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1 / 1)

第七十九章 一

隆慶六年(1572),享祚不久的穆宗皇帝突然駕崩,年僅九歲的萬曆皇帝承繼大統。

太和殿前,顧命王大臣身份的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等文武百官奉新皇帝登基。

太和殿前,鹵簿排列,旗仗林立,執戟甲士列於午門之外,文武百官人人是華服笏板,在高拱、張居正率領下,立於兩廂靜待吉時。

譚綸位置居前,在三公九卿之後。戚繼光則在西麵武官行列中。

通讚官、宿衛官及尚寶卿等侍從官進入。

淨鞭三響,丹墀下大樂齊鳴,著袞冕吉服的小皇帝,在嫡母仁聖太後陳氏和慈聖太後李氏簇擁下,升上禦座。

座位太曠大、太深,小皇帝坐下,幾乎不見頭,他順手把龍案上的一塊城牆磚大小的雕龍硯搬到龍椅上,墊高了座位。

高拱最先發現,不禁皺眉。他從側麵上殿來,躬身對小皇帝勸誡道:且不可這樣,快拿出來。

小皇帝不聽他的,說,不夠高嘛!你去,不用你管。

仁聖太後溫和地對高拱說,就隨他去吧。

高拱無奈退下。

尚寶卿將禦寶置於禦案上。拱衛司又是三聲鞭響,引班官隨著大樂引領高拱、張居正等百官進入丹墀拜位。

高拱帶百官舞蹈,山呼萬歲。

小皇帝覺得新奇有趣,竟站起來東張西望。仁聖太後忙拉他坐下。

起立後,高拱宣讀賀表:“吾皇應天順人,君臨大位,蒼生鹹仰。吾皇秉聰慧睿智之資,備聖文武之德,首出庶物,卓冠群倫。今我聖朝四海升平,人心所屬,鹹鼓舞於謳歌,偃武修文,開太平於萬世,製禮作樂,妙化育於兩間……”

大典後,兩宮太後退至仁聖太後寢宮,把高拱、張居正單獨叫來。

仁聖太後和慈聖太後二人坐在簾子後,小皇帝坐上座,高拱、張居正跪在麵前。

仁聖太後說,二位先生要好好輔佐幼主,該嚴的嚴,不可放縱。

慈聖太後也說,你二位學問又好,正好充當皇上老師。望勿辜負先皇托孤之情。

高、張叩頭,再三表白,敢不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