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趙老爺連小女的性命都不要了,王要員結果也隻能是殺了趙素雅,而動不得他趙老爺半根毫毛。因此他心裏積憤難平,就此罷休便便宜了趙家。於是,他找來暮僚商議,一定要找到趙老爺操縱支持趙素雅串共殺人之事實。
然而,內部政治鬥爭是變化莫測的。趙王之鬥即將引發的緊張局勢,因蔣介石關注的一件要事而有了新的轉機,使倆人的關係不得不緩和下來。
事情緣於“四一二”上海反革命政變和“四一五”廣州大屠殺之後,蔣介石為了進攻武漢國民政府,對付退守長江北岸的軍閥孫傳芳,急需大量軍費。蔣介石要求上海各銀行先行墊借資金的同時,也授意廣州國民政府和軍界籌措部分款項。
趙老爺是廣州政府主管金融的要員,他和多數官員一樣對蔣讓廣州墊借款項是有看法的。明眼人都看得出,這錢是借得出而收不回來的。因此,廣州各部門雖不敢明頂,但下麵卻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了暗抗。
軍界王要員是主張討閥孫傳芳的,也是蔣介石暗諭軍界操辦此事的負責人之一。因此,對蔣介石要求廣州墊借款項之事態度是極其積極的。但他深知其中關節,籌借之事不可操之過急,軍界需要先行緩和與地方政府的氣氛。否則,一旦社會金融界發生問題,勢必籌墊無門,險象環生,於軍事前途影響甚大。在這方麵,王要員是有求於趙老爺的,他是要主動同趙老爺緩和關係的,而他手中的一個籌碼就是趙素雅的性命。他通過他人向趙示意,如果趙老爺能促成政府配合軍界籌墊經費,他可想辦法免趙素雅一死。
人非草木,骨肉之情還是難以割舍的。前一段時間,趙老爺雖對素雅之事不管不問,揚言斷絕父女關係,那是政治上的需要。而他心裏對小女還是惦念非凡的。自己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小女之性命被那王要員殘害,但迫於形勢和素雅殺人的串共之事實,又沒有什麼好辦法挽救小女。貿然行事,又怕不但救不下小女還會累及自己。於是才不得不使出政棍惡招:為政治生命而背棄親情。
在這個時候,為墊借款項之事,王要員向他趙老爺示好。趙老爺心裏好生掂量了一番。墊借之事,惟於廣州社會金融及政府前途影響尤甚,務必謹慎行事,不可輕易墊借,否則自己將成為廣州政府的千古罪人。小女之命之於墊借之事小之又小。故此,他沒有接受王要員的美意,又一次聲明:關於小女素雅,政府理應按律行事,嚴懲不怠。我趙某決不幹預此案。
墊借款項之事,自然沒有大的進展。
不久,蔣介石又電示:上海中國銀行方麵方可墊借,廣東政府何故?阻礙革命,有意附逆者黨國不饒!態度曖昧、行動遲緩者,將受到軍界的嚴查。很快,蔣介石在上海曆時兩個月逼榨中國銀行墊借事件的詳細經過,也傳入廣州政府各要員的耳中。大家甚感大勢已去,墊借之事非辦不可了。
既然廣州政府不敢抗令,又無人拿出拒墊借之良策,趙老爺身為主管金融之要員,隻有按示令著手辦理墊借之事了。他態度之積極,辦事效率之高,出乎王要員的意料。他這樣做,既顯示出自己效忠黨國,又做了王要員順水人情,還搭救了小女性命。
事實上,趙素雅殺死親生獨子一事,王要員是極其痛心的。但為了籌措款項,他不得不在處置趙素雅的事上妥協。王要員在廣州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麵子總歸是要的。於是,他又責令警察局對趙素雅案子進行重新調查,隨即向全市下了通緝令:捉拿殺人真凶高勢能。
高勢能得知被通緝的消息後,自知天下沒有說理的地方,最好的辦法是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自己被通緝,對素雅來說是一件好事。既然當局說是我高勢能殺了王東,那素雅就徹底解脫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高勢能還是願意被通緝的。
高勢能在城裏城外東躲西藏,但最終沒有潛逃外地。他不想遠走高飛,他放心不下趙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