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說得很直白,他對於成都王談不上尊敬,也沒有與長沙王司馬乂那樣的情義,所謂的支持應算是一種利用。
司馬穎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我明白,這也就足夠了。”
人貴有自知自明,如果當下的司馬穎再辨不清形勢的話,且不說他能不能掌轄荊豫二州,就連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李峻笑了笑,繼續道:“我的人找到了裴王妃,王妃不是尋常的女子,成都王可以與她聯手,整合兩家的勢力。否則,琅琊王那邊不會放過你的。”
司馬穎一怔,繼而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再過幾日,我這邊會有大批的軍械拉過來,全部交給你。”李峻想了想,繼續道:“另外,我聽說苟晞在豫州的譙郡一帶,大王也可以聯合裴王妃招納他。”
眼下,司馬穎與裴王妃都需要人手,而二人也都有召集舊部的威望,李峻希望他們能盡快地聚起兵馬。否則,不僅是漢國的劉聰會派兵來攻,就是在豫章郡的王敦,也不會讓司馬穎的勢力做大。
至於司馬穎的勢力會做到多大,其後會不會威脅的梁州乃至西境,李峻暫時不想去考慮。
因為,漢國軍已經有進犯長安的企圖,逼近梁州也將會是遲早的事情,李峻需要有人能扯住漢國軍,至少在短期內能將他們牽製在中原一帶。
利益的交換,對於增進友情來說是最好的催化劑。
李峻與成都王司馬穎達成了利益的共識,二者間也便建立了似有似無的情義,這種情義雖不牢固,但總比成為對手要好的多。
隨後,在李峻的幫助下,司馬穎率領自己所聚集的七千兵馬整合了豫州軍,並與裴王妃達成了同盟,而且還將據守在譙郡一帶的苟晞收為了屬將。由此,司馬穎基本上算是占據了豫州。
另外,經過李峻的勸說,自立為荊州刺史的劉璠在多番考量後,也領兵投靠了成都王司馬穎,想要以此來對抗琅琊王司馬睿的擠壓。
當下,十幾萬的遷徙百姓在武威軍的護送下,早已順利地抵達梁州,李峻隻是讓隨後到來的郭誦與趙固留在身邊,用以幫助司馬穎來穩固軍力。
待做完了這些事後,已經耽擱數月的李峻決定啟程返回梁州。
臨行之時,司馬穎解下隨身的配劍遞給李峻,故作隨意道:“李世回,本王念你有功,這柄太阿劍就賞賜與你吧!”
說到太阿劍,其中倒是有些傳聞。
當年,在東吳未滅之前,牛鬥之間常有紫氣縈繞,滅吳之後,紫氣愈明。晉武帝近臣張華曾因此而請教雷煥,雷煥說這是寶劍之精,上徹於天,並說劍在豫章豐城。
故此,張華約定與雷煥共同尋劍,並任命雷煥為豐城令。
雷煥到任後,果然尋得雙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隨後,雷煥派人送一劍與張華,留一劍自佩。張華得劍後,非常喜愛,常置坐側。
然而,張華被害後,太阿劍也隨之下落不明。
李峻略感驚奇地望著司馬穎遞來的太阿劍,繼而又笑著看了看司馬穎,無奈地退後了一步,長躬施禮道:“下官李峻,謝大王恩賞。”
李峻辭別,自然有眾人相送,司馬穎是要感謝李峻這段時間所做的一切,也想要李峻在眾人的麵前表現出臣服的姿態,由此來增強自己這個成都王的威信。
司馬穎的年紀與李峻仿佛,他的這點心思,李峻也能猜出幾分,故此也便隨了他的心願,將這份臉麵給了司馬穎。
“哈哈...”
果然,司馬穎大笑地將太阿劍遞到李峻的手中,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他在李峻的肩頭重重地拍了一下,似乎是想要說什麼,卻還是笑著搖了搖頭,轉身朝襄城的城門走去。
★★★
南陽國,宛城。
荀府內,平南將軍荀菘麵露難色地望著李峻,歎息道:“世回,你這一番操作,可真是為難了哥哥呀!”
當下,荀菘所鎮守的南陽國獨立於荊州,隸屬於琅琊王司馬睿的統轄,如今荊州歸屬了成都王司馬穎,相鄰的豫州也處於司馬穎的掌控之中,這讓小小的南陽國完全陷入了尷尬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