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封諸呂(上)
廢帝
曹參得了張蒼送給他的一百名美女,按計劃讓她們懷孕生產,然後換著班吃她們的奶。這樣有半年的時間,老丞相明顯感到渾身是勁,自信堅持下去,必能長生不老。外人看見他也是紅光滿麵。
當然,女人的乳汁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味,有的淡些,有的濃些,有的香些,有的甚至還臭些。還有的因為人長得俊,讓吃的人難免有所偏好。
人老如玩童。曹參剛開始接受這一新鮮事物時,還能按照張蒼給他講的原則辦,吃著吃著,就有些偏食,專撿幾個人長得特別漂亮,乳房長得較大,乳汁又甜又香的吃。這中間他特別喜歡一個叫李婕妤的少婦。該女子一頭烏黑的頭發,皮膚雪白,兩隻眼睛俏如杏核,又黑又亮,嘴唇紅潤豐厚,身材寬廣,肌肉軟而不垂,兩隻奶子像兩隻尚未成熟的白葫蘆,又圓又挺,奶水不僅很旺,而且濃如蜜汁。這讓曹參好不喜歡,每天吃完她的奶,就不願再吃別人的。婕妤自然高興,不然她的乳汁流不出去,一到晚上,就漲得半個胸脯生疼。
按照規則,大人吃奶是不能躺著吃的,但曹參非要學習嬰兒的樣子,趴在女人的懷裏,要麼一隻手撫摸著婦人的臉,要麼一隻手抓住婦人的另一隻奶,說這樣才能找到返老還童的感覺,越吃越年輕。
這日早上,曹參起來打了一套年輕時就練就的沛縣大洪拳,熱了一身的汗,用涼水衝過澡後,感到特別的餓。這時他的一幫“奶瓶子”也都洗漱幹淨,翹乳以盼他來“賜裹”。因剛才活動有些累了,曹參便叫早上值勤的六個人全部裸體睡到奶床上,由他臥享。
當然第一個他選擇了李婕妤。正在哺乳期的女人,經過一夜的積累,早上的奶水是最充足的。李婕妤的奶水本身就好得要死,加之又是早上,一旦沾到吃的人的嘴唇,自然噴湧如流,一瀉如注。曹參因為肚子餓了,又碰到這麼歡快的奶水,唯恐吃不到肚裏可惜,側著身子,一隻手抱著婕妤的美背,一隻手托著下麵的乳房,恨不能把整個乳房都吞進他那張大嘴裏,猛喝起來。但由於太慌了,一下子讓他把奶水吸到了肺裏。他極快地把嘴從乳頭上挪開,猛咳了幾下,噴得婕妤滿胸脯都是奶汁、痰液,但還是沒能解決問題,當時憋得臉彤紅。
婕妤也顧不得老頭子弄髒了她的身體,急忙坐起來扶曹參,其他女人也來幫忙,把他拉起來,又拍他的背,又撫他的胸脯。曹參咳了兩下,“哼”了一聲,一頭栽向婕妤的懷裏。
曹丞相吃奶被嗆死。
按照劉邦當年透露給呂雉的用人設想,太後認為仍然符合現在的實際,任命王陵、陳平分別為右、左丞相,把周勃從外地調回京師,掌管軍隊,行使太尉職權。
朝廷裏能夠製約太後的人越來越少。為了讓群臣更加畏懼她,她讓侍從通知所有的大臣都到永巷看“人彘”,大家知道這是戚姬後,敢怒而不敢言。
皇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被人帶去欣賞太後的“稀世作品”。當他知道這個怪物就是曾經豔壓群芳的戚夫人後,當即嚇得說不出話來,一連退後了十多步,憤怒地吼道:“這不是人所為!這不是人所為!”
