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快樂的女人最幸福心病可用“笑療”醫(上)
微笑是人間最美麗的語言,微笑也是化解許多心理疾病的良藥。微笑能放鬆自己,微笑能讓自己開心,微笑將麵部肌肉的神經衝動傳遞到大腦中的情緒控製中心,使得神經中樞的化學物質發生改變,使心情趨向平靜,從而可以使我們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於是,在心理學領域便有了“笑療”這個概念。顧名思義,“笑療”就是用開心一“笑”來治療“心病”的一種方法。其實這種“治病良方”古已有之。傳說,在清朝有位縣太爺,因患心病整天愁眉苦臉,鬱鬱寡歡,食不甘味,睡眠也不安穩。日子長了,隻見他日漸憔悴。家人到處求醫,療效甚微。有一天,當地一位醫術高明的老郎中得知此事,便上門診病。在為縣太爺把脈之後,他一本正經地說:“你乃是得了月經不調之症。”縣太爺聽了立即笑得前仰後合,說:“此言謬也。”便把郎中逐出。後來,縣太爺逢人便講此事,每次都笑聲不止。誰知沒多久,他的病竟好了。這使他恍然大悟郎中的絕妙之處。其實,這就是“笑療”治愈了縣太爺的抑鬱症。
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難免會接觸或置身陌生的環境,在陌生的環境裏,人人都習慣板起一張麵孔,保護著原本虛弱的尊嚴,以免受到來自外界的侵犯和傷害。如果換一副表情,不要那種冷冷的傲慢的所謂尊嚴,不要緊繃著麵孔,圓睜著警惕與懷疑的眼神,微微笑一下,會不會更好些呢?這是因為:
(1)微笑是一種處世法則。微笑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我們可以奉為座右銘的處世法則。它可以讓我們的苦惱在不知不覺中消解。它可以消除敵手或同事所形成的潛在的緊張對峙。它是一種令人會意的情感,它更是迎接新的挑戰的最好的宣示。微笑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種萬能劑。
(2)自我心態調整。每天對自己一笑,就是自我調理情緒。給自己一份輕鬆,一份自信,讓自己有一種良好的心態。
(3)傳達給別人“相信我”的信息。學會在陌生的環境裏微笑,還是一種自尊、自愛、自信的表示。微笑來源於內心的善良、寬容和無私,表現的是一種坦蕩和大度。
(4)傳達對別人的信任。學會在陌生的環境裏微笑,首先是一種心理的放鬆和坦然。放下戒備,我們的內心就不會再疲憊和緊張,心情也變得輕鬆而愉快,其次通過微笑,傳達著對別人的信任,自己也不再感到陌生冰冷。
(5)調節緊張氣氛。微笑是可以“感染”的,隻要有笑聲,多緊張的氣氛都會變得輕鬆。
(6)傳達寬容和愛。微笑是一種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證明你內心不帶虛飾、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情感,會給別人帶來溫暖,給他人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7)表達堅強的信念。微笑也是一劑強心劑,人們臉上的表情是內心世界情緒波動的晴雨表。可以想象,一個不善於微笑、整天肌肉緊張的人一定是生活在壓力之下痛苦不堪的人。隻有真正自信和開心的人才能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一個人在接踵而至的不幸中,仍能示人以微笑,更能讓人深深感受到那種蘊含在微笑背後的、堅實的、無可比擬的力量——那是一種對生活巨大的熱忱和信心,一種高格調的真誠與豁達,一種直麵人生的成熟與智慧。這才是支撐起幸福的基石。隻要具備了這種淡然的人生態度,任何困境和不幸都能被錘煉成通向平安幸福的階梯。
有一家大企業集團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就說過,在某些時候,他寧願雇用一個學曆略遜一籌的職員——如果他(她)有一個可愛的微笑的話,而不會去雇用一個學曆甚高但整天板著一張臉、麵無表情的人。
笑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張嘴就代表微笑。微笑是一種真實的、熱誠的、發自內心的歡快表情。人在微笑的時候表情最自然,任何一點虛偽和造作都會讓微笑的對象產生厭倦和反感。
微笑著麵對生活是很重要的。有人說生活是一麵鏡子,你衝它笑,它就對你笑,你衝它哭,它就對你哭。是哭是笑,取決於你怎麼樣麵對它。如果你願意去尋求人生的智慧,培養良好的心態,勇敢麵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那麼,就從微笑做起吧。
現在,有不少人得了抑鬱症或其他類型的心病,不妨也采用“笑療”的方法,自己為自己治病。
(1)多找友人聊天,和性格開朗的人相聚,把心中的不快說出來,給心靈來個“減負”,並從別人的勸解中釋疑解惑,同時對方的幽默語言會讓你發笑,從而獲得好心情。
(2)找個環境幽雅之處,靜下心來專門去想那些可樂的事兒,或聽段相聲,或一件讓人捧腹大笑的事兒,也可以自己突發奇想,假設出一些讓人笑的事,這樣你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3)多和那些喜歡幽默,又好說笑話的朋友接觸。與他們在一起,幽默的話語不絕於耳,一個個笑話讓人心中充滿歡悅,有時還會從笑聲中得到不少人生的感悟。
(4)當你感覺苦悶、憂愁而又難以擺脫時,采取“逆向思維”法,多聽聽相聲、小品、喜劇,在陣陣歡笑中化開心中的鬱結,這比任何藥物或許更管用。
(5)平時多看些歡樂的演出或電視節目,聽著看著,你會沉浸在會心的笑意中,那些鬱悶就會一掃而光。快樂需要自己尋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是誰都無法回避的事實,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了快樂的權利。快樂不需要任何理由,隻要你願意,隨時隨地你都可以擁有它。快樂更不依賴財寶,有些人家徒四壁,但一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也有些人家財萬貫,但也不見得終日笑口常開,快樂常在。
我們在字典裏看到的關於快樂的定義是這樣的:覺得滿足與幸福。德國哲學家康德則認為:“快樂是我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的確,快樂是一種美好的狀況,也就是沒有不好或痛苦的事情存在,你覺得個人及周圍的世界都挺不錯。
