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柳永
柳永(約987~約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著名詞人,今福建崇安縣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人稱柳屯田。早年多次科舉都名落孫山,一生仕途不如人意,生活窮愁潦倒,做事一直是玩世不恭的態度。他多數時間生活在城市,時常活動於倡館酒樓之間,經常與教坊的樂工與歌伎們打交道,所以非常熟悉士民、歌伎的生活,並知曉音律。他是北宋第一個專門作詞的詞作家。他生活的環境及條件讓他成為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的代表詞人。
柳永對北宋詞作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一,他創作了很多慢詞長調,逐漸確立慢詞的優勢地位,從而為詞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提供了可能;第二,他拓展了詞的表現手法,善於鋪敘和使用白描,寫景與抒情密切結合,語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諧優美。柳永的詞深刻影響著秦觀等人,也影響著後來的說唱文學和戲曲作家的曲辭創作。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雖然有才華,但是人生路途卻非常坎坷,許多時候和歌伎們一起過著倚紅偎翠、淺斟吟唱的生活。他非常了解這些歌伎們的生活,也對她們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反映同歌伎們在一起時的悲歡離合。《雨霖鈴》便是其中廣為世人傳誦的一首。這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城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柳永雖然出身於儒宦家庭,但是卻擁有一身與之不匹配的浪漫氣息和音樂才華,他既要美人,又要仕途。一部《樂章集》就是他對兩者的執著追求,也是失誌之傷與兒女柔情的完美結合。他很想成為一個文人雅士,但是卻永遠不能脫掉對俗世生活和情愛的依靠;而當他尋花覓柳的時候,卻又在掛念著自己的仕途功名。柳永顯然是非常矛盾的,但是他的矛盾既源於他本人,也源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他是仕途的失敗者,無暇去關注人的永恒普遍的生命憂患,而是側重於深思自我命運,向往和追求真愛,執著於追求功名利祿,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命途多舛的痛苦。因此他隻能做著拖著一條世俗尾巴的自封的“白衣卿相”。
這首詞運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來抒發真摯的感情,非常巧妙地把漂泊在他鄉的落魄感受同思念意中人的那種感情融為一體。
“佇倚危樓風細細”,這是這首詞中僅有的一句敘事,表現出像一幅剪紙般的主人公外形。這一句也表達了詞人登樓時所引起的“春愁”。“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給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讓畫麵馬上活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