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二
薊鎮總兵府裏,戚繼光正與將領們總結此戰得失。大家都很興奮,這麼多年來,邊釁不斷,明軍防守尚且吃力,顧了頭顧不了腚,哪有機會重挫韃靼騎兵?
戚繼光不讓大家盲目樂觀,戚繼光認為,北邊九鎮中,薊鎮首當其衝,不可有半點鬆懈。董狐狸不會善罷甘休,勢必還有惡仗,必須打服了才行,兵而後禮。
胡守仁主張,下次再戰,就可以把戰車拉上去了,已經練得差不多了。
這時有人送了朝廷邊報過來。
戚繼光拆封後看了幾行,不禁拍案而起,他們還知道天下有羞恥事嗎?
沈四維拾起邊報,匆匆一閱,難怪戚繼光發火,確實太有意思了,宣府、大同兩鎮兵連韃靼騎兵的影子都沒看見,卻向朝廷謊報軍功,說他們與薊鎮兵協同作戰,一舉擊潰了韃靼騎兵。
王如龍大罵宣化、大同總兵無恥,這口氣不能咽。
胡守仁也力主必須揭穿他們!
戚繼光又最先冷靜下來,爭功、搶功本不足為奇,隻是此風不可長。戚繼光可以不要功,但不能不把他們的畫皮揭開。
胡守仁明白戚繼光的意思,馬上找來文房四寶,催促戚繼光馬上寫上疏。他如此性急,連戚繼光都忍不住樂了。
半個月後,戚繼光正在書房裏忙。沈四維幫戚繼光謄抄《練兵實紀》,這是戚繼光的又一部軍事著述。她認為,《練兵實紀》比《紀效新書》更適用。
戚繼光站起身,在屋裏踱步說,兵是練了,上兩次與韃靼騎兵對陣也用上了,不過,深入草原深處,與韃靼騎兵展開大戰,車、騎、步兵配合得如何,還須驗證。
忽然陳子平來報,譚大人到了!
戚繼光一怔,有什麼急事,他這麼遠從京城跑來呀?而且事先也沒打個招呼。
在他琢磨的當兒,沈四維催促他快出去迎接,再遲一會兒,人都進了二門了!
果然,戚繼光剛邁出書房,譚綸已跨進二門,戚繼光又把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譚綸邊走邊說,看來翅膀硬了,不需要我了,我招人煩了!我沒事不能來逛逛?
進了屋,沈四維忙讓座倒茶:他常說,他這一生,真正稱得上知己的隻有你一個,幾天不通消息,他都坐臥不安。
譚綸坐下,拾起《練兵實紀》看了幾頁,說:我朝出了不少名將,能著書立說、演繹兵法的,你還是唯一的一個。
戚繼光並不關心兵法,急著問他到底來幹什麼?堂堂兵部大員,他哪有閑工夫來訪友啊?
譚綸先報喜。由於戚繼光兩勝韃靼,令漠北震撼,他已被封為太子太保,加左都督銜了。聖旨隨後就到。
戚繼光並不顯得有多高興。
譚綸審視著他的臉說,按我朝成例,武官做到總兵,已是登峰造極了。再升,也不過是增官銜、加俸祿了。言外之意,是覺得戚繼光嫌封賞不夠。
他完全誤會了,戚繼光並不在乎這個。譚綸方才說先報喜,那一定還有憂了?
倒也算不上什麼憂,橫生枝節而已。譚綸聽說他對大同、宣府兩鎮冒功大為惱火?並且上疏痛斥?
對這種苟且行為,難道朝廷不惱火嗎?你這兵部尚書無動於衷嗎?戚繼光現在說起來,也還憤憤不平。
譚綸看了他的奏疏,譚綸告訴戚繼光,為此事,張居正還派員暗訪過,譚綸說自己和他一樣氣憤,可是……
戚繼光打斷他,沒有什麼可是!如果朝廷不秉公處置,那今後誰還肯舍生忘死?
沈四維見氣氛不好,就借口“我去關照廚下備飯”,走了出去,臨走,附在戚繼光耳畔小聲說,別太認真,別駁朋友麵子。
恰恰被譚綸聽到了,譚綸笑說:如夫人有時比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