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論漢服之科學性(2 / 3)

漢鞋設計基本講究科學實用也講究簡便,但也出現過一段不好的曆史,如漢人女子纏腳著小鞋。纏腳著小鞋是違反人性的,是自殘的現象,是錯誤的怪理論產生的怪現象,屬於不科學也違反人性的就是不美的。雖然漢服飾曆史悠久,但我們應在發揚自已優秀東西的同時學習其它民族優秀的東西,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過去西方女人束腰實乃一種違反人性的自殘現象,還有現在西方傳入的高跟鞋會使人的腳骨變形也屬於一種自殘的現象。

滿寇服飾,從結構上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身體的右側麵挷布帶子的衣服有局部的靈活性、褲屬活的結構;還有一種是受西服的影響改為從右側麵扣布扣子,褲亦做成與腰同樣的大小,變成了死的結構。所以,從審美觀來看滿寇之胡服不及西服,更不能同漢服相比。

為何要著漢服

中國曾經在世界上有過科學文化最先進的時代,出現了周邊國家照搬或模仿漢服的事實,如日本、朝鮮等;還有通過絲綢之路也影響到了中亞、西方等國家,有記錄的。如果中國重新走入世界先進發達國家行列時,我們用何服飾去給人家模仿呢?

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作為國家的主體民族不能繼續赤裸著沒有自已的服飾,漢民族應該將被異族以屠刀逼迫除下而消亡的漢民族服飾重新著起來,重覓我們漢民族曾經的那份自豪感及自信心,此亦是反對民族壓迫申張正義,亦是每個民族最基本的權力。況且漢服是世界上最優秀最華麗的服飾,所以一定要有占中國主體的民族服飾----漢服,就似外國人想起漢語就想起漢字一樣想起中國的服飾就想起漢服。

漢語能代表中國的國語為何漢服不能代表中國的國服呢?如果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民族不能發揚自已最優秀的東西,也不去引入其它國家民族最優秀的東西,那麼這個國家民族就沒有希望。

雖然著衣裳有一種很強的貫性力,但是著不習慣的衣裳可以從不習慣到習慣,隻是一個適應期的問題,如果一出生就著漢服那就是天生的自然了。不科學的服飾、不美的服飾亦可以著一生,但卻永遠不會變得科學。

從何處開始著手著漢服呢?首先是要明理、然後要行動,我們的先人就說過知行合一的道理。由於滿胡虜統治華夏267年,漢服消亡了三百多年現在我們著起來確實會感覺不習慣,也會感覺莫明奇妙的不好意思。但可以從重大的民族、國家活動開始,如傳統節日展示民族服飾、畢業典禮、婚禮服、喪服(漢人辦喪事時還殘餘一點漢服習俗)、亦可以從日常的生活開始如頭巾帶、睡衣、休閑服,運動服等等,最終常態化。總有一日,漢民族之人會重新著上覓回屬於自己的華夏服飾。

我們恢複漢服不僅僅是漢服本身,而是一種文化載體,其承載著民俗、美、禮儀是集大成的藝術瑰寶,是禮儀之邦的載體。

看看今之西方人,有握手、擁抱、相互親吻等;看看今之日本人韓國人,有點頭、鞠躬、行大禮等。他們的確顯得彬彬有禮,而我們卻失去了。難道我們華夏民族不懂禮儀?非也!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曾經是禮儀之邦,日本人韓國人的禮儀基本上是從中國學習過去的,而我們的禮儀卻沒有繼承下來,主要還是漢人被滿寇統治後要服從統治者的意願。     滿8人,胡虜也,胡虜乃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漢人的禮儀對胡虜不甚適用,滿胡虜也根本不吃漢人這一套禮儀,如果在馬背上鞠躬或行大禮可能會跌落來,滿8人跳落馬來單腳跪地大喊一聲“喳“!此姿式乃其為主子墊腳上馬之姿勢,適合遊牧民族習慣,所以滿胡虜推行使用其習慣,禁止或不提倡漢人的禮儀,可見,漢民族的禮儀亦非自然消亡。

中國是以漢民族為主體之國家,華夏衣冠乃華夏文化之載體,欲圖華夏之強盛,宜圖華夏文化之強盛;欲圖華夏文化之強盛,當圖恢複華夏之衣冠。

三、男人束發於頭頂與斷發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