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假如把水雷以及魚雷結合起來,就可以使水雷自動跟蹤目標了。自動上浮跟蹤目標的水雷,屬於一種自導魚雷式水雷。它有的像一枚錨雷拖著錨索懸浮在水麵中,有的像一枚魚雷沉在海底,而且雷體上還裝有類似魚雷推進器以及超聲自導係統。而當艦船通過布雷海域時,正處於值班狀態的噪音接收器就會收到艦船產生的噪音信號。在認定目標之後,水雷上的主動式聲納就會進行工作,而且發出的聲波遇到目標返回後,就可以計算出目標的距離。而當目標抵達攻擊範圍以內,鋁容器可以自動打開。而且水雷上發動機啟動以及雷體射出,並且依靠自導係統上浮,從而修正偏差,跟蹤目標,而當接觸目標到達相當距離時,引爆就可將目標擊毀。由於這種水雷自身有動力係統,因此活動半徑高達100米以上,因此尤其適合布設在相當廣闊的深水海域。但戰時隻需用少量水雷,就能夠達到封鎖敵航道以及港口的目的。魚雷能不能在海中的不同深度上航行魚雷可以控製航行深度的變化,完全靠它的橫航(水平舵),就像飛機改變高度要用水平尾翼一樣。橫舵主要由定深器以及舵機控製組成一套深度操縱係統。魚雷在發射前,先必須調整定深彈簧,從而確定基本的航尾深度。而當魚雷從艦上發射入水以後,定深器裏的水壓盤就會感受海水的壓力,為抵銷定深彈簧的力量,必須不停向深水航行。伴隨著航行深度的不斷增加,水壓盤能感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這種力量可以不停壓縮定深彈簧,一直到水壓盤感受的壓力和定深彈簧的力量全部平衡,而此時魚雷正航行在預定深度上。假如是從潛艇上發射,因為水相當深,水壓盤感受的壓力就會超過定深彈簧壓力,舵機便可以操縱魚雷而向水麵航行。伴隨著航行深度逐漸變小,水壓盤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小,定深彈簧不停伸張,直到抵銷水壓盤上的力量,而此時,魚雷也可以航行在預定深度上。由此可見,魚雷在不同深度上航行,並且要靠事先調整定深彈簧來確定。有人經常會問,到底是什麼力量可以使魚雷可以在預定深度上航行而不下沉呢?這是因為,魚雷在水中航行時並不是平躺在水麵上的,它帶有一定衝角。在魚雷頭部上、下麵水流速度不同,在壓力差作用下可以產生向上的升力。尾部橫舵(水平舵)也會帶有向下舵角,因此也產生向上的升力,從而使兩個升力保持平穩。這種雷體不會頭越抬越高,也不會下沉,一直保持懸浮狀態。防身的最好武器是什麼手槍是一種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武器,手槍的外形與玩具手槍相似,其作用在電影及電視上也都看到過。它樣子小巧,可放在口袋裏、提包裏,以及那些不太顯眼的小地方。當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就可以拿出它來,保護自己。手槍在50米內,能夠具有較好的殺傷力,它是近距離作戰和自衛用的小型武器。所以說,它是防身的最佳武器。手槍按其用途可以歸納為自衛手槍、戰鬥手槍和特種手槍。按其結構又可以歸納為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兩種。我們所說的左輪槍就是屬於轉輪手槍這一類。此種手槍通常可以裝5~6顆的子彈。而自動手槍則采用彈匣裝子彈,一匣就可以裝6~12發子彈,有的甚至還可以裝20發子彈。一般說來,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被統稱為自衛手槍。特種手槍有兩種:一種稱為微聲手槍,另一種稱為隱形手槍,它們是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你知道軍用鋼盔的由來嗎軍用鋼盔的原型其實是炒菜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忽然向法軍的一個陣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頓時,炮聲隆隆,彈片亂飛,法軍陣地被炸得煙霧彌漫,連法軍的廚房也沒有幸免於難。那時,在廚房裏當值的一個士兵想去前沿陣地參加戰鬥。可是,頭上紛紛落下炮彈皮、石頭和樹枝,他害怕頭部被砸傷,連忙拿起一個炒菜鍋扣在了頭上戰鬥結束以後,他雖然身上負傷了,可是頭部卻沒有受傷,成為這個陣地上的惟一幸存者。一天,法國將軍亞德裏安來慰問傷員,得知了他的經曆,於是問他是如何脫險的。