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氣吞山河窺狼心【3】(1 / 2)

朱允炆是半邊月,那他寫首關於月亮的詩如何呢,史書上還真留下了一首據說是他創作的詩,還是跟自己的父親朱標一起寫的。

有天晚上,天上掛著一輪新月,朱元璋和自己的長子長孫在一起賞月,這時,他想考察一下自己兩個有文化的後代,到底水平怎麼樣,於是下令,讓朱標父子倆以新月為題做首詩。

朱標做的是一首七絕: “昨夜嚴陵失釣鉤,何人移上碧雲頭。

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照九州。

嚴陵是東漢開國時劉秀的謀士,隱居富春山,經常釣魚,而未得團圓相,不知從何說起,整首詩顯得比較悲涼。

換上朱允炆了,朱元璋以為他能寫出一首明快的,他隨口吟出了一首五絕: “誰將玉指甲,掐作天上痕? 影落江湖裏,蛟龍不敢吞。

” 朱元璋看後,不免更為失望了,這完全沒有帝王家的氣勢,感覺就像農家少女在抒情。

當然,後來有些曆史學家分析,這兩首詩並不為朱標父子所作,是後人的移花接木,硬要算在他們頭上,為他們後來命運的合理性造勢。

據說朱元璋曾經讓朱允炆和朱棣對對子,他出的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

在南京學習了多年的朱允炆,對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氈”,顯得是軟弱無力,既沒有美感又缺乏力度,而成天在北平跟人打架的朱棣這個粗人,倒對出了“日照龍鱗萬點金”,對仗工整且透出了一種大氣。

高下立分。

這個廣為傳播的段子,九成也是杜撰。

朱標死時,朱棣還駐守北平,並沒有回來奔喪,馬皇後葬禮時朱棣倒是回來了,不過那時候朱允炆才五歲,也不可能對對子,其他時候,兩個人一起見朱元璋的機會,幾乎還真沒有。

再說,朱允炆一直都在南京,由最好的學者教育,而且聰明有見識,怎麼可以把一個簡單的對聯對成這德行,這無疑是好事者編出來黑朱允炆的。

人家沒你說的那麼弱智,好不好?不會殺人不等於不會對對子,OK? 朱允炆當上了皇太孫,朱元璋又任命馮勝和傅友德為太子太師,藍玉為太子太傅,這三個當時明朝最重要的武官,都被安置在了朱允炆周圍。

遺憾的是,這三人在隨後兩年時間裏,全被朱元璋處死了。

借用小沈陽的名言——這是為什麼呢? 藍玉作為徐達之後的明朝第一武將,捕魚兒海一戰立下了不世之功,讓他的聲望達到了極點。

然而輝煌的頂峰之後僅僅五年,朱標剛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的第二年,藍玉就遭到了滅頂之災,不僅滿門抄斬,牽連進來,黃泉路做伴的人數,更是有一萬五千之多——也許說明了藍玉平時的人緣相當不錯。

這個名單包括有開國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等十三侯,以及吏部尚書詹微、戶部侍郎傅友文等高級幹部,可以說是陣容強大,班底豪華。

而馮勝和傅友德在隨後兩年內也先後被處死,這樣,明初的開國名將們,就像紅樓夢中的經典台詞——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

三位名將特別是藍玉之死,與朱棣到底有多大關係,現在已經成為了永遠的謎,因為相關的史料已經被銷毀了,我們隻能說,藍玉的死,朱棣是有很大嫌疑的;馮勝傅友德的死,朱棣是受益很大的,僅此而已。

藍玉案是朱元璋在世時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清洗運動,傳統的觀點,說是為太孫允炆繼位掃清威脅,這個結論顯然經不起推敲。

藍玉是什麼人?他是常遇春的內弟,太子朱標正妃常氏的舅舅,雖然朱允炆不是常氏所生,而是呂妃的兒子,但藍玉和朱標的關係,確實不同一般。

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就去世了,洪武六年,朱元璋為了顯示自己對當年結拜兄弟的關心,不僅把常遇春封為開平王,而且要朱標娶常的長女為正妻,當時朱標已經有了一個妃子,但並未生育,有傳言說妃子的問題,果然,婚後第二年,常妃就為朱標生下了長子朱雄英。

因此,藍玉也就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保護外甥的義務。

也就是說,藍玉這個武夫,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太子黨。

太子死後,又成為頑固不化的太孫黨。

史書上說,藍玉“長身赬麵,饒勇略,有大將才”。

徐達、李文忠先後去世,馮勝又被拘押,藍玉當仁不讓地在武將中名列第一。

據說朱元璋非常欣賞藍玉,因此藍玉居功自驕傲,行為不端,豢養多名家奴和義子。

明史還給藍玉安了一大堆罪證,反正人已經被殺了,死無對證: 第一, 強占東昌民田,當地禦史過來勸阻,居然把禦史打跑了。

第二, 北征勝利後,帶兵回喜峰關時已是深夜,當地駐軍不給開門,居然攻打自家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