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李璟也是喜歡詩詞之人,因此常常讓馮延巳進宮互相切磋,這一來二去馮延巳與李璟就熟了,有了這層關係,加上宋齊丘的權勢,馮延巳等人就越來越高調了。尤其是李璟當了太子後,仗著李璟的喜歡,他們已經不滿足隻是陪太子寫詩作畫了,慢慢地開始涉足朝政。尤其是魏岑和陳覺,經常勾結在一起編造謠言,攻擊反對他們的朝中大臣。大臣們礙於宋齊丘和太子的權勢大多刻意回避,但恰恰是這樣更助長了他們的氣焰,有大臣告訴李昪讓太子遠離馮延巳等人,但李昪認為太子喜歡寫詩作畫不是壞事,頂多也就是年輕人貪玩而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一日,李璟與馮延巳等人正在吟詩頌詞,李璟道“棲鳳枝梢猶軟弱,化龍形狀已依稀。”正好周宗碰見了,周宗覺得馮延巳等人整天陪太子寫詩畫畫,長此以往恐將耽誤太子,於是上前說道:
“太子,吟詩固然好,但隻是消遣而已,如果整天沉迷於此,恐對太子不好,太子是儲君,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還是多讀聖賢書為好!”周宗剛說完,陳覺就搶先說道:
“周大人是說我等與太子寫詩是迷惑太子嗎?那如果寫詩算是罪的話,李白、杜甫恐怕早就被皇帝殺了,世上也就沒有詩仙詩聖了吧!”
“是啊,周大人是寫不出詩嫉妒了吧,你別忘了,皇上也寫過詩,難道皇上也有錯嗎?別以為自己是開國功臣就倚老賣老,丞相大人都沒這麼說過我們,周大人是不是管得有點多了。”周宗一聽火了,但他沒有與馮延巳爭辯,而是平靜地對李璟說道:
“老臣全是為太子好,為國家著想,太子應該多學為君之道,否則枉費了陛下的一番苦心。”說完就離開了。周宗直接去了李昪那,見到李昪就跪下說道:
“陛下,”周宗說,“丞相身邊那些人越來越膽大妄為了,隻要是與他們意見不同的,他們就編造謊言攻擊辱罵。
“到底怎麼回事?”李昪問。
周宗就把自己知道的關於宋齊丘及其門下的事都跟李昪說了說,“他們罵臣倚老賣老,威脅太子,臣可擔不起這個罪責啊!臣是跟太子說過,要多學為政之道,多看聖賢書,少寫些花間詞,可臣都是為了太子好,為朝廷想,絕對沒有威脅太子的意思啊!請陛下明察。”周宗的話李昪深信不疑,這是基於周宗的人品和多年的了解。李昪聯想到最近不停有人跟自己提起宋齊丘身邊的那幾個人,他突然覺得事情可能比自己想的要嚴重,李昪最信任的還是周宗,如果說其他人的話李昪半信半疑,那麼周宗的話李昪絕對是相信的。李昪聽後大怒,他沒想到宋齊丘變了,而且變化很快很大。以前的宋齊丘雖然耍點性子,有點嫉賢妒能,但畢竟是有才之人,有功之人,但如今當上丞相了,卻沒了以前的幹勁了,專謀私利,攻擊大臣,而且結黨營私,隨意幹預朝政,這是李昪所不能容忍的。
第二天李昪特意去了李璟那,正好碰見李璟與馮延巳等在飲酒寫詞,一群人還邊喝邊嬉鬧,李璟嘴裏正吟著“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馮延巳恭維道:
“太子這句‘小樓吹徹玉笙寒’可真是詞中金句啊!必將流傳後世,真讓我等汗顏。”李昪一看這場景立馬火冒三丈,狠狠地把李璟痛斥了一頓。
“身為太子,不學為君之道,不讀聖賢書,不去體察民情,卻整天飲酒作詞,吹簫弄玉,成何體統,哪有你這樣的太子。”皇帝的突然出現把幾個人嚇蒙了,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起來。李昪臉色鐵青繼續指著馮延巳等人怒斥道:
“你們成天圍在太子身邊教他寫這些花啊雪的,情啊愛的,你們想幹什麼?想害太子不成?太子乃國之儲君,你們再這麼迷惑太子,小心朕砍了你們腦袋。”李璟及馮延巳等人此時嚇得喘氣的聲音都不敢出。
大臣們對於皇帝的舉動都是非常關注的,善於跟著皇帝的風向走,李昪剛訓斥完李璟和馮延巳等人,第二天就收到幾個大臣彈劾宋齊丘的奏折,內容大體一樣,都是彈劾他結黨營私,以權謀私,蠱惑太子,縱容屬下攻擊朝中大臣等。李昪看到奏折後氣得手哆嗦,因為宋齊丘的行為超出了自己的預料。但是李昪對於宋齊丘的感情很複雜,宋齊丘是名士,現在是丞相,自己能當上皇帝他的功勞很大,他如同劉穆之輔佐劉裕一般輔佐自己,因此李昪是很尊重宋齊丘的。但對於當前宋齊丘的行為,李昪又是不能容忍的,李昪從一個孤兒當上的皇帝,他深知打江山難坐江上更難,如果朝中出現了結黨營私或黨派之爭,那麼朝綱必亂,對朝廷的禍害將是巨大的。想到這裏,李昪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決定敲打一下宋齊丘,順便給其他人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