戚夫人這個因為美麗受到無限寵愛,因為受到寵愛而有了點非分之想的女人,因為她缺少政治手腕,最後被一個政治惡魔以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方式折磨得連表達自己的仇恨哪怕是一點的反應都不能,令人永遠同情地走了。
一向仁弱的皇上終於不能忍受太後的野蠻專橫,決計拿出天子的威風來,讓太後知道他的存在,不要再幹無法無天的事。
他首先調查清楚是誰親手殺害了趙王如意,親手致殘了戚夫人。當了解到是太後府上的力士潘響害了趙王,黃長發、杜虎等傷了戚夫人,立即讓劉澤帶領皇帝衛隊拿著他的手令,不論在哪裏,隻要捉住,就地砍頭。
在捉拿潘響時,驚動了太後。劉澤忙上前彙報,說是皇帝發火了,非要治親手殺死趙王的人的罪。太後畢竟是一個政治家,縱然她現在握有對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也不願把所有的罪名都擔在自己身上,況且殺了潘響,就等於為自己滅口,便說:“皇上發話了,你們就按他說的辦,較起真來,我也要聽他的,這樣的事不需要給我彙報。”
接下來要懲治審食其。審食其的家人隻好再來求太後。第一次來求她的時候,因為正沉浸在報複戚姬的興奮之中,又礙於麵子,沒怎麼把這點小小的不快當回事。現在戚姬被順利地除掉了,並沒有招來各界強烈的抗議和反對,這讓她底氣大增。審食其畢竟和她有著很深的感情,特別是先帝死後的這些日子,二人的關係升溫到了不是夫妻勝似夫妻的程度。前些日子,每當她需要的時候,床上都有一個體大肥白的漢子準時供她消遣,自從老審被逮進去後,這個項目陡然缺了,讓她感到莫大的失落,幾次想找皇上要人,看到皇上近來在幾件事情上,有意和她對著幹,怕這小子一急說出不該說的話,忍了忍又放下了。聽說皇上要殺審食其,這是不能容忍的,當即對審食其的家人說:“他敢,一個大臣他說殺就殺了?”
太後把這件棘手的事交給了陳平。陳平在皇上那裏是沒有市場的,但這點小事對於大陰謀家來說,太平常了。他讓人把審食其的兒子審不害找來,對他說:“皇上這一段心情不好,太後和我都不能說動他。要想救你爹,必須找一個在朝廷中威信高又能言善辯的人,才能做到。”
審不害問:“誰可以呢?”
陳平說:“平陽君朱建。”
戚姬的慘遭殺害,讓劉邦原來宮中的女人越來越感受到血雨腥風,有兒子在外地做了王侯的,紛紛逃離長安,沒有兒子的,一齊向右丞相王陵請願,要求讓她們出宮或者投親或者打發她們回老家。王陵不敢擅自作主,便請太後決定。
近來上朝皇上和太後都到得比較齊。王陵把先帝後宮女人請願的事湊上來後,太後早有了主意,說:“沒有和先帝生過孩子又沒賜於封號的,都不能算先帝的女人,可以把這些人配人,賞給每位大臣十人。原在宮中的奴婢,全部釋放,還他們自由人的身份,讓他們回鄉務農或者自謀職業。”
趙堯本來是很沉穩的,其他大臣看見太後近來做事異常,多不敢說話,今天他卻鬥膽進諫,勸太後不要這樣做,說:“現在天下奴婢眾多,各宮各府中都要靠他們來幹活,服侍主人,今要把宮中的奴婢全部釋放,勢必刮起一股解放奴婢之風,如果不解放,奴婢們要造反,都解放了,官僚階層必不滿意,也要引起混亂,所以我勸太後不要急於做方麵的改革。”
太後冷笑道:“趙禦史家中想必有很多奴婢,離了奴婢無法生活。由於奴婢的大量存在,庶民減少,以致大量田地無人耕種。先帝在日,就做出過釋放奴婢的決定,我今天這樣做,也是要增加朝廷直接控製的農人的數量,讓他們直接為朝廷創造財富,有何不可?聽說你是最會揣摸聖意的,怎麼這一次失算了呢?”
趙堯聽太後對他說話有連刺帶挖的意思,臉一下子紅到脖子根,縮到一邊不敢再吭聲。
太後說:“釋放奴婢是為了強農固本,今後不僅蓄奴製要廢除,所有阻礙社會進步,影響百姓休養生息的法令法規都要廢除。我想了幾條,第一條,現在不打仗了,鼓勵士卒返鄉務農,關中人煙稀少,凡留在此地耕作者,免除十二年農業稅,到其他地方務農者,免除六年農業稅。第二條,廢除困辱商人的抑商限賈令,讓商業自由發展,搞活經濟。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沒有商人倒買倒賣,我們每個人生活所用的東西,難道都要自己去收去做不成?從秦朝以來,設置這樣一條法律,不僅不得人心,也不符合實際,早就應該廢除。第三條,廢除“車裂”等酷刑。秦朝為什麼滅亡?我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刑法太嚴太不講人性,除了皇帝之外,不論是哪級官員,更不用說老百姓了,動輒得咎,人民沒有一點自由,生活在這樣的統治之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久而久之,誰還擁護它?都會巴著它早一天滅亡。漢朝建立後,由於時間不長,很多刑法都沿襲了秦朝的做法,隨著形勢的穩固,這些東西顯然已經過時,不及時廢除就不得人心。第四條,廢除秦代以來的“夷三族罪”和“妖言令”,誰犯罪誰承擔,不要牽連無辜。同時讓老百姓有說話的自由。我一貫主張,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第五條,廢除私藏詩書治罪的“挾書律”。詩書有什麼不好,自古凡是讀書的人,哪一個沒讀過《詩》《書》,秦朝的一些大儒,自己飽讀《詩》《書》,反而做出了“偶語《詩》《書》者棄市”的混賬規定,這說明什麼?說明不論秦始皇也好,他的那一幫大臣也好,統治天下的底氣都不足。別看他統一了中國,不可一世,叫我看在政治上也不過是個侏儒,不大氣,不開明,小氣得很!”
