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快樂的女人最幸福心病可用“笑療”醫(上)(2 / 3)

另外,這種心理障礙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一個人的性格、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狀態有關。因此,重建積極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有一個這樣的病例:劉女士,29歲,某外企行政助理。近些日子,她非常苦惱自己的工作熱情每況愈下。工作的時候,不僅沒有一點靈感,而且還常出錯。一直以來,在同事們的眼裏,她是一個工作充滿激情、幽默和智慧的職業女性。在領導心目中,她也是一個非常出色和值得信任的優秀編輯。她不願意處於“無熱情”的工作狀態,甚至在工作害怕出現各種“無熱情”的跡象。比如,厭倦疲乏、反應遲鈍、丟三落四。她想辭職,但總是下不了決心,不甘心嘛。她想裝出很有工作熱情的樣子,但那種不自在,使她感到工作如受罪。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但從來沒有像這次那麼難以逾越。她懷疑是不是自己不適合需要大量犧牲腦細胞的編輯工作。有時也懷疑自己的知識儲備是不是枯竭了……

像劉女士這種憑著自己的興趣去工作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完全依據個人的興趣做事。隻要有興趣,沒有意義的事情也能在做的過程中變得有意義。一旦興趣過去,本來有意義的事情也會在做的時候覺得沒有意義的。劉小姐的苦惱,是自己無法麵對和難以改變“無熱情”的工作狀態。她不知道,這種“無熱情”的工作狀態,恰恰是她“激情”工作狀態的續發反應,就像白天過後是晚上一樣。或許,在生活上劉小姐也明白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的道理。但在工作上,她就不能接受“激情”之後“無熱情”的工作狀態。她期望自己一直處於“激情”工作狀態中。因為,“激情”狀態跟同事和領導對她的賞識及良好印象緊緊地連在一起。但是,“無熱情”工作狀態是不以她的期望和意誌為轉移的。由於劉小姐“跟著感覺走”的心理特點,所以在“激情”狀態下,她會更加拚命地工作,並創造出驕人的業績。不知不覺中,她的工作熱情被透支了……。工作熱情透支得越多,“無熱情”工作狀態反應的程度就越明顯,持續的時間也越長。

許多時候,我們都該捫心自問一下:從早到晚如此勤奮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除了賺取溫飽外,最重要的是要從工作中獲得樂趣,隻有這樣活著才不會失去生命的意義。

所以聰明的人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生最大的生存價值,便是樂在工作。可事實是,工作畢竟是件辛苦的事,如果抱著為工作而工作的想法,不能從工作中找到興趣,隻會愈做愈累,好比在痛苦的地獄中,生不如死。

忘記哪位作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成為成功者的主要條件是,每天都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新奇。”

工作有沒有成就感,是因為自己不去將工作興趣化,如果能將工作升華為有趣的遊戲,相信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工作的喜悅。

做一行怨一行是很多人的通病,難怪工作做不好,難怪覺得沒有成就感。就像一般人都會羨慕別人的幸運,嫉妒別人的成功,不去思圖振作的方法,會自怨自艾。

也許有人會問,該如何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興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挑選對自己適性、適情的工作,因為如果該工作能符合自己的喜好,便可從中產生很大的興趣。

如何找出自己的喜好?方法很簡單,隻要拿出一張紙,依照以下的指示,記下自己最擅長的項目或專長:

(1)寫出自己拿手的項目,例如:繪畫、唱歌、跳舞、寫作、演講、彈奏樂器等。

(2)寫出讓自己引以為傲的特質,例如:細心、體貼、溫柔、寬容、知錯能改等。

(3)寫出自己和周遭親友相處的關係,例如:能為別人著想、急功好義、打抱不平、見義勇為等。

隻要站在客觀的立場,列舉出自己的各種專長、成就和特質後,便能得知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有哪些,然後從其中找出最適合發揮的才能,好好發揮所長,就能認真努力工作而不感到辛苦。

樂在工作,從工作中找到滿足感,並對自己選擇的工作不以為苦,人生絕對是快樂百分百。

(1)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工作和生活。

(2)堅持體育鍛煉或養成運動的習慣。

(3)日記療法。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以此喚醒對生活的熱情。

(4)注意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豆製品、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的食品,既能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除,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女人要多做心理美容梳妝打扮是職業女性的一門必修課,或許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但是不要因此就洋洋自得,要知道,塗塗抹抹畢竟隻是表麵文章,心理的美容才是化妝的最高境界。這是因為,情緒不良會損及人的身心健康,更損害人的容貌。這就是當今很流行的一種新的美容觀點:單純的外表美容僅是舍本求末的做法,科學的美容法,應從追求整體美、自然美和健康美入手,情緒調整是美容的要素之一。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狀態好壞與皮膚休戚相關,並有其物質基礎。皮膚的色澤取決於表皮黑色素的含量、分布以及皮下血管收縮與擴張的程度,而這些因素無不受控於神經—體液—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其中情緒則起著“總導演”的作用。