他說是由於自己頂著炒菜鍋的緣故。將軍拿起炒菜鍋,腦海裏立刻閃出了“鋼盔”的想法。就這樣,法國工程師依據這位將軍的指示,設計了現代的軍用鋼盔,起名為“亞德裏安頭盔”。第二年,法軍士兵們的頭上都戴上了這種鋼盔。你知道小白蛾的反毒故事嗎毒品可卡因是從一種叫古柯的植物葉中提取精煉而成的。可卡因由於一直遭到嚴禁,所以走私團夥采用十分隱秘的生產和運銷方式,使得反毒組織一度無可奈何。一次,秘魯反毒品的官員意外地發現一種叫“馬倫比埃”的小白鵝,它的幼蟲不停地把古柯作為美餐,在數月內,就毀掉了近30萬畝的古柯葉。小小的蛾子竟成為反毒的大英雄,這使人們十分驚喜。就這樣,有關方麵就用人工方法大量繁殖小白蛾,然後用飛機把它們撒播到有可能種植古柯的叢林地區。過不了多久,蛹就在那兒生長發育成小白蛾。小白蛾交尾以後又會產下卵。卵再孵化成幼蟲。就這樣,有無數的小白蛾幼蟲盡情地狂吃古柯葉子。古柯的葉子一旦被破壞了,可卡因的生產者也就無法再利用古柯提煉毒品了。白旗表示投降嗎在一些用戰爭作為題材的影視片中經常會發現這種鏡頭;當陷於重圍走投無路的防衛者覺得再繼續抵抗已沒有希望時,就打出白旗投降。因此,人們一般把白旗認為是投降的標誌。其實在戰爭法規嚴格意義上說,白旗隻是要求暫時停戰的標誌。早在遠古時期,戰鬥的雙方為了向對方表示談判的誠意,通常借白色為象征,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習慣:白色旗幟表示要求休戰談判。在交戰的一方拿出白旗時,對方就知來意,下令停止任何進攻行動。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軍使、號手、旗手與翻譯到對方指揮部說明條件與意圖。在軍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時間終止,他獲得不被侵犯的權利。這種習慣幾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至今沒變。你知道鵝當兵的故事嗎鵝的個子大,脖子長,勇敢好鬥,常追啄生人或異物。它的聽覺非常靈敏,隻要發出一點輕微的聲音,就會立刻伸直脖子高聲大叫。所以,鵝是最理想的活動自動報警器。早在2300年前,人們已經利用鵝的這一特性,開始訓練它服務於軍事領域。古羅馬人在和高盧人作戰時,就是因為“鵝兵”早期報警而抵製了高盧人的進攻。當今,經過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鵝的聽力超過狗,甚至能和電子設備媲美。不少國家也開始建立“鵝兵”,20多年前,荷蘭就曾建立過一支“鵝兵部隊”,但因為它們過分的喧鬧和“散漫”,甚至經常開小差,後來這支“部隊”被廚師“消滅”了。美國訓練的一支“特種兵”——“鵝兵”,已經能夠成功地代替人警衛、巡邏,發現情況並及時向主人報警。它與警犬相比較,還有一個拒絕“受賄”的優點,因為有的警犬一遇到好吃的,就會常因貪吃而敵我不分。未來的士兵是什麼樣子的中國古代的士兵是:身穿鐵盔鐵甲,手持長矛、盾牌,走起路來顯得非常笨拙的模樣。曆史將一去不複返。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中國早已擺脫“小米加步槍”的落後狀態,正快速向軍備現代化邁進,讓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士兵裝備材料是怎樣的。未來士兵將身穿複合材料作的衣服。這種衣服既可自動調溫,又可有效防止槍彈的殺傷,對化學武器和原子武器也有良好的控製功能。它們頭上戴什麼呢?戴的是頭盔,但與古代不一樣,它是用最先進的複合材料製作的。頭盔上裝有顯示紅外夜視儀及無線電通信聯絡係統,即使在黑夜,也可清楚地看到隱蔽的敵人、車輛和坦克。他們還能通過通信衛星及時向上級彙報,也可隨時接收指揮部發來的各種情報和指令。未來的士兵穿上高級防雷靴。這種靴重量非常輕、且耐高溫,若穿上它不僅行動方便,而且能夠經受住爆炸力和800℃以上的高溫。未來的武器更加厲害。步槍上將有激光瞄準係統和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可使子彈百發百中。隨著材料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未來戰場上將出現一種亂真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除了有人造骨骼、人造肌肉和人造皮膚外,還有大腦中樞(計算機)及神經網絡。