說到這裏,太後忽然想到了戚姬編的《漢語》,轉過話頭就說:“廢除‘挾書律’,《詩》《書》可以放開讀,但有些書屬於非法出版物,是大毒草,必須堅決禁止。戚姬編的那個《漢語》就是,什麼先帝語錄?多是斷章取義,摻雜了不少個人錯誤的觀點,讓這樣的東西流傳下去,勢必混淆視聽,敗壞社會風氣。所以我提議,要全部銷毀這部書,不留一本。好在當時炮製這部書的人在發書的時候是做了登記的,現在隻要按當時的記錄把書收回來集中銷毀就行了,不致讓流毒擴散太大。這件事就交給左丞相陳平辦理,記住我說的話,要一部不留,全部銷毀。”
大臣都看出來,太後的一番話,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作了認真思考。盡管大家都清楚太後殘殺戚姬時,用的手段比任何時候都惡毒,但現在她又主動提出來放棄最嚴酷的刑罰,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隻想任著她的性子辦吧。皇上聽太後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要更改廢除的法律,一方麵認為她是瞎折騰,一方麵也佩服她有勇氣向自己看不慣的東西開刀,自己在這方麵和母後相比,還是差遠了。自己當政已有若幹年,對這些東西可是從沒思考過啊。通過一係列的事情,讓他切實認識到,不論是治國,還是耍手腕,自己都還不是太後的對手。
太後的話就是法律,自有史官記下來,作為今後處理這些問題的準則。
陳平聽到太後讓他負責全部銷毀《漢語》,知道太後還記著戚姬的仇,凡是與戚姬有關的東西都要清除幹淨,雖覺得這樣不妥,也不敢稍有異議,堅決地說:“是太後,我一定做到。但有一點先讓太後知道,當時《漢語》共刻了三百部,有一部在您手裏,一部隨先帝下葬了,其餘的應該都能收上來。”
太後笑笑說:“我那一部也交給你,陪先帝下葬的那一部估計現在也漚爛了,可以不計。即使不爛,難道還去打擾先帝不成?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啊。”
陳平說:“下臣不敢,隻想給太後說清楚,不然到集中銷毀時少了一部,有人說讓我私藏起來了,豈不冤枉。”
太後說:“這就是你小聰明了,我還不至於糊塗到那一步。”看看趙堯默頭站在那裏不說話,想他心裏肯定不服,又想到他曾給戚姬出謀劃策,現在又跑到自己跟前搖唇鼓舌,可見是個既沒骨氣又陽奉陰違之人,頓時產生一股厭惡的感覺,同時也是有意做給皇上和其他大臣看,讓他們知道我呂雉可不是好惹的,當場決定:“免去趙堯禦史大夫職務,撤銷徹侯封號,攆出宮廷。”
皇上對趙堯一直比較依賴,加之他又是先帝信任的人,今見太後對這麼一個有能力的人,說免就免了,很不情願,質問太後說:“趙堯是朝廷重臣,母後說免就免,總要給個理由吧?”
