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生活,人性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苛刻的心理是永遠不會得到滿足的。

試想一下,如果生活中隻有晴空萬裏,而沒有烏雲籠罩;如果生活中隻有幸福而沒有悲哀;如果生活中隻有快樂而沒有痛苦。那麼,這樣就根本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人們的幸福是由悲傷和喜悅交織在一起的,快樂正是有了悲傷才顯現,在生活的法則中,不幸和幸運,緊緊相隨,當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時候,要提防那個失敗尾隨而來,如果時時渴望幸福,就不會耐心地忍受各種苦難,就體會不到克服困難後的那種勝利喜悅。

因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們要正確的認識人生,我們容許不足的存在,輝煌和悲傷都是我們人類自己創造的,每一顆心靈都會給自己留有一個自己的小天地,喜悅的心情會使自己的這個小天地充滿快樂。

追求完美生活的人常會感到不安,越是這樣,他們的工作成效就越會出現問題,根源在於他們用一種不正確且不合乎邏輯的態度看待人生。追求完美的人的心理還有一個誤區,他們會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再把這件事情做好了”,而不會從錯誤的事物中汲取生活教訓,自怨自艾,這種無休止的自責會使他們產生一些受挫和內疚的感覺,使他們的生活裏沒有快樂可言。

心靈安慰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完美,追求從來沒有的東西,就是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結果隻會給自己徒增煩惱而已。

337.封殺自身的弱點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越是傑出的人,他們的弱點就表現得越是突出。當然,他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並善於接受和修正,這才讓他們走向傑出,所以完全有理由說,傑出者不是完人,而是能夠認識到自身不足並有勇氣改正的人。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所領導的北方軍在一個階段中屢屢受挫,這使林肯一遇到不愉快的事,就控製不住自己要大發脾氣。

有一天,林肯發現有一個師長在門外徘徊,就問道:“先生,您在這裏幹什麼?”

師長說:“我有一件事,但又有些不好意思說,我想請幾天假回老家去一趟,因為我的母親去世了。”

林肯一聽到請假兩個字氣就不打一處來,他嚴厲地說:“難道還不明白作為一個軍人該怎麼做嗎,7現在是戰爭期間,我們每一個將士都在為獨立而戰,前方的將士們每時每刻都在流血,難道家庭和感情比流血還重要嗎?”

師長見到林肯發了脾氣,就沒再說什麼,失望地回到軍營去了。

第二天清晨,天剛剛放亮,師長還在睡覺,就聽見外麵有人重重地敲門,他披上衣服開門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原來是林肯站在門外。

林肯一見師長,便上前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滿是歉意地說:“實在對不起,親愛的師長,昨天我對你的態度太粗暴了,你的話說得太好了,打仗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母親生活得更好,我們獻身國家,也是母親在做著強大的後盾。你與母親作最後的告別是十分正確的。”

林肯說著從兜裏掏出一疊美元:“這是500美元,作為你回家的路費,也是表示我對你母親不幸去世的最深切的哀悼,同時也請你再一次原諒我。”

那位師長被林肯的誠摯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回家為母親辦完喪事後立即返回了部隊,在戰場上率領將士奮勇拚殺,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心靈安慰

跟你我一樣,總統也是一個人,而他之所以能成為叱吒風雲,調動千軍的重要人物,是他善於發現,克服、改正自己的弱點和缺點。假如他無法做到這些,也許就不會成為總統。

8.當心被自己的“優點”打倒

動物一旦被鱷魚咬上,鱷魚就會在水裏不停地翻滾。隻要翻上幾圈或者幾十圈,就是再凶猛的動物也被折騰得沒氣了。可有一天鱷魚竟這樣被藤勒死了。查看現場,發現鱷魚在捕食一隻鳥時,它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於是身旁的長藤隨著鱷魚的翻滾將它越纏越緊。此後,人們常用一根穿著魚鉤的絲線來捕捉鱷魚,於是當其翻滾之時,亦便是自取滅亡之時。

如果說動物是被自己的“優點”打倒,那麼作為具有智慧的人類,假若也被自己的“優點”打倒,那豈不更可悲可歎?

