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
風聲爆響。
林濤麵皮猛地一顫,一隻手護在臉前,同時整個人猛地後退一步。
一擊鐵拳直接打在了林濤的手上,同時震得林濤拖著腿後退了好幾步直接撞在牆上。
由於這次有卸力,這一拳倒是對林濤傷害並不大。
但一拳打出,另外一邊又是一擊鞭腿襲來。
林濤幾乎是用盡了所有的感應神經,甚至是自己都不可控的一般瘋狂閃躲,才險而又險避開那一招招殺招。
而背後那麵牆壁,留下了一個個拳印,那一腳踢在牆上甚至整個牆壁都是在微微顫抖。
這就是站在了人類巔峰的人,將人類這個生命體的所有能力發揮到了能夠發揮出來的極致。
而所謂的力,借用華夏太極的說法,借力禦力卸力。
當然這隻是格鬥上的一些說法,而不是武俠裏的真氣元氣一類的。
所謂的力,便是拳頭擊打而出的力量,普通人怒吼一聲含恨一拳,而吼聲,移動,出拳,甚至是一次呼吸,都不知不覺的將力給散掉了,一拳打出去或許還沒有深吸一口氣閉氣打的重。而高手,拳出,腹腔懸著一口氣,一聲低吼勁力更加凝實,這就是會不會禦力,其後同時通過關節膝肘進一步的凝聚勁力,一拳打出,摧枯拉朽,而這就是借力。
借的是自己身體的力,借的是身體其他關節的力,集合在一起。
而最後的卸力,便是對敵。
就比如之前,羅素一腳能將林濤的骨頭踢裂,後一腳更是直接踢斷,而林濤也能一拳直接打在羅素臉上,讓羅素的麵部肌肉無法承受勁力直接撕裂開。
這就是沒有卸力,所謂的卸力便是在對敵之中,將敵人打過來的力道,分散在全身。
這一點在軍方,或者說在民間,一些拳擊手,這都是最基礎的課程,就好比拳擊手在擂台上,所謂的防守就是雙臂擋在麵前,這就是防守,而不是不讓對方打到,從這一點就說明了卸力的實際用處。
同時卸力與不卸力最大的明顯對比,就好比拳擊台上的KO,在比賽中經常可以看見,一個人將另外一個人打的抱頭鼠竄,甚至好幾拳都明顯打中了頭部,可就在下一個瞬間,那挨打的人一擊直拳或者一個鞭腿,僅僅一招原本占盡上風的人就直接暈過去了。
而這就是卸力,挨打的人始終閉著那一口氣,將力道卸到全身,而出招的人占盡上風自然而然想的便是進攻,在突然的反擊下,來不及卸力被直接打中,整個人徹底暈了過去。
這其中,可能挨打的人出拳還沒那人出的重,但這就是卸力。
這三點,借力,禦力,卸力。
便是對敵的精髓,同樣也是世界各地,從古代到現在,在冷兵器時代發展到現在各種搏擊術。
都是離不開這三個,同時這三點也就囊括了搏鬥二字。
比如華夏的太極,其圓滿的融合了這三點,四兩撥千斤卸力打力,幾乎將搏鬥詮釋的淋漓盡致,而其他格鬥派係,更多的單方麵的發展。
比如泰拳,講究的就是殺傷力,如何將人體的力發揮到極致,將借力發揮到極致以至於全身都是殺傷武器,而柔道則是講究一個卸力,采用關節技術封鎖對方的力,以此達到直接讓對方無力可使甚至是無法動彈的地步,當然還有跆拳道這些,不過這些就隻能說是花花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