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漢服之科學性
經典漢服是活的服飾。
通常來說,相同的一身服飾一般高的人不管肥瘦都能著,不管男女老幼都能著,顯示出漢服的靈活性。即使同一個人穿同一身服飾在天氣冷了時裏麵加厚的衣服,此套服飾照樣能著;即使天時熱了除去裏麵的厚衣服,此套服飾也照樣能著。
衣裳靠整齊的折迭來達到鬆緊適合,上衣使用的衣帶下褲使用的褲帶,以及袍或裙使用的袍帶或裙帶等都具有靈活的調整性,或是有帶鉤的衣帶及褲帶等,是活的沒有被固定死,能大能小充反映它的靈活性。在一定範圍裏保持著可調節大小鬆緊的服飾,也是最能體現穿衣時調節體溫的科學穿衣方法,漢服的褲子看似腰大但能折迭調至達到舒適的緊度,還有在大小便時兩腿能最大限度的舒展開來使人非常舒暢等等,使人妙不可言的感覺充分體現出漢服天人合一的理念。
胸前交右領主要是考慮到右撇子占絕大多數,右撇子在從胸前掏東西時順手,平時不著交左領衣服,隻有特殊情況時才著左交領衣服。西服的衣服和褲子也是遵循了右撇子的原則,如胸前也是交右領衣服還有遮蔽衣扣或拉鏈的布料開口的方向是朝右的、褲有遮蔽衣扣或拉鏈的布料開口的方向也是朝右的,這些都是為了方便大多數右撇子的人。
相比之下,西服卻是死的服飾。
相同的一套服裝,隻有身高一樣肥瘦也一樣的人才能著。同一個人著同一套服裝,天時冷了,裏麵不能加厚的衣服,否則就著不入去、或不合身了;天時熱了,除去裏麵已經穿上的厚衣服時,此套衣服也會不合身,這是因為西服的衣裳與褲都是死的尺寸大小,使用扣子來固定尺寸的原因。但是,係帶子的睡衣卻是個特例,概因受漢服影響之故也。
同樣西服的領帶及係褲子的皮帶設計本來是活的,但一配上結構固死的襯衣時也就是往固定的領子上打領帶,結果活的領帶也變成了死的了。碰到天時一熱打領帶就受罪,鬆動一下領帶又會造成不整齊,要是襯衣不打領帶衣領就會東倒西歪怎樣都會不整齊;係褲的皮帶看似活的,但一配上結構固死的褲子也就變成死的了。
其實著西服上衣亦想追求靈活性,如著西服上衣時扣多個扣或一個扣或不扣衣扣,還有的西褲在腰的左右兩邊設計可放大放小的扣格。比較體麵的人著西服時在座下來時往往要把西服上衣的扣子解開來,還有帶鬆緊的褲和裙以及現代西服係列中的有些加入鬆緊皮筋織造的布料也是在追求活的。
使用鬆緊帶來達到鬆緊大小造成布料皺巴巴的,固定的鬆緊也可以說是死的尺寸,它們還是比不過漢服的設計來得科學。著漢服要緊身,大可以比著西服能折迭得更緊身;著漢服要著出寬鬆,大可以比著西服能折迭得更大。漢服天生表現出很強的包容性,顯然漢服設計的實用性、審美理念在科學上已超越了西服。
在此比較比較一下漢服與西服的科學性。不能說我有銀子可以在買西服的時候每一種尺寸的都買一套,實際上穿西服卻是如此,但不能表示西服在結構設計上是科學的。 我等不妨睇下著漢服配的帽與著西服配的帽在結構上有何異同。漢帽是由頭巾而來,巾是活的可根據人的頭大頭小各種發型折迭包裹,折迭包裹頭巾也是個創意的平台能適應男女老幼的需要。
漢頭巾用的最多的是在兩耳際之上撓額頭一圈挷紮成的頭巾帶,它的用途非常實惠。可根據不同的厚簿不同的質量如棉麻絲綢等來使用,冷時能避寒,熱時能吸汗,能擋風吹還能固定零亂的短發,充分體現它的科學性,但而今卻變成了在農村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和病人偷偷使用的頭帶。由於受漢服的影響現今的日本人和韓國人還普遍保留使用頭巾帶,以及西方國家有些體育運動員用來套在額頭上吸汗的頭套,顯然這是西方人模仿東方人的頭巾帶後加以改變,它是利用織造時加了有鬆緊的皮筋,但固定的鬆緊也是一種死尺寸,沒有折迭挷紮來的科學,漢頭巾是屬於活的頭飾或帽,也有將漢頭巾的造型固定下來變成各種各樣如著西服配戴的死尺寸的帽。
再睇下著漢服所配之鞋與著西服所配之鞋在結構上有何異同之處。漢鞋有在長度上厚度上用帶子一把收縮的結構設計;有設計成鞋的前後左右都不封頂巧妙用帶子聯結係的鞋,用靠穿襪子厚簿來調節溫度的;還有在鞋的前頭做成船形弧度的鞋也能適應一定範圍長短不同的腳穿鞋,能體現鞋在長度厚度上也是活的;漢鞋也有同西鞋一樣在長度上是死尺寸的在厚度上是活的結構屬半死半活的;也有同西鞋一樣在長度上厚度上都是死尺寸結構設計的;也有熱天露出腳來著的拖鞋或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