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育兒妙法 第3節讓孩子變乖的技巧
一位研究心理學和從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學者,一直在努力幫助父母了解,適當的訓導可使孩子明白為什麼某些行為是錯誤的,並學會如何糾正。教導孩子舉止端正,主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當你看見孩子行為良好時,你就應該加以稱讚、給他一個微笑,摟抱他一下或者拍拍他肩膀——用行動表示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孩子。
這樣做對於教導孩子行為規矩,有好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試看看以下這個實例:一個4歲男孩,跟母親到百貨公司去。這個男孩在百貨公司裏並沒有跑來跑去,也沒有把貨架上的玩具扯下來。但是,他得到的獎勵是什麼呢?他母親完全沒有理會了,而隻顧自己購買東西,樂得清靜一下。但後來那孩子行為改變為四處亂跑。於是,他母親立刻就把注意力轉到他身上,並且高聲喝罵。
孩子通常都希望得到父母有誇獎作用的注意,但如果他能得到的隻是含有責怪意思的注意,他也會感到滿足,因為這總勝於完全被忽視。
孩子行為不端時,做父母的通常都會對他們增加注意。其實,這樣隻會使孩子變得更頑皮,因為他發現這是達成心願,得到父母注意的有效方法。
要鼓勵孩子行為循規蹈矩,下列的6個方法會有幫助。
一、與孩子建立和諧關係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談話簡直不能算是交談。“小莉,不要碰那書架!”“小明,你要我說多少次才不再騷擾你妹妹?”許多父母都常用這種帶有指揮、命令和譴責口氣的話去支配孩子的行動。
講故事是投其所好地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好辦法。父母可以談談他們年幼時的有趣或好玩事情。孩子特別愛聽父母述說他們童年所做的傻事,因為這些事情可以引起他的共鳴,能夠使他發笑。這樣做常常可以鼓勵孩子也把自己的事傾訴出來。
父母還必須和孩子一起做些事情——一些不用孩子做什麼,而隻要與父母一同開心的活動。一位學者常帶他的小孩去參觀博物館的印刷機房。對於這些事孩子長大後想起仍然開心。
要教導你的孩子信任你。想要取得孩子信任,便需對他誠實坦率,即使這樣做會使他暫時生氣或害怕也不要緊。舉例說,如果你告訴孩子打針隻不過像蚊子叮一下,但事實上卻也覺得像大黃蜂螫刺。那麼,以後你在一些較重要問題上所說的話,孩子便可能不相信了。要得到孩子信任,還必須言而有信,答應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二、獎勵孩子的好行為
對孩子的行為定下簡單的目標。要注意哪些行為應該鼓勵,哪些必須加以勸阻。
假設有個母親喜歡讓孩子幫忙多做點家務。當孩子幫忙做家務時,例如自己收拾衣服等等,她留心地看著他做,然後給他一個微笑,再說一些讚賞他的話。但是如果孩子不願意幫忙,他就完全得不到母親的注意,因為他這種行為是在“不受歡迎”之列的。當然,有一點必須知道,能驅使某一個孩子行動的力量,未必對另一個孩子也有影響。你可以給孩子幾個硬幣,或者請他吃一頓,又或者和他一起玩一種遊戲,作為獎賞他的方法。孩子做出了你認為值得鼓勵的行為之後,如果你立即就加以獎賞,最能收到獎勵效果。
開始時要注意給孩子獎賞,但不宜太頻繁,隻要偶然給一次就夠了。因為這時他已逐漸發現品德端正是愉快的事。
三、和孩子達成協議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你可以采用一種叫做“立約”的技巧,讓孩子有權決定自己用什麼行為去獲得特殊酬勞。如果孩子會參與合作並覺得合約對他有利,他便會懷著必勝的意念盡力把工作做好。於是大家都成了贏家。例如,孩子同意如果在一星期內他能每餐飯後不需提醒就自動收拾飯桌,他就可以請一些朋友回家開茶會。
立約利於消除爭論,因為合約條件都是經立約者同意的。孩子履行了他那部分合約之後——不是在完成合約之前——一定要如約給他酬勞。不過,千萬不要因孩子發出怨言而不開心。孩子不見得會喜歡履行那合約,他隻是不得不履行合約而已。
四、發生紛爭時須加以製止
當孩子真的在搗亂,你就要命令他停止,叫他進房間去,並用行動向他表明,打別的孩子,扔東西或食物,都是不能接受的行為。也是給他時間讓他冷靜下來。
如果孩子拒絕回房間,那麼就趕他進去。還有,如果他的行為不是破壞性的(如果是,你就必須采取更嚴厲的措施),你不必規定他在暫停時間內做些什麼,否則可能導致他產生反抗心理。倘若他抱怨或者委屈,別理睬他。孩子一搗亂就被強迫停止的次數多了,他通常就會明白那是不可避免的後果。於是他的破壞行為就會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