它既可報告戰場情況,又可接受指令,還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自覺行動。這種“未來戰士”將是“萬能人”,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作戰,若出現一般性傷害,它還能自我修複,這真可謂“輕傷不下火線”呢。你知道看不見的炮彈是什麼嗎有一種看不見的炮彈,叫中子彈。它在有效範圍內能殺傷一般坦克或建築物內的人員,而並不破壞坦克或建築物。你說它厲害不厲害?中子彈是一種熱核武器,爆炸時產生大量高能中子流和γ(伽馬)射線,穿透力極強,能穿透坦克裝甲或建築物,殺傷躲藏在內的人員。受中子流或γ射線輻射後,人會當場死亡或於兩天內死亡。可見這種看不見的炮彈殺傷力有多大!中子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熱輻射和放射性汙染比其他核武器要小,所以不會破壞坦克和其他建築設施,因而又被叫做“幹淨的原子彈”。為什麼說未來戰爭是高科技的較量近幾年來,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幾場局部戰爭向人們展示了未來戰爭的縮影。未來戰爭將是一場高科技的較量。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高技術武器將會被大量使用: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高精度製導技術、隱形和反隱形技術、激光技術、微波技術、智能化技術等將在未來戰爭中大量應用。其次,未來戰爭可能向大量應用高新技術的太空戰場發展。再者,未來戰爭對高科技提出的要求,必須以綜合國力和整體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基礎,同時,對技術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情況都說明,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高科技的競爭。你知道被“拍攝”的聲音嗎在某個國家的保安機關裏,正在放映一部無聲電影,電影中的一位武官在指手畫腳地演說。保安人員看過幾遍之後,把十幾份筆記集中在一起,就得到了銀幕中武官的秘密演說稿。原來,這段影帶是保安人員抓住時機,用帶有長焦距鏡頭的攝影機悄悄拍下的,拿回來由口型專家進行分析研究。前蘇聯有一批受過專門訓練的間諜,就具有這種“猜”話的本領,美國人把他們稱為“唇讀間諜”。這種竊聽聲音的方法——口型分析法,對於一般人來說十分困難,但對於長期接受過這方麵訓練的人來說並不為難。聽不見你的聲音也能知道你在說什麼。你知道竊聽和反竊聽鬥爭嗎一天早晨,某國大使館的保安人員使用無線電搜索機做例行檢查,突然收聽到大使同別人的談話聲。聲音來自大使辦公室。後來查明,大使所穿的皮鞋後跟裏,被人暗暗裝進了無線竊聽器,大使的一言一行,對方通過竊聽器都可以知道得清清楚楚。竊聽活動的出現,使反竊聽成為重要課題。為了反竊聽,一些國家的大使館專門設計了一種“籠子”辦公室,就是在房間中央設一個特製小房間,討論機密大事都在這裏進行。“籠子”的四周用金屬網做屏障,地板用絕緣體隔絕,連照明電也經過濾波。另外“籠子”的周圍放有噪聲發生器,掩護裏麵的談話聲。“籠子”裏的設施全是透明有機玻璃或模壓塑料做成的,使竊聽器沒有藏身之地。這樣,就杜絕了竊聽的可能。你知道空間站的用處嗎空間站是具備一定實驗和空間條件,並可供宇航員生活和工作的近期運行的航天器,又稱太空站、軌道站或航天站。空間站的建立,使載人航天進入實用階段,對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和軍事都具有重大價值,在航天事業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空間站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價值,所以備受世界各國的重視。前蘇聯在1971年首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後,又相繼發射了多個空間站。