二戰”時,雷恩是納粹德國有名的潛艇專家。在一次戰鬥中,雷恩被盟軍俘獲。盟軍用盡了種種辦法,就是無法讓他開口說話。後來,盟軍了解到,此人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工作中絕不允許別人有半點差錯。為此,盟軍設計了一套審訊方案。盟軍每天審他,每次都要經過一間教室,裏麵有個老教授正給學員講解有關潛艇的知識,但錯誤百出。第三天,他終於忍不住了,衝進教室與那個“教授”爭辯起來,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又寫又畫。由此,盟軍便輕而易舉地獲取了德軍潛艇的絕密情報。

心靈安慰

“愛好”也罷,“優點”也好,都有一個把握度的問題,一旦被人利用而失了度,“優點“便會轉化成缺點、弱點,從而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麵。

339.要活在巨大的希望中

亞曆山大大帝給希臘世界和東方世界帶來了文化的融合,開辟了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絲綢之路的豐饒世界。據說他投入全部青春的活力,出發遠征波斯之際,曾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

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長征途,他必須買進種種軍需品和糧食等物資,為此他需要巨額的資金:但他把從珍愛的財寶到他所有的土地,幾乎全部都分配給臣下了。

君臣之一的庇爾狄迦斯,深以為怪,便問亞曆山大大帝:“陛下帶什麼起程呢?”

對此,亞曆山大回答說:“我隻有一個財寶,那就是‘希望’。”

據說,庇爾狄迦斯聽了這個回答以後說:“那麼請允許我們也來分享它吧!”

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而且臣下中的許多人也仿效了他的做法。

我的恩師經常向我們青年說:“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無望的人生當中,那麼他隻能是敗者。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於是悲觀失望,挫折下去,或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個唉聲歎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找一條活路,在內心裏也會體會到人生的希望。”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則通向失敗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裏一直抱著美“夢”的人是幸福的。

在人生的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燃燒起的意念,即“希望”。因為那種毫不計較得失、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會生出勇氣,不以困難為事,肯定會激發出巨大的激情,開始閃爍出洞察現實的睿智之光,與時俱增、終生懷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心靈安慰

可以說,抱有“希望”活下去,是隻有人才被賦予的特權。

340.畫好自己的底線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裏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麵的竅門。

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穀裏挑水。

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裏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

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不解。

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穀裏打了兩滿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裏畫了一條線。

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低呢?”

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心靈安慰

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

341.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畫家,舉辦過十幾次個人畫展,參加過上百次畫展。無論參觀者多與少,有沒有獲獎,他的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一位記者問他:“你為什麼每天都這麼開心呢?”

他微笑著反問記者:“我為什麼要不開心呢r”

爾後,他講了他兒時經曆過的一件事情:

我小的時候,興趣非常廣泛,也很要強。畫畫、拉手風琴、遊泳、打籃球,樣樣都學,還必須都得第一才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我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試成績竟排到全班的最後幾名。

父親知道後,並沒有責罵我。晚飯之後,父親找來一個小漏鬥和一捧玉來種子,放在桌子上。告訴我說:“今晚,我想給你做一個試驗。”父親讓我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後檢起一粒種子投到漏鬥裏麵,種子便順著漏鬥滑到了我的手裏。父親投了十幾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父親一次抓起滿滿一把玉米粒放到漏鬥裏麵,玉米粒相互擠著,競一粒也沒有掉下來。父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個漏鬥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獲和快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做,反而連一粒種子也收獲不到了。”

20多年過去了,我一直銘記著父親的教誨:“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麵對生活。”

心靈安慰

不要四處亂撞,每天做好一件事,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坦然微笑地麵對生活。

342.把自己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

德國的裏克特曾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佇立在窗前。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麵上。老人又低頭看看地麵,幾個比他自己更加無望的生命正走向它們的歸宿——墳墓。老人在通往那塊地方的路上,也已經消磨掉六十個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過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別的東西。他老態龍鍾,頭腦空虛,心緒憂鬱,這一切都在折磨著老人。

年輕時代的情景浮現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莊嚴的時刻,父親將他置於兩條道路的入口——一條路通往陽光燦爛的世界,田野裏豐收在望,柔和悅耳的歌聲四方回蕩;另一條路卻將行人引入漆黑的無底深淵,從那裏湧流出來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滿處蠕動,吐著舌箭。

他記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人生活的夥伴們,他們走的是高尚、勤奮的道路,在這新年的夜晚,載譽而歸,無比快樂。老人仰望夜空,苦惱地失聲喊道:

“青春啊,回來!父親喲,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會選擇一條正路的!”

