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礦山大割據(上) 1 封建土壤上所產生的國家的一大特征便是割據。中華民族忍受割據之痛苦太久太深。(1 / 3)

第二章 礦山大割據(上) 1 封建土壤上所產生的國家的一大特征便是割據。中華民族忍受割據之痛苦太久太深。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曾有效地控製和防止了封建的割據分裂現象在中國大地的複活。然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劣根病,並不是一下能鏟除得了的。當稍有一點濕潤的氣候時,那種潛藏在民族肌體裏的據他物為己有的欲念就會迅速膨脹起來,並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巨洪猛獸。

我以為,全民性的搶礦竊寶風中所表露的多種民族心理,不僅僅是一種平均主義思潮的泛濫,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封建割據潛在意識在人們心靈深處的複蘇。

沒有“獨吾天下為王”的割據意識,搶礦竊寶風就不可能達到一種“無法無天”的瘋狂程度。當我們巡視一下眾多礦山發生的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事件時,結論便將十分清楚。非法變合法——香花嶺錫礦解體記在湘南大地,躺著一座寶山——湖南香花嶺錫礦山,曾以錫的礦量之富、產量之高、質量之優而飲譽全球。

—它的錫產品,銷路暢通國內外,取得同類礦產中為數不多的免檢信譽;—它的錫礦標本,陳列於許多國家和地區博物館。

—它出產的香花嶺石,世上獨一無二,堪稱“東方絕寶”。

從新中國的工業機器正常運轉之日起,香花嶺錫礦便以其豐富的礦源底子,雄居全國有數的幾個國營大礦山之列。它雖在地方,卻直屬中央、省委領導。雖隻有幾公頃麵積,卻是一個固若金湯的獨立王國,四周的高牆、鐵網,象征著社會主義國庫不可侵犯。在50年代至70年代,這裏的一個普通礦工可以同公社書記平起平坐,一個礦長遠比縣長氣派。那時礦山附近的農民兄弟們,即使被“老大哥”硬拉硬請到礦上呆一會,也會覺得受驚不已,激動三天。全民所有製一統天下的時代,吃皇糧者高一等。但是,進入80年代,這種形勢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的契機便是農民們對土地所有的重新認識。承包土地,包產到戶,幾千年來渴望土地使用自主權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他們拍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

“哎,聽說香花嶺上的一塊石頭就能換一隻母雞的錢,我們去挖幾筐怎麼樣?”一天,農閑在山坡上放牧的臨武縣農民劉某對一同上山的鄰居李某說。

“怎麼,你想挖社會主義牆腳?當心高牆把你的脊背骨壓扁了!”李某大眼瞪小眼地回答他一起長大的夥伴。

“得啦,什麼牆腳不牆腳,我爺爺的爺爺就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憑什麼讓這些吃官糧的人占據我們的寶山?”劉某雖比李某大幾歲,但因為家境窮,連小學三年級都沒上完就輟學了,如今早已夠個掃盲對象了。他望著高牆和鐵網裏那些與他年齡相仿的人個個都穿得好,吃得飽,打心眼裏恨之入骨。劉某指著那一片片雖然屬於礦區卻從來沒有人管理的荒山坡,說:“反正荒著也是荒著,走,咱們試試能不能挖到那種寶貝疙瘩!”

李某被他連拉帶拖地上到了礦山邊緣的一處荒地上。倆人藏在草叢裏,提心吊膽地操起鐵鏟,像螞蟻啃骨頭似地半天才挖出幾塊石頭疙瘩來。怕被礦上的人看到,他倆一直等到太陽落下後才把石頭裝進筐,悄悄下了山。

“快起來!快起來!”第二天,習慣睡懶覺的李某還未從被窩裏醒過來,劉某就來到了他的家,並且從口袋裏取出三張“大團結”在李某麵前晃動著,然後詭秘地說:“告訴你,今天一早,我將昨天從山上背回來的那幾塊石頭往礦裏的礦品收購站一背,賣了這個價!”

“幾塊石疙瘩就賣了這麼多呀!”李某多少有點懷疑。第二天,他也把自己扔在牆角的幾塊石頭背到城裏一賣,果真不假。收購站的人還特意問他:“這麼好的錫精礦石哪兒撿的?”

李某自然沒有公開這個秘密。他比劉某多喝幾年墨水,多少知道點處世的哲學。如今事情已證實,那山上的石頭可以變錢,而且是變成大錢時,他的那顆“正統”的心開始顫抖了。這一夜,他怎麼也唾不著。

第二天一早,劉某還沒有醒,李某倒迫不及待地上劉某家催他上山“挖石頭”去。鄉裏鄉親的,消息哪包得住?劉某、李某上山采石發財的事,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香花嶺四周的百姓全都知道了。這裏又正逢農閑,便有成百上千人來到香花嶺礦山的四周邊緣地帶挖礦采石。那時,農民們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而且不少人是湊熱鬧來的。直到幾天後,大夥挖出的石頭都換成了能買魚肉能給老婆孩子買新衣的票子時,才真的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