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天生我有才(1 / 2)

從台階處,出來一位年紀約莫二十三四歲的年輕小夥,發型幹練,麵容剛毅,穿著一身半正式的正裝,給人第一印象非常好。

“大家好,主持人好,各位老板們好,人力資源老師好,我叫張一帆,23歲,籍貫黔州,就讀於長安理工大學電信專業,來到非你莫屬平台,就是想找一位電子信息相關又或者是各位老板認為適合我的崗位,謝謝大家”;

應聘者上來後,雖然有些緊張,但也是落落大方的這麼介紹自己,給人感覺很好,有即將畢業對於未來的憧憬,同樣,也有對於當下的緊張;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說沒有任何緊張就好,反而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情緒宣泄,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如果,有一即將畢業的應屆生,在重大場合,沒有一絲緊張,要麼就是對方經曆過類似場景,已經鍛煉出來,要麼就是心理素質特別好,要麼就是城府太深,當然,具體還需要每個老板的判斷,畢竟,每個人的發展和精力是完全不相同的。

“一帆,你是今年七月份就要畢業了,對吧”;

“是的,張老師,今年7月份,大四畢業”;

“你們長安理工大學,在秦省來說,也算不錯的學校了,應該也有很多企業去你們學校校招,你怎麼回來非你莫屬這個平台呢”?

“張老師,是這樣的,的確是有很多企業在我們學校來,而且我也投過簡曆,不過大多都是省內企業,而我想要去北上廣深闖一闖,再加上我每期都看咱們節目,剛好到了畢業季,也就給咱們投了簡曆,剛好非常幸運,能夠被選上”;

“原來是這樣啊,廣撒網,學校的招聘會也去,這裏也來”;

哈哈哈,台下一陣歡笑聲;

“不過,作為年輕人,想要出去闖闖,那個人是支持的,至於說校招和這裏,其實都市一個招聘平台罷了,沒有其他區別,你能選擇這裏,也說明你腦子活,願意多嚐試”;

“看你簡曆,字大學期間,做過多次兼職和創業,是嗎”?

“是的,大學期間,為了鍛煉自己,做過多份兼職,家教、餐廳服務員、發傳單、促銷員、電話員等等,創業指的是和兩個同學一起合夥賣涼席,雖然沒賺多少錢,但是我覺得收獲很大”;

別看張老師這麼一問一答,好似很平淡的問話,但張老師可是出了名的站在應聘者那邊,每次的問答,問的問題,大多都是讓應聘者能夠展現自己閃光點的部分;

當然,如果應聘者不能理解,甚至是覺得在刁難他,那就真的沒辦法了,有一句話叫做爛泥扶不上牆,就是說的這種。

“一帆,在節目錄製之前,我們收到一份郵件,它的主體是:節目參賽選手品行不端,從學校貼吧認識,然後一起做生意,我們本著一起做生意,就要信任對方,所以,把賺到的錢放到張一帆那裏”;

“畢業之前,想要和他結算一下收益,把錢拿回來,然後張一帆就以各種理由,不在學校,不見麵,但通過其他途徑,我們知道張一帆就是在學校,隻是不想給錢,我們的火車票已經買好了,準備去外地工作,聯係張一帆好幾次,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現在得知他在參加貴節目,告知這個細節,希望你們參考”;

張老師讀完這個信件後,節目好像停止了,誰都沒想到,誰都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大的話,就如同信件裏麵所說,品行不端,小的話,隻是一個合作糾紛罷了;

但台下十二位企業家,顯然對這個問題比較看重,畢竟,誰都不想招聘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不知道也就罷了,但這種節目錄製,是要對全國播放的,明知對方有問題,那就真的是太過於武斷。

優勝教育陳總,在非你莫屬平台,言辭犀利、直指核心著稱,也是他第一個問:“一帆,對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想要說明的嗎”?

“是這樣的,我在大學期間,和他們兩人一起注冊了公司,專門是賣涼席,他們是大我一屆,也就是去年7月份畢業,而那時候,也沒有賺多少錢,他們直接就要離開,我就沒有給他們錢”;

“你的意思是,對方畢業要去工作了,才不一起幹,你應該覺得全是自己在幹,不想再給他們分錢,對吧”?

陳昊果真是一語中的,直至要害。

“對,他們就開始投了點錢,然後就不幹活,就我一個人”;

“你在合夥的時候,是不是需要他們的錢才能進行,而且,人家把錢已經投進來了,按法理來說,已經盡到了合夥人義務,至於你說的對方要不要做事情,做多少事情,這是你們合夥之前,你作為發起人需要考慮好的事情”;

“還有,對方畢業後,有沒有抽走他們投入的那些錢”?

這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當然,這也是張一帆自己做的事情,也不怪他人說明;

“沒有,他們沒有抽走投入的錢”;

張一帆這時候額頭就有些冷汗冒出來了,隻能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