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氣吞山河窺狼心【3】(2 / 2)

第三, 發現自己抓獲的故太子必裏禿妃年輕貌美,就強行霸占,太子妃含恨自盡。

第四, 在軍隊中安插自己的親信,培植自己的勢力範圍。

第五, 朱標死後,封他為太子太傅,位列馮勝、傅友德之下,這倆是太子太師,他大為不滿,“我不堪太師耶!”。

蔡東藩先生為藍玉寫了一首詩,抄錄如下: “功狗由來未易全,況兼驕恣挾兵權。

朱公泛棹留侯隱,畢竟聰明足免愆。

” 還是蔡老看得清楚,有再多的軍功,在朱元璋眼裏隻是一條功狗,不過要讓藍玉學習陶朱公範蠡和留侯張良,也太強人所難了,他連韓信的眼光和能力都沒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突然彈劾藍玉謀反,藍玉隨後被抓——要謀反的人,臨死前居然不反抗,乖乖就擒。

抓捕用的公文上說,藍玉夥同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陰謀造反,想趁皇帝出尋時起兵謀反。

在最短時間內,這些罪犯及他們的九族,都遺憾地進入了大明帝國的死亡名單。

前後被殺的人數有一萬五千之多。

這些人的名字被列入了《逆臣錄》,永遠受到譴責與唾罵——活著被收拾,死了也不得安生。

這份逆臣錄的字數超過了五萬字,比作者一千多年之後寫的碩士論文,字數還要多。

有一句話叫殺雞給猴看,朱元璋殺藍玉時,還特意把馮勝和傅友德兩位老將軍專車接到南京,讓他們領教一下造反派的下場是什麼,見識一下自己是怎麼消滅反皇帝集團的。

這倆老朋友嚇得夠嗆,趕緊表示堅決維護朱元璋的英明決定,堅決批判藍玉的反動行徑。

但你害怕,不等於人家就不收拾你。

隨後在兩年內,這兩人也被莫名其妙地死了。

據著名學者王世貞分析,應該是被賜自殺。

藍玉死了,誰最高興?肯定不是他的甥孫朱允炆。

朱元璋高興,總算把這個不安定因素鏟除了,大明江山更安全了;北元的殘存勢力高興,殺人狂一死,我們多活幾年的小小願望就可以了實現了;小帥哥李景隆高興,大將軍的位子,名將二代裏麵最有希望的就是自個了;擔任兵部尚書的文官會高興,少了難說話,不好伺候的大將,挺好啊;大明百姓高興,人民的好皇帝朱元璋,懲治腐敗分子,真是一點都不手軟啊…… 但最高興的還不是他們。

這會兒,朱棣與道衍哥倆,很可能會在大慶壽寺的某個密室裏痛飲,以慶祝前進道路上,掃除了一個重大障礙。

征討納哈出一役,朱棣跟隨馮勝出征,但他還是主要留在馮勝大營中做後勤,馮勝為了保護他的安全,並沒有讓其出戰。

而藍玉作為先鋒,雪夜入慶州殺果來的的戰績,讓所有人無不刮目相看,欽佩這個常遇春的小舅子能夠當上大將,並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出身。

朱棣雖然對藍玉的軍事才華非常佩服,但也不敢和他走得太近,一來藍玉是太子的人,自己不能有拉攏之嫌,二來也不希望讓父皇生疑。

藍玉從遼東班師回京,途中在北平休整,見到朱棣時,他特意送上幾匹非常名貴的蒙古戰馬,希望和朱棣圈套近乎。

朱棣這時候就體現出自己圓滑的一麵了。

他首先表示了感謝,裝模作樣地說了一大通客套話,然後客氣回絕道:“馬未進朝廷,而我先受獻,顯得對父皇不夠尊重,還是請藍將軍將馬獻給父皇和太子殿下吧。

”不過其中的潛台詞卻是:“藍玉你這個粗人,有好馬不送給我老爸,就先送到我這來,也太不懂規矩了!” 藍玉回到南京,立即去見朱標。

他說:“我看燕王在他的封國舉止行動,就像一個皇帝。

我又聽會看地氣的人說,燕地有天子之氣,希望殿下事先預防,對朱棣留一手!” 太子一向仁慈厚道,勸藍玉說:“不會吧,燕王對我很尊重啊,肯定不會有這種事。

” 藍玉急了:“殿下對我非常照顧,所以我才把掏心窩的話給你說出來,希望我說的話會落空,不希望它變成真事,那可就太晚了……”, 太子樂了:“舅舅您太過慮了,四弟和我手足情深,他不會的。

”昏倒,顯得藍玉倒像是搬弄是非的人了。

朱標平時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不到位,兩個人說的話,據說早讓已經被朱棣秘密收買的太監聽到,並想辦法通知了主子。

朱棣因此非常討厭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