美國於1937年發射了一個“天空實驗室”空間站,日本、加拿大和西歐各國也致力於空間站的建立。不久的將來,空間站將成為各國在太空競爭的戰場。它在軍事上的應用也有廣闊的前景。軍人為什麼要穿迷彩服世界上的軍服有多種色彩,采用這些色彩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古代軍服以紅色為主要色調,這可以使人心跳加快,精神振奮,激發鬥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綠色軍服相當普及,世界上的軍服顏色目前已達800多種,其中比例最大的仍是綠色。大自然是多色彩的,為了更多地取得與大自然的和諧,軍事科學家設計出了多種顏色的迷彩服,特點是破壞了人和武器的統一性,將其分成若幹部分,和背景混在一起,不易被敵人發現。目前,國外正在研製一種自動變色的軍服,在未來的戰爭中,一定會顯示它的風采。你知道降落傘發展的曆史嗎降落傘是根據空氣阻力的原理製成的。一般傘衣的麵積有幾十平方米。在傘衣邊上,連著幾十根傘繩。傘繩下端連著背帶係統。空投物在空中向下降時,傘衣迅速張開,使傘衣的下麵充滿空氣,而傘頂上麵的空氣卻很稀薄,於是,便產生了與下降方向相反的空氣阻力。由於傘衣麵積大,從而使人體可以安全著陸。一般來說,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降落傘越大,空投物下降越平穩,但傘衣麵積不能無限度增大,麵積太大的降落傘,會給包裝、運輸、使用帶來不便,因此,降落傘的設計改進總是放在結構、形狀和所用織物的透氣量上。自從世界上第一具降落傘問世到今天,已有百餘年曆史。降落傘的結構原來比較簡單,傘衣就是一塊圓形布,穩定性很差。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穩定性才有了較大提高。今天的降落傘種類越來越多,色彩越來越豐富。有航空兵用的救生傘、訓練傘、減速傘、航彈傘;有空降兵用的傘兵傘、備份傘、投物傘;有與尖端科學技術配套用的導彈、火箭回收傘,宇宙飛行傘;有跳傘運動員用的運動傘、表演傘等。在表演傘中,又有形狀獨特、色彩鮮豔奪目的天壇傘、五梅花傘、喇叭花傘……降落傘這個家族真可說是“子孫滿堂”、“人丁興旺”。軍事地圖為什麼與平常地圖不一樣你見過軍事地圖嗎?那表明地形的一圈一圈的線條讓人眼花紛亂。這種軍事地圖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大不相同。軍隊行軍打仗一刻也離不開它,是充分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因素,取得戰鬥勝利的重要保證之一。上甘嶺戰役中,誌願軍利用山地易守難攻的有利條件,隻用了少量兵力,就抗擊了大批美軍的輪番進攻,堅守陣地40多天,使上甘嶺成為堅不可摧的鋼鐵陣地。反之,如果不懂得或不重視利用地形,就可能增加部隊的傷亡,甚至在戰鬥中失敗。正因為地形如此重要,所以從古到今的軍事家都十分重視它。你聽說過西點軍校嗎西點軍校設在美國紐約市北郊的西點,它是培養陸軍初級軍官的學校。西點軍校始創於1802年7月4日,建校以來,培養了大批優秀軍官,如美國著名將領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阿諾德、巴頓等,因而久負盛名。西點軍校有著鮮明的辦學宗旨,其培養目標是現代化軍官。凡報考該校的青年年齡必須在17~22歲,身高1.68~1.98米,在高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組織才能,願意成為軍校學員和以軍官為終身職業。學校學製四年,訓練內容廣泛,除文化教育和軍事訓練外,體育訓練也是必修課。你知道黃埔軍校嗎黃埔軍校成立於1924年5月,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合作時期,孫中山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創辦的軍事學校。它的正式名稱為陸軍軍官學校,因位於廣州黃埔長州島,所以通稱黃埔軍校。孫中山親任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中國國民黨黨代表。黃埔軍校從創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畢業學生共四期4900餘名。