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這日,李昪設宴請宋齊丘,喝得正歡時李昪突然對宋齊丘說:
“丞相對於門下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了解?”宋齊丘知道李昪的意思,但他喝得正酣,於是借著酒勁說道:
“陛下中興,臣也算是有功之人,陛下何故因為這點事就懷疑老臣呢,難道陛下這麼快就忘了老臣嗎?”李昪喝得也有點上頭了,於是語氣嚴厲地說道:
“丞相最初隻是個遊客,如今已位列三公,也應該知足了。”
宋齊丘生氣的說道:“我還是一個布衣散客的時候,陛下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副使而已,難道今天陛下還想殺了老臣嗎?”還沒等李昪說話,宋齊丘居然拂袖而去了。
李昪沒想到宋齊丘不但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不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裏。第二天一道聖旨降臨,李昪任命宋齊丘為鎮南節度使,宋齊丘憤憤不平,說身體不適幾天不上朝,而且臨行前也沒有來與李昪告別。李昪心情平靜後覺得對老臣做的有點過了,怕朝中其他老臣認為自己過河拆橋,於是贈送了宋齊丘許多錦袍、珍藏的書籍以及大量錢財,並且下了一道詔書,寫著“錦衣書行,古人所貴,賜以錦袍,親為著之”,還允許宋齊丘建造府邸,宋齊丘接到詔書後激動不已,老淚縱橫,因為他最在乎的其實就是一個字——“名”。
因為有了皇帝的恩賜和允許,做了鎮南節度使的宋齊丘排場絲毫不比在朝中當宰相時差,府邸宏大華麗,富麗堂皇。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把李昪賜予他的錦袍穿在身上,並且對人炫耀說這是皇帝所賜,因為他需要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他還是朝中重臣,還是皇帝的寵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自李昪當上皇帝以來,宋齊丘身居高位久矣,已經習慣了前擁後簇,眾人恭維的日子。雖然現在是鎮南節度使,但不久宋齊丘身邊又聚聚了一批門客,大多是阿諛奉承之輩,無非就是想撈點好處,而宋齊丘也樂得其所。
宋齊丘的長處是作為李昪的幕僚分析與把控大局,出謀劃策,而主政地方需要做具體的細節事務,很多事需要落實到基層,這個並不是他擅長的,因此作為節度使的宋齊丘政績很一般。由於他愛講排場,要麵子,門客又多,因此生活很奢華,造成百姓負擔很重,民間常有怨言,甚至有的百姓不堪重負舉家逃走,李昪得知後對他很失望。
宋齊丘身邊的人很多都是平庸之輩,靠巴結混飯吃而已,但由於有宋齊丘這顆大樹的庇護,他們行事很高調,很不守規矩,甚至發生了偷盜的行為。宋齊丘有一個叫夏昌圖的心腹,仗著宋齊丘對自己的喜歡,公然偷竊官府庫銀,而且數額巨大,當地府衙在宋齊丘的幹涉下輕判了,但地方官員很不服氣,就聯名給李昪上書控訴宋齊丘的所作所為,李昪知道後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他沒想到宋齊丘公然以權謀私,以權欺人,這哪像一個開國功臣該做的事,天下人都會笑皇帝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於是李昪下旨力斬夏昌圖以正王法,當地官員和百姓知道後拍手稱快,有力的打擊了宋齊丘及其黨羽。
宋齊丘是個要麵子的人,把名聲看的比命還重要,被李昪敲打一下後覺得顏麵盡失,也無臉再繼續做節度使了,於是他向李昪上書說自己身體不適,準備歸隱九華山。李昪正在氣頭上就準奏了,但考慮到畢竟是開國功臣,李昪就賜了他一個“九華先生”的封號,並授予他青陽公的爵位,享受青陽縣的稅收俸祿,從此,宋齊丘徹底淡出了李昪的視線,一直到李璟繼位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