可是,父親以及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都一去不複返了。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淚珠兒潸然墜下,他絕望地大聲呼喚:“回來,我的青春!回來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原來,剛才那些隻不過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兒時做的一個夢。盡管他確實犯過一些錯誤,眼下卻還年輕。他虔誠地感謝上天,時光仍然是屬於他自己的,他還沒有墮入漆黑的深淵,盡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條正路,進入福地洞天,豐碩的莊稼在那裏的陽光下起伏翻浪。

心靈安慰

依然在人生的大門口徘徊、躊躇著不知該走哪條路的人們,記住吧,等到歲月流逝,你們在山路上步履踉蹌時,再來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來!還我的年華”,那隻能是徒勞的了。

343.把大石頭搬出去

一個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裏玩耍,沙箱裏有他的玩具小汽車、敞篷貨車、塑料水桶和塑料鏟子。

當小男孩在鬆軟的沙堆上修築“公路”和“隧道”的時候,他在沙箱的中間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頭,阻擋了他的“工程”建設。於是,小男孩開始挖掘石頭周圍的沙子,企圖把它從沙子中弄出去。雖然石頭並不算大,可是對於一個小男孩來說已經相當大了。小男孩手腳並用,費了很大力氣,終於把大石頭挪到了沙箱的邊緣。不過,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力氣把大石頭搬出沙箱的“牆”。

但是,小男孩下定決心要把大石頭搬出去,於是他用手推,用肩拱,左搖右晃大石頭,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是,每當剛剛有一點進展的時候,大石頭就又滾回原處。最後一次努力時,大石頭滾回來砸傷了他的手指頭。終於,小男孩再也忍不住了,大哭起來。其實,這件事的整個過程都被小男孩的父親透過起居室的窗戶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小男孩哭泣的時候,父親忽然出現在小男孩的麵前。父親溫和地對小男孩說:“兒子,你為什麼不用盡你所擁有的全部力量呢?”小男孩十分委屈地說:

“但是,我已經用盡我的全部力量了。¨“不對,兒子。”父親親切地說,“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擁有的全部力量,你並沒有請求我的幫助啊。”說完,父親彎下腰,抱起那塊大石頭,把它搬出了沙箱。

心靈安慰

在生活中,當遇到困難,感到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蠻幹或輕易放棄,不妨試著轉變一下思路,嚐試其也的方法,或者向別人求教或求助。

344.萬花筒裏的世界

布萊克有一個玻璃櫃,裏麵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小東西,有田黃、雞血印石,有花卉浮雕的水晶玻璃,玉雕的小動物,以及兩個萬花筒。

論價錢,萬花筒是較便宜的,布菜克卻把它們藏在櫃子的最上層,因為他知道,家裏若來了小朋友,對他櫃中的東西多半不會感興趣,唯有萬花筒,是他們搶著玩的。

問題是,孩子們雖然看不到,帶孩子來的大人卻少不了好奇心,他們在隔著櫃門欣賞每一件小東西之後,總是會把目光停在萬花筒上:“這是什麼東西,亮亮的挺有意思,拿出來借我看看吧!”

於是總會出現一家老小,爭看萬花筒的場麵。

有學者研究,人類除了吮吸、性這些生理的本能之外,還有掏小動物的巢穴、向螞蟻窩灌水等不用教就必然會做的本能。或許,還認為應該加一項,就是“愛看萬花筒”。

不論是3歲大的小孩,或80歲的老人,幾乎對萬花筒都有興趣。就算在兒孫麵前,老人家裝作不感興趣,心裏還是充滿好奇。如果把萬花筒留在桌上,其餘人都躲出去,那老人多半會禁不住地過去偷窺一下。

所以在美國,玩具店裏有便宜的紙製萬花筒,博物館商店裏有較講究的萬花筒,古董店裏更有價值千元的珍品。

萬花筒可以是哄小孩子的玩具,買給女朋友的禮物,也可以是把玩兼收藏的寶貝。

布萊克更是常常從那窄小的觀景窗,看裏麵無窮的天地,向上下左右搜尋;試著找那天地的盡頭,隻是弄不懂,不過三片玻璃組成的小東西,竟然能不斷地折射,成為無限的畫麵,難道我們在現實中所見的無限彎蒼、浩瀚宇宙,也不過是在上天製成的一管萬花筒中所虛幻變化出來的——看似無垠,實則有限的世界?

心靈安慰

生活中,許多看似複雜的東西,都是由非常簡單的要素組成的。我們不僅要看現象,更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這樣才能把握生活。

345.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人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遭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高技術人才。

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誌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詹姆斯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詹姆斯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詹姆斯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但是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1990年年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有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議解決,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尚未見眉目時,詹姆斯闖入會議室,拿出了自己的設計圖。

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詹姆斯麵對公司的最高決策者們,將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經董事會舉手表決,詹姆斯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詹姆斯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作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心靈安慰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不爭一時的先後,才華不外露,鋒芒內斂,為自己的發展準備了充分的條件,最終就會獲得成功。

346.玩好手中的牌

有著勤奮務實的精神和踏實肯幹的品格的人,正是當下所需要的人。他們往往能夠從工作中得到更多提升個人價值的機會。但要想成為這樣的員工,獲得長遠的個人發展,首先就要從心態上加以改善——摒棄浮躁心態,安心於當前的工作,即使是身處低位,也要認真踏實地做好手邊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