快樂是幸福生活的源泉,隻有生活得自在、瀟灑就能使自己更快樂。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瀟灑走一回呢?工作之餘,想出一個能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活得趨脫一點,那就是給自己尋找快樂,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唱歌、跳舞、釣魚、騎馬……因為快樂是人的一種心理愉悅的體驗。隻要人能正確看待人生,有奮鬥的目標,增強自信心,有積極的心態,就能找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因為快樂的人心態年輕,因為快樂的人,身體康健,因為快樂的人才能長壽。為了我們的健康人生,應該學會積極尋找快樂。當你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你的心會感覺快樂;當你研究的課題完成了,你會體驗愉悅的心情;當你的學識有了長進,你又攻克了難題,工作上有了創新,你會唱起歡樂的歌;當你有了愛你的男孩,你會欣喜;當你要進入婚姻的殿堂,你會心花怒放;等你有了孩子……每個人以自己的平常心,積極捕獲每個快樂的瞬間,為自己尋找快樂,使自己感覺欣喜,使自己獲得慰藉。人的夢想有多大,創造理想心緒的舞台就有多大,你願意選擇一條低處流水積滿的深潭,還是選擇一條平坦寬闊的大道,毋庸置疑,後一條路是你的首選。當你滿懷激情地走來,開始一天的學習或工作,你會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愉悅中操縱自己的思維,你就是成竹在胸的畫家,愉快地揮毫潑墨,描繪色彩斑斕的畫卷。樂觀讓成功變得簡單,挫折也會讓你變得堅強。每天給別人一個笑臉,好像人人栽下一棵樂觀的常青樹。盼望自己每天擁有一份好心情,因為快樂的心情是一份難得的好財富!相信你將天天擁有好心情!你就會覺得自己活著多麼快活,多麼自在,多麼輕鬆!
誰都知道生命的長度無法改變,但生命的質量卻是可以左右。一個人活在世上,就算他再淡泊名利,再與世無爭,來自社會、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仍是無處不在的。為了讓生活更有熱情,工作更有激情,我們有理由給自己尋找一個釋放壓力的機會,為自己營造一個快樂的心情。
(1)宣泄積鬱。心理學家認為,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憂鬱時,不妨與異性朋友傾訴;也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向主持人和聽眾傾訴;也可以通過網絡與網友傾訴;也可進行一項你所喜歡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即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泄積鬱。
(2)隨遇而安。這是心理防衛機製中一種心理合理反應。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遇事總能滿足,煩惱就少,心理壓力就小。古人雲:“吃虧是福。”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會不期而至,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
(3)精神勝利。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衛機製。在你的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你因經濟上得不到合理對待而傷感時,在你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或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鬱鬱寡歡時,你不妨用阿Q的精神來調適你失衡的心態,營造一個祥和、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4)難得糊塗。這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糊塗”一下,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閾值,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這層保護膜,會使你處驚不亂,遇煩惱不憂,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對待各種生活中的緊張事件。
(5)音樂冥想。當你出現焦慮、憂鬱、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時,不妨試著做一次“心理按摩”——音樂冥想“心理按摩”——音樂冥想“維也納森林”,坐“郵遞馬車”……
(6)幽默人生。這是調和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知道自己要什麼現代的都市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隨之而來的除了日新月異的社會大發展,還有人們內心深處的疲憊。日複一日繁重的勞作,使許多人對過去曾經熱衷的活動和愛好失去了興趣。在迷茫之中,大家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正真想要的是什麼。心理學方麵的資深人士提醒大家,出現這種狀況切莫疏忽大意,很有可能是“寡趣症”找上門來。
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結果,我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的是,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現象,也可以歸結為一種病態。此症最早見於美國,患者開始的症狀與感冒相似,隨之出現頸淋巴和頜下淋巴結腫大,突出的症狀有乏力、嗜睡,對工作、學習甚至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或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