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說:“父師、少師,我是被棄而出亡在外呢,還是呆在家中到老而避於荒野呢?現在你們不指點我,恐怕就要陷於非義,究 竟怎麼辦啊?” 父師這樣說道:“王子!上天為我們殷商降下大禍,要使我們滅亡,國君卻沉醉在酒中,不懼怕上天的威嚴,不聽年高德劭的 舊時大臣的勸告。現在殷商的臣民偷竊祭祖天地神靈的各種貢品, 都會被寬恕,就是吃掉了貢品也沒有災禍。上天向下監視著殷民, 國君用殺戮和重刑橫征暴斂,招致民怨也不放鬆。這些罪行都在 國君一人身上,臣民痛苦不堪卻無處申訴。
“殷商現在將有災禍,我們都會承受災難;如果殷商滅亡了, 我們不能去做別人的奴隸。我奉勸王子逃出去。我早就說過箕子、王子不逃走,我{fi的國家就要徹底滅亡了。您自己拿主意吧!各人要對先王的事業作出貢獻,我沒有考慮逃跑的事。”
【讀解】
人一旦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大概便不可救藥了。微子身為紂王的長兄,照理說,胳膊肘肯定是向紂王彎的。他多次勸阻紂王,紂王不予理睬。自己的親屬尚且如此,何況外人呢?大臣梅 伯看到紂王與妲己終日沉迷於淫樂,進宮規勸紂王,惹得紂王大怒,本想以“金瓜擊頂”處死,結果卻死在妲己想出的“炮烙”之下。
紂王為什麼能夠為所欲為,一意孤行?這是值得深思的。表 麵上的理由可以說出一些,比如紂王的殘暴,比如妲己的使壞,但這些都不是根本。當一個人獨攬大權而不受任何製約之時,就會造成殷紂王時代的情形。應當說,是政治製度本身,造就了紂王。 即使不是紂王,也會有別的什麼王。所以,悲劇是製度的悲劇,而不是性格的悲劇。
就微子而言,既然不能力挽狂瀾,既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局 麵,出逃肯定是上策。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出逃本身是人生的一種出路,一種境遇。出逃的直接原因往 往是迫不得已,表麵上看似乎是消極的選擇,實際上卻是十分明 智的。暴君專製一時難以推翻,以出逃保存自己,等待契機出現。 婚姻的城堡讓人窒息,讓人感受不到溫馨、快樂和恩愛,逃出城堡尋求新的生活便是上佳選擇。在一個工作環境中陷入困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四麵楚歌,這時就應考慮以出逃來擺脫困境。麵 對強大敵人的正麵進攻難以抗拒,當然也可以用出逃來暫時回避, 尋找別的辦法來打擊敵人。
所以,出逃不是恥辱,更不是背叛,而是個體應有的自主的主動選擇,是一種人生策略和智慧。毛澤東遊擊戰思想的核心和靈魂不就是這樣嗎?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直到把敵人拖垮,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