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1 / 1)

第四十八章 一

還是徐渭有耳聽八方的本事,戚繼光得到錦衣衛差官許可,去為俞大猷餞行的事,他最先知道了,並及時稟報給胡宗憲。胡宗憲很驚訝地問徐渭,你說的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好幾個人看見了,徐渭說,戚繼光去見司禮監的隨堂大太監,大搖大擺去的,要求為俞大猷餞行。

胡宗憲還是難以想象,王詢居然答應了?是呀,連徐渭也沒想到。

這戚繼光,又是突發奇想,為欽犯把酒餞行,已是意外,王詢給麵子允許他去見俞大猷,這更加意外。難道戚繼光有什麼背景嗎?胡宗憲心裏有點畫魂。

會有什麼背景?徐渭不信。如果有背景,他何至於被革職呀!

這倒也是。胡宗憲陷入沉思,半晌忽然冒了一句,他這呆子也會收買人心?

徐渭覺得胡宗憲是多心了,戚繼光沒有這樣的心計。

胡宗憲心裏還是不快,那他明知道我與俞大猷有隙,他這是做什麼?不怕我反目嗎?

這正是他可愛之處,在徐渭看來,他連胡宗憲的感受都不顧,也不怕嫌疑,這樣的人,恩公交對了。應該原諒他,一來他動的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傷感,二來他知道恩公的為人,不會因這點小事怪罪於他。

這幾句話令胡宗憲很受用,胡宗憲借坡下驢,說戚繼光是摸準我的脾氣了。

所以徐渭勸他,不但不要責怪戚繼光,反該稱讚他的仗義。

胡宗憲聽進去了,臉色也好看多了。依徐渭的意思,我也該去探望俞大猷一番了?

那又過了。徐渭分析,恩公的身份畢竟不同於戚繼光。恩公去了,會令俞大猷徒生反感,傳到皇上那兒也不好。不過,他押解進京時,恩公倒有一送的必要,人情、禮數都到了,俞大猷會領你情,朝廷也不至於怪罪。

胡宗憲表示首肯,心想,幕中有他徐渭,省去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