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獄(1 / 3)

我經常收到各地讀者的來信,多數是談讀書體會的。多少年下來,作了一個統計,來信中談得最多的,竟然是那篇又短又不著名的《為自己減刑》。發信最多的地方,竟然是監獄。

那篇文章,講述了已在《謝家門孔》中提過的一件事:我曾寫紙條勸說一位被關進監獄的官員,在裏邊把外語學好。幾年後他刑滿釋放,第一個電話就打給我,說他在監獄裏完成了一部重要書籍的翻譯。他在電話裏的聲音,興高采烈。

不久我見到了他。他穿著牛仔服,挎著照相機,步履輕捷靈敏,看上去比進監獄前年輕了很多。

我想,雖然司法沒有給他減刑,他卻為自己減了刑,減得所剩無幾。

這讓我想起了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一個被囚禁的人無所事事,度日如年,偶然獲得一本棋譜後,日子過得飛快。茨威格所寫的棋譜,具有廣泛的象征意義。這種“棋譜”讓人擺脫世俗的時空,進入到一個自設的賽場。

其實,天下種種專業,百般嗜好,都能讓人專注投入,緊張求索,忘卻周遭,也都是大大小小的“棋譜”。

那位在監獄裏學了幾年外語的前任官員,外語成了他的“棋譜”。這讓他幾乎“脫離”了所處的環境,看到的隻是一步步戰機。於是,自己也就成了將軍。

但是,監獄裏畢竟容易產生一次次切實的心理痛苦。能夠拔離痛苦自任將軍,也是一種精神素養。因此我當麵表揚那位前任官員:“你能做到這樣,別的犯人做不到,還是因為你原來的內心格局比較宏大。”

那位前任官員一笑,說:“有可能比原來更加宏大。”

“比原來更加宏大?”我有點好奇。

“原來的格局,雖然不小,但還是受著職務、權力、人際關係的重重束縛。進了監獄,這些束縛全都沒有了,反而可以想一些人生的根本問題,想一想凶吉禍福、是非善惡、輕重虛實,產生了一種被剝除後的宏大。”他說。

他這番話,實在說得很好。不錯,隻要換一個方位觀察就能發現,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無形的“高牆”和“鐵窗”,因此也可以稱之為“另類監獄”。不必說這位前任官員提到的“職務、權力、人際關係”了,即便是官僚體係之外的普通民眾,也整天為小小的名利而折騰得精疲力盡,所以中國古語中有“名韁利鎖”這種說法,完全把名利看作了捆押罪犯的韁繩和鎖鏈。隻不過,這種“罪犯”是自任、自判、自懲、自押的,明明做了“罪犯”還在街市間洋洋得意。

這位前任官員還把自己所獲得的健康心態,傳播給了其他監友。常有一些官員犯事入監後哭哭啼啼、捶胸頓足,他就輕輕地站到他們麵前。終於,哭聲變成了驚口叫:“部長,你……?”

“要算官職,我在外麵比你大得多吧?我都那麼平靜,你還鬧騰什麼?”

這樣的勸說,效果當然很好。

後來,監獄管理部門隻要遇到那些過度抑鬱的犯人,就會請這位前任官員出來“做思想工作”。

據他自己說,他在裏麵的一番番開導,比原來在禮堂裏給上千人做報告,水平高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這我相信。

我那篇《為自己減刑》的文章,主要分析了“監獄外的監獄”。這是因為,我當時對讀者的設定是在監獄之外。

對於“監獄外的監獄”,除了前麵所說的“名韁利鎖”外,還有很多形態。因此,我要抄錄那篇文章裏的諸多分析——

真正進監獄的人畢竟不多,但是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明明沒有進監獄卻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裏。

昨天我在公共汽車上見到一位年輕的售票員,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歡這個職業。懶洋洋地招呼,愛理不理地售票,時不時抬手看著手表,然後滿目無聊地看著窗外。我想,這輛公共汽車就是他的監獄,他卻不知刑期多久。其實他何不轉身把售票當作“棋譜”呢,滿心歡喜地讓自己投身進去,再釋放出來。

對有的人來說,一個仇人也是一座監獄,仇人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層層鐵窗,天天為之而鬱悶憤恨、擔驚受怕。有人幹脆擴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對象也當作了監獄,人家的每項成果都成了自己無法忍受的刑罰,白天黑夜獨自煎熬。

那天晚上,他讀了一篇同行的文章,狂嫉不已,徹夜失眠。於是,那夜的臥室,就成了監房,而且是芒刺滿床的虐囚監房。

聽說過去英國人在印度農村抓竊賊時方法十分簡單,抓到一個竊賊便在地上畫一個圈讓他待在裏邊。抓夠了數字,便把他們一個個從圓圈裏拉出來排隊押走。這真對得上“畫地為牢”這個中國成語了,原來,這個成語概括了一種普遍的負麵生態。我確實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監獄並沒有鐵窗和圍牆。太多的人,都自願地充當了印度農村的竊賊。而且,那些圈不是英國人畫的,全是他們自己畫的。

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環顧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帶著一座座監獄在奔走。

舒一舒眉,為自己減刑吧。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恢複自由?

說完了“監獄外的監獄”,我要回過頭去,再與監獄裏的朋友們好好聊聊。

我不想訓誡,也不想安慰,更不想具體辨析案情。這些事,早就有很多人為你們做了,而你們各自的情況也很不相同。我隻想從“大曆史”、“大文化”的背景上,談談監獄這件事。也許,能幫助你們獲得較高層次的文化慰藉。

人類走出原始叢林,擺脫動物生態,有一係列關鍵步伐。例如,發明工具、開始種植、下樹居住、學會用火,等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秩序。建立秩序的主要辦法,是自我懲罰。

人類,因懂得了自我懲罰而走向了文明。法製,就是這種文明的必然果實。

讀過我的《行者無疆》嗎?我在那本書裏寫道,橫行不羈的北歐海盜為了互相之間的利益衝突而設定了最粗糙的裁決方式。這種裁決的效果,就看懲罰的力度。於是我們看到了,幾百年後的今天,北歐終於成了世界上最講究文明秩序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