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徐溫走後,宋齊丘對徐知誥說道:“齊國公看樣子很是滿意,恭喜大人,大功一件啊!”
“不知該不該高興?”徐知誥悶悶地說。
“大人何出此言?”
“養父遷來升州,這裏會成為都城,那我該去哪呢?”
“大人,依我之見,如果齊國公遷來升州,那麼他可能有後續的謀劃。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齊國公很認可大人,對大人在升州的為政很滿意,所以一定會給大人找一個好的去處。”
“哎,但願如你所言。”
“不過,如果齊國公允許大人自己選擇的話,大人可以優先選擇宣州。”
“為何選擇宣州?”
“大人,原因有三,其一,宣州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位置及其重要,而且城池堅固,易守難攻,這一點大人伐李遇時應該很清楚。其二,宣州先後被朱延壽,李遇等大將鎮守過,那裏民風強悍,軍人戰鬥力強,根基穩固。其三,宣州離升州較遠,可以有效避開齊國公的耳目。”聽完宋齊丘的分析,徐知誥默默讚許,心想宋齊丘果然有眼界啊!
“先生言之有理,到時我就依先生的意見。”徐知誥說道。
不久,徐溫向楊隆演上奏遷治升州,在升州建大都督府,其實上奏就是個形式,一切都是他自己說了算。徐溫也考慮到了徐知誥,準備派他到潤州,徐知誥知道後依照宋齊丘的建議上奏請求去宣州。徐溫接到奏書後問嚴可求有何看法,嚴可求對宣州的分析與宋齊丘說的基本一樣,徐溫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因此不同意徐知誥去宣州,堅持讓他去潤州。
得知非要讓自己去潤州,徐知誥心裏不高興,他不想去潤州,一來徐溫在潤州幾年培養了不少親信,自己再去潤州並不好管理;二來徐知誥覺得潤州離升州太近,自己一舉一動都在徐溫眼底下。但不同意也沒辦法,現在整個淮南還有誰不敢聽他的,最後在周宗和宋齊丘的勸說下,徐知誥很不情願地去潤州赴任了。徐溫任命徐知誥為潤州團練使,同時加封他為檢校太保。安史之亂後,唐朝為了限製節度使權力,在有些州取消節度使而陸續設置團練使,所以徐知誥應該算是平級調動。至於加封太保,那是個虛職,隻是代表一個榮譽而已並無實權。就這樣,徐溫和徐知誥兩個人互換地方,各自走馬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