太後說:“還要什麼理由?思想保守,死抱著過去的條條框框不放,不適應治天下的需要。諸位愛卿說我說的對不對?”太後心裏想的是,先帝在時,幫助趙王母子出主意離開長安,這就是免他的理由。但這個理由擺不上台麵,隻好說趙堯不適應現在的朝廷工作。
眾臣早已被太後震懾住了,太後現在不論說什麼,他們都會隨聲附和。
皇上見台下站著那麼多公侯將相,一個個大腹便便,相貌堂堂,在這種情況下竟沒有一個主持正義的,心裏一陣惡心,再也不想見到他們的麵孔。
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時,得知朱建曾勸英布不要造反,勝利後便把朱建調到朝廷使用,委以重任。當時朝廷中陸賈和朱建都因為性情剛直、能言善辯受到大臣的尊重,爭相與之往來。審食其恢複職務後,也想結交朱建,朱建了解到他和太後關係曖昧,是吃軟飯的,便不予理睬。
一日朱建的母親死了,陸賈來向審食其賀喜。審食其說:“他母親死了,我喜從何來?”
陸賈說:“你不要結交朱建嗎?他家裏很窮,母親死了,正愁沒錢安葬,這時你要肯出一筆錢作為奠儀,讓他很體麵地把母親安葬了,定然對你感激不盡,從此認你為好朋友。”
審食其當即封了五百金送去,哭悼時表情極哀。和審食其共事的人,見大夫這樣做,也都拿出不少的錢為朱母燒紙。對此朱建自然不會忘記。
審不害聽了陳平的主意,讓他去找朱建說情救父親,沒想朱建一口回絕。審食其知道這個情況後,大罵朱建:“小人,沒心沒肺,無情無義!”
但朱建並不是這樣的人,他之所以當場沒答應,是因為審食其在朝臣中的口碑太差,他如果直接答應了去救審食其,肯定會招來朝臣的一片罵聲,同時也不利於暗中運作。
審不害找過朱建後,他就把這件事記住了。苦思冥想了兩晚上,終於有了主意,找到皇上的男寵閎籍儒,開口就說:“相公的死期就要到了,你怎麼一點還不知道啊?”
閎籍儒吃驚地說:“我又沒招誰惹誰,怎麼會死期就要到了?”
朱建說:“看來你還蒙在鼓裏呢。審食其因為受到太後的寵幸,被皇上抓了起來。外麵都傳是你在皇上跟前說了審食其的壞話,有意要害審大夫。你知道太後是睚眥必報的人,敢作敢為,皇上果真把她寵幸的人殺了,太後知道是你燒的底火,豈會饒了你,所以我說你死期不遠了。”
閎籍儒著急地說:“可這件事確實不是我做的。”
朱建繼續嚇唬他說:“外界是這麼傳的,你說不是你做的,誰相信?即使不是你做的,但你是皇上的寵伶,太後為了報複皇上,也一定不會放過你。”
閎籍儒站起來轉著圈子說:“這該怎麼好,坐在屋裏不動,也有人來找你的事,我怎麼這麼倒黴呢!”
朱建說:“現在還有一條路可走,就是你勸皇上放了審食其。審食其沒事,你也沒事了。”
閎籍儒說:“我試試看吧。”
太後的專權狠毒,大臣的趨炎附勢,越來越讓皇上厭惡朝政,心裏剛剛燃起的一點熱情很快又熄滅了,他不想和太後再爭高低。閎籍儒找他的時候,他已有釋放審食其之意,再經男寵的一番撒嬌,順便也就答應了。
張良去世,太後為其舉行了國葬。
因為縱情酒色,在觀賞“人彘”時受到驚嚇,特別是太後一直把持朝政,讓劉盈事實上成為傀儡皇帝,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心情越來越壞,整日生活在鬱鬱寡歡之中,身體越來越差。一年以後,終於一病不起,追先帝而去。
劉盈身後留下六個兒子,他們分別是大喬所生劉強、劉不疑,小喬所生劉義,其他美人所生劉朝、劉武、劉太。可憐張嫣嫁給皇上後,一次也沒得到皇上的寵愛,直至皇上去世,她還哭著喊“舅舅,你怎麼不帶我玩了呢?”
太後暫時封鎖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每日正常上朝。反正有好多日子,皇上都不上朝的。但從未央宮越來越濃的臭味裏,有人還是猜測到皇上死了。見到審食其、劉澤、王涓、灌嬰等每日在兩宮之間穿梭,就問他們:“宮中是不是出事了?”幾個人均不置可否。
大臣們猜測太後秘不發喪的原因,莫不是她有做皇帝的想法?或者因為張皇後沒有生下太子,皇帝的人選定不下來?但不論怎麼著,皇上的屍體不能老放著,時間長了屍體腐爛,不僅臭味捂不住,連個整屍體也保不住。想到這點,一幫老臣集合起來向太後的幾位近臣施壓,逼迫太後公布皇上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