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中山王,轉眼已仙逝七年有餘矣!” “承蒙陛下關懷,敝府佛事已一切就緒!”徐輝祖感激涕零,俯首回答,“家父魏國公身為大將,受到陛下格外恩寵,仙逝後得封中山王,又讓微臣世襲魏國公之爵位,此乃微臣滿門榮耀!今日又承蒙陛下關心敝府佛事,實令微臣舉族感激不盡——” “愛卿免禮!哈哈——”太祖欣然扶著徐輝祖的肩膀大笑道。
祖冊立皇孫允文,燕王大為不滿,徹夜難眠。
這天午夜,在北平燕王府寢宮裏,燕王朱棣忽然從夢中驚跳起來。
“來人——”燕王大叫一聲,見侍衛進來忙向侍衛喊道,“速召張玉將軍來見——” “殿下,立馬來見?目下正是午夜子時……”侍者不安地說著。
“立即叫來——”燕王又大聲叫道。
侍者應聲去了,不一會,新任指揮僉事張玉跑了進來。
“大王有何急事,請吩咐!”張玉向燕王說道。
“方才本藩夢見一縷白光衝進府內。
此是何征兆?主何吉凶?”燕王坐在榻上,急切地問張玉。
“哦——原來如此!殿下不用驚慌!”張玉一聽,立即由驚轉笑道,“賀喜大王,此乃主吉之兆!敢問大王,白光由何方襲來?” “由西約五十裏處的密林中衝來,來後,本藩突見白日下落!”燕王仍然不安地回憶著,瞪眼說道,“夢中還有人說道,‘白光正是大王今日外出所遇的第一人’。
” “賀喜大王,天明就能夠得遇貴人,此人非比平常,乃是輔佐大王成就萬世基業之大才!”張玉笑道。
“如何得見?”燕王也轉喜問道。
“王府向西五十裏叢林,乃燕地西山,元大都靈氣所在。
此乃上天指示,大王天明就應親往西山迎接貴人!”張玉說,“那貴就是大王今日在西山所遇的第一人矣!” “哈哈,如此說來,本藩有望、有幸了——”燕王聽後大笑道,“明日本藩與大將軍及世子高熾一起,騎馬前往西山!” “如此甚好!”張玉說道。
於是,天剛佛曉,燕王就令大將軍張玉、世子高熾一同洗漱、更衣,策馬向西而去 約走了一個時辰,三人來到燕京西山密林深處。
此地山高林密,靈穀深暗,楓濤柏哮,怪石嶙峋。
“咿呀——”燕王等三人正在環顧四圍之時,突然,前麵一隻雄鷹擊破樹冠,長叫著,衝向高天。
竟使三人驚嚇了一下。
“想不到城西卻有如此佳地,本藩在北平數十載,還沒細品其味呀——”看著眼前的盛況奇景,朱棣不禁感歎起來。
“父王軍政繁忙,辜負了此間大好山河!”高熾上前向燕王說道,“自古寺廟多出在南國,父王知否?此處也有寺院樓台數十處呀!” “啊,本藩愧對這大好風光——”燕王笑道。
三人一邊說一邊欣賞著這山川風光美景,漸漸日已偏西,仍不見貴人出現,燕王不覺焦慮起來。
“本藩此來也並非隻是欣賞好景的,更要看好人的呀。
”燕王忽然向張玉說道,“怪哉!偌大一處景色,怎麼隻見飛禽走獸,卻連一個人影也無?” “末將深知大王心意,然而,貴人出沒,此乃天意,不能性急!”張玉慢慢向燕王說道,“昔日,文王出涇水幡溪凡十次,才得見垂釣的薑太公,劉玄德三顧茅廬而後方得孔明。
大王所見的貴人雖然不能與太公、孔明相提並論,但也應有一番等待呀!”張玉向燕王說道,“大王夢中所見‘日落’應有兩種含義:一為見得貴人的時辰當在日落之際;二為此人有改天換日之能力。
望大王且耐心等待日落時分!” 燕王與世子聽罷,都連連點頭。
約近申時,山側碧雲寺方麵,香煙繚繞,鍾罄之聲陣陣,三人忙策馬轉身向寺院而去。
來到山門前,三人下馬,進了寺院,也覺得是處空曠無比,僧侶們忙完了前麵的事情後,都去後院了。
三人直到大雄寶殿前,才見到一個僧人,仙風道骨,飄然而至。
“阿彌陀佛,施主來此,有何貴幹?”那和尚上來躬身向燕王問道。
“師父,怪哉,偌大一個巍峨西山,風景無限,可怎麼半天我們都不能見到一人?”燕王未及答話,燕世子高熾卻卻在旁邊大聲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