“畏老老相追,憂病病彌縛。不畏亦不憂,除才祛病藥。”這首古詩道出了心理養生的真諦。古代沒有如此眾多的化妝品,但古代女子的皮膚絲毫不比現代人差,否則便沒有“冰肌玉骨”、“膚如凝脂”、“麵若桃花”這些成語了。這與古代的那種悠閑、從容的生活不無關係。我認識的幾位朋友,性情溫和、淡泊,皆皮膚姣好,其中一人已四十有二,仍似大學學生。問其奧秘,答曰:“性情淡泊也。”最近報載趙雅芝,雖有二子,但青春依舊。究其奧妙,亦是性情平和、恬淡之故。精神、心境還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儀態。但在現代生活中,要保持平和、恬淡、安詳的心態,沒有修身養性的功夫,恐怕大多數人是不易做到的。

奉勸愛美的職業女性朋友,現在正在流行心理美容,請注意調節你的情緒,這是不用花錢的最好化妝品。

意念美容法:每晚於臨睡之前盤腿端坐於床上,深呼吸三次,然後全身放鬆,自然呼吸。意念想象自己置身於一灣清澈的湖水旁,湖畔綠草如茵,頭頂明月當空。恍恍惚惚置身於這個仙境中,想象自己的皮膚如月亮般皎潔,清澈的湖水滋養著皮膚。麵部有雀斑者,可想象雀斑點點消退,皮膚變得光滑、細嫩。每次一刻鍾左右,約二周即可見效。保持快樂的心境如果從字麵上來解釋,心境就是人內心的一種境界。境界自然有高低之分,所以人的心境也各有各的不同。並且,人的心境是可以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的。也就是說,心境其實是一種很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緒。人隨時處在某種心境之中,隻是不一定為我們所意識到罷了。心境的不同,對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會帶來影響。如果心境愉快,就好比戴上了玫瑰色的眼鏡,看什麼都是喜氣洋洋的,使人振奮樂觀,朝氣蓬勃;可如果心境不佳,眼鏡就換成了灰色,覺得一切都惹人生厭,使人頹喪悲觀,灰心喪氣。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個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事業的成敗,工作、學習的順利與否,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怎樣,以及健康狀況等都可能引起某種心境。當然,心境總是有起有伏的,而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其實是不容易的,但你可以通過別的辦法盡量保持最佳心境。

(1)學會“自思”。“自思”的方式有三:①開卷有益,即學習一些與個人職業、交往、生活等方麵有關的報刊資料、書籍、影視錄像等等。夜靜之際,“開卷——明目——陶冶”,無異於“自我提純”。它不僅有助於心境一步步提高,也會豐富知識,洞開視野。②麵壁暢想,實際上是思維的“新陳代謝”。它比日記形式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想象得更多、更遠、更廣闊。如果將這種方式與日記方式結合並用,亦思亦記,有想有錄,“淨化”效果會更佳。③回憶自淨,以日記形式回憶一天的生活,這是“思維自我淨化”的一個冶煉過程。用這種方法自我“冶煉”,久而久之,便會塑造出一種善於“克己”的高尚道德。而這種“道德”,也正是穩定心態的支柱。

(2)要善於抑製個人情緒。每個人的情緒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其有時好,有時壞,有時波動如浪,有時平靜如鏡。因此,必須學會控製情緒,特別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不良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使之不再擴展、蔓延,以至釀成災禍。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意用“理智調劑”。心理學認為,人們發脾氣,吵嘴打架,往往是感情衝破理智的大門造成的。因此,凡事應該三思而後行,否則容易造成對方不理解,出漏子,形成突發性矛盾,導致倉促之間失去理智的平衡。萬一遇到“頂牛”時,首先要善於壓“火”,要顯示出自己的大方,有氣節,不失高尚的人格。其次,要善於“退卻”。以“退”,為“進”的“退卻”,是消除“戰火”的積極心理因素。

(3)把自己放到一個高雅文明的天地中去。交友結誼,要注意禮貌;參加社交,要注意文明;一言一行,要注意高雅。高雅的氛圍,才會產生高雅的心境。如果你在高雅明潔的環境中培育了友誼,聯絡了感情,那麼你也會逐漸培養出自己的最佳心境。

(4)處理人際關係要有一個“好尺寸”。所謂“好尺寸”,是指善於學習、仿效他人之長。這不但能使你與周圍的人們形成和睦的氣氛,有利於最佳心態的培養與穩固,也容易把周圍的事情處理好。相對言之,對別人的缺點,除了自己應該警惕之外,應盡量把握好“揭短”的尺寸——尤其是對那些缺乏涵養道德,且又心地狹隘、自高自傲的人,“揭短”的最好辦法是“不覺處葉綠花紅”——在不知不覺中感化掉對方的痼疾。

(5)胸有宏誌,胸襟坦白。平常與人交際勿做“兩麵人”,心緒就會好得多。事實證明,在現代交往中,胸懷開闊,以信求實,以實求信,遇到不愉快的事就很少。而一旦出人意料地碰上“鬼叫門”的事,由於心中沒“病”,情緒平和,也會安然處之。“鬼”明白了,也自會退卻。不自信你就不快樂快樂的女人各有各的快樂生活,但本質上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自信。自信的女人是陽光的,隻有陽光下的女人才是快樂的。而不自信的女人往往對自己不滿意,繼而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不滿意,她們鬱鬱寡歡,她們整日生活在一個灰暗的角落,根本沒有快樂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