黃埔軍校革命師生在北伐戰爭中立下了戰功。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葉劍英、熊雄、聶英臻等曾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軍事領導,他們以革命精神培養的大批學員,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革命戰爭中成為骨幹力量。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該校遷往南京,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核檢查都檢查什麼人們非常關心核武器擴散以及監督掌握核武器的銷毀方法,因此國際上少不了進行核檢查。它是通過哪種方法來進行的呢?從當前核檢查的技術手段來看,通常采用3種方式。一種是國家技術核檢查。國家技檢是由各國自己掌握,並且根據需要,能夠運用人造衛星、飛機或是艦載傳感器,並且對一方進行詳查或普查。在那次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通過偵察衛星詳細檢查了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的情況,因此下決心開始對古巴實施封鎖,並且迫使蘇聯將導彈從古巴地區撤出。二是國際技術核檢查,大都由相應國際組織進行。設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國際和平研究所就是國際核檢查重點機構之一。而且對各國的核試驗次數、性能以及類型進行相當嚴格的監視以及統計,並定期公布各國核試驗情況。三是對現場進行核檢查。在各核大國之間,大國雙方可派出大批監察員到對方核基地、以及核倉庫進行實地檢查,並且把所獲得的核武器數量、類型、部署地點以及有效期等全部列入清單,並且與對方提交的資料進行對照。這種該檢查可能是定期的,也可能是隨機的,但它必須對等。對一些無核國家懷疑其有造核武器跡象,要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親自出麵組織視察員,並且根據核不擴散條約,對締約國進行各種現場核檢查,且核對材料,從而確定核裝置有沒有用於軍事目的。什麼武器將代替核武器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曾經把人類從熱兵器時代帶進了核時代。經過幾十年發展,核武器以它毀滅性的力量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可是,戰爭的發展史表明,無論什麼武器都不會是終極武器,也不會永久主宰每一個時代,它必將被更新的武器所取代,當然核武器也不例外。隨著高技術的不斷發展,微電子技術以及定向能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技術群逐漸在軍事領域開始廣泛應用,從而使武器裝備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從此各種武器走向智能化以及非核化。曾經罕見的核武器現在在更新的武器麵前,遇到了強勁的對手。未來的常規戰爭中,許多戰術激光武器、電磁武器、以及微波武器、隱形武器、智能武器都會大顯神威。它們能夠替代戰術核武器執行防空、反潛以及打擊地麵目標等各種職能,不但作戰效能與核武器相當,並且不需要冒政治風險,從而使戰爭走向“非常規化”。所以,以高技術兵器為支撐的戰略,逐步取代以核威脅為主的戰略已經是勢在必行了。你知道“冷戰”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的政治格局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以美國、英國、法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集團與以前蘇聯為首的東方社會主義兩大集團。這兩大集團因為政治信仰不一樣而處於相互敵視的狀態之中。因為雙方軍事力量都十分強大,各擁有幾百萬軍隊與幾千枚核彈頭,應用這些軍事力量,能把對方徹底消滅好幾次。因此誰都不敢動用軍事力量來發動戰爭。可是,他們都很想削弱直到搞垮對方為止,因此動用除軍事行為之外的一切手段。