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泗,原河間王司馬顒的部下,
司馬顒勢敗後,候泗領部分潰兵逃入南山之中,隨後又糾結部分潰軍與流民想要反攻長安城,被南陽王司馬模擊敗,向西逃入了司州境。
因中原大旱且蝗災肆虐,在沒有口糧的情況下,侯泗從雍州境的南山一路燒殺掠奪,靠著搶來的穀糧與婦孺為食,才走到了中原腹地。
眼下,正是因為劉暢的三萬兵馬被滅,以及滎陽軍的全部撤離,導致整個司州境暫時進入了無兵據守的狀態,這也是候泗能夠領兵過洛陽進入滎陽郡的主要原因。
候泗是個身材幹瘦的中年男子,他有一副狼顧之相,其性情也心毒多妒,貪婪好淫。
之所以會領兵東進,是因為他在途中聽說洛陽城破,司州大亂,故此也想到中原腹地來分一杯羹,然後再視情況投降於漢國,為自己換一身富貴。
滎陽自古便是軍事要地,侯泗想要通過占據滎陽城,進而來獲取向漢國投降的籌碼。
侯泗聽說滎陽城還在晉軍的控製中,但他覺得那些滎陽軍應該早被胡人打得所剩無幾,隻要自己再猛攻一番也便會奪下滎陽城。
即便攻不下滎陽城,也可以領兵占據滎陽周邊的縣府,等到漢國發兵攻打滎陽郡時,自己可以作為策應來助攻,也能撈到一份相應的功勞。
故此,侯泗想要離滎陽城近一些,也便在入夜後沒有宿營,依舊領兵朝著滎陽城的方向進發。
山形如堂者稱為“密”。
密縣,以密山為名,在西周滅商之後是密國和鄶國所在地,後鄭國滅掉了鄶國,並將原來的密國故城更名為新密邑,時至本朝為司州滎陽郡的屬縣。
桐林嶺,位於密縣東北,與滎陽郡治滎陽縣接壤,是一處稍顯平坦的丘陵地貌,由此向東南則會抵達滎陽城。
原本,桐林嶺處就少有人居住,如今滎陽已空,讓這座山嶺在黑夜中顯得尤為荒寂,唯有風過之時,才會有枯枝敗葉被掀動的沙沙聲響起。
侯泗騎在戰馬上,向四周環顧了一番,心中莫名地升起一絲不詳的感覺,不由地將手中長矛握緊了幾分。
“命前軍暫緩前行,讓後軍迅速跟上,分兩隊集中行軍。”侯泗口中大聲地命令著,想要將如同長蛇的隊伍集中在一起,以防有敵來襲。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道路一側有火光亮起,隨之便有密集的箭矢激射而出,直撲向山路上的亂軍。
當兩輪箭矢射罷,一陣沉悶的馬蹄聲響起,數千匹戰馬隨著箭矢的落盡也從山路上衝出,瞬間將侯泗的隊伍切割成了數段,更有大批的步卒揮舞著兵刃殺進了亂軍中。
侯泗的兵力接近五千餘人,若算起來也是不少,但這其中多是聚攏起來的潰軍,還有一些是無處求生的流民。
這些人若是遇到尋常的兵馬還算是有些戰力,可在商望所領的滎陽輕騎軍的麵前,他們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很快就被衝殺得四零八落。
趙固的步騎軍雖與滎陽軍有些差距,卻也都是從戰陣中拚殺出來的,再加上他們的有備而來,使得拚殺的信心遠勝於眼前的這群亂軍。
故此,不到半個時辰的廝殺,侯泗的兵馬就潰不成軍,紛紛地四散奔逃。
直到此時,侯泗才真正明白了滎陽城還在晉軍手中的原因,也為自己愚蠢的判斷而懊惱不已。然而,這份懊惱並未持續太久,郭誦與趙固便領兵擋住了他的去路。
對於一個吃人的畜生,郭誦不願意與他多說一句話,哪怕隻是說出一個字,都是對“人”這個稱謂的一種侮辱。
如今,李峻少有上陣拚殺的機會,是因為李峻的身份與職責已經不允許他那樣做。
但郭誦與李峻不同,他雖是滎陽軍的主帥,但在守護滎陽期間,就已經多次領兵迎敵,與敵將拚殺的事情也常有發生。
眼見著逃來的亂軍,趙固剛把手中的長槍抬起,郭誦搖頭阻止道:“趙大哥,有我在,還用煩勞您出手嗎?看我去砍了那人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