這其中包括:經濟封鎖,不允許重要的經濟物資流進對方手中,阻礙對方的經濟發展;運用一切宣傳工具,來攻擊對方的弱點,用來渙散對方的民心,來顛覆破壞、來扶植敵對分子與派遣間諜,來從事各種各樣破壞活動;軍備競賽,不斷加強軍事力量,加緊發展尖端武器,使自己的軍事力量設法超過對方。表麵上兩個集團之間都沒有直接響起槍炮聲,可是,實際上它們卻處在一種激烈戰爭狀態。美同參議員伯納德·魯克把這種狀態叫做“冷戰”,用來區別動用真槍實彈的“熱戰”。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蘇聯的解體與東歐的劇變,所說的東方集團不複存在了,自那時起,“冷戰”也便結束了。聯合國為何要建立維持和平部隊因為人類有了和平的聲音與不懈追求和平的意願,所以才有了這支沒有國籍,用於赴戰場但卻不能參加戰爭的武裝力量。當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一共有7支,大約1萬多人。雖然他們分別來自30多個國家,但是,在任何時候卻必須在聯合國專設的指揮官控製之下。維持和平部隊的指揮官是在博得安理會的同意之後,由聯合國秘書長任命的。被任命的指揮官不管是哪國人,隻對秘書長一人負責。被征集而來的部隊人員,都要經過在北歐四國設立的和平部隊訓練中心的培訓,軍官需要4周,士兵需要3周。他們在執行任務時,頭戴藍色的鋼盔、身佩聯合國特別標誌,配備輕型武器,卻隻可以用來自衛。每個人都十分明白,他們不是一支真正的軍隊,他們是一支政治外交軍隊。這樣,軍隊雖身在戰場,但沒有敵人。他們不像普通的軍隊那樣四處躲藏,隱藏自己,而是要盡量暴露自己。他們的任務是阻止戰爭與衝突,而不是介入戰爭與衝突。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另外一部分叫軍事觀察員部隊,他們的主要職能就是監督分離區,在這個區域內設置觀察站,派遣出巡邏部隊,確認這個地區內是沒有衝突雙方的軍隊。並且在衝突雙方聯絡員的幫助下,每星期檢查一次雙方的部隊地區,以便監督雙方履行停戰協議。你知道最廉價的武器是什麼嗎自然界是一個到處充滿微生物的世界,隻要人們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患上感冒,染上痢疾,高燒不退,腹瀉不止,危及生命。出於戰爭的需要,一些國家利用微生物的傳染特性,專門製造能形成瘟疫的殺傷武器。這就是生物武器。生物武器製造起來很容易,隻要收集很多能致死致傷的細菌、病毒,讓其大量繁殖。然後放出帶有細菌的蒼蠅、老鼠之類的“蟲兵鼠將”到處傳播,進行環境汙染。人們一不小心便被這種“生物彈”擊中,很快便喪失戰鬥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細菌、病毒的施放已經不單純依賴這些“蟲兵鼠將”了。製造者們把生物戰劑做成幹粉狀,用飛機或艦船布撒,就像噴灑農藥一樣。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隨風飄移,人們隻要吸入便會生病,嚴重的可以致死。比如,1毫克的肉毒杆菌毒素就可殺死2千萬隻小白鼠,1枚帶炭疽菌的“飛毛腿”導彈可奪去10萬人的生命。別看生物武器的作戰威力十分強大,造價卻很便宜。有人做過統計,花費50億美元建立的核武庫,其殺傷威力還不及用5千萬美元建立的生物武器庫大。生物武器的作戰費用不到核武器的百分之一。因此,人們稱它是最廉價的武器。你知道最可怕的武器是什麼嗎基因武器就是利用生物遺傳特性而研製的一種新概念武器。這種武器對人的殺傷,遠遠超過原子彈的威力。我們知道,當一個人患感冒的時候,那是病毒在作怪;當一個人被毒蛇咬傷,一點點的蛇毒就置人於死地。於是,那些基因武器的製造者就把地球上能夠使人得病、致死的生物排列出來,然後有選擇地把這些生物細胞中的部分脫氧核糖核酸分離出來,相互拚接,創造出一種新的生物。新的生物通過細胞遺傳功能具備了兩種以上生物的基本特性。它對人的殺傷,既難預防,又難控製。比如,把感冒病毒與眼鏡蛇的基因拚接,就會產生一種新的病毒。人們一旦受到它的侵害,不僅出現感冒症狀,而且會出現被蛇咬傷的中毒特性。人們解不開它的遺傳密碼,無法進行治療,隻好坐以待斃。因此,許多專家對基因武器的憂慮,遠遠大於對原子彈的憂慮。一旦基因武器投入未來戰場,人類在受到戰爭摧殘的同時,還將麵臨一場無法對付的大瘟疫,成千上萬的人會莫明其妙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