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水小品 4.淋泗爺,一尊受拜千年的神(1 / 1)

第一章 山水小品 4.淋泗爺,一尊受拜千年的神

假如來水頭,你不到淋泗殿,可以說你還算不上真正到過水頭;一個水頭人,假如你還不了解淋泗爺,可以說你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水頭人。淋泗殿,涇川古鎮的人文聖地。淋泗爺,水頭人心靈廣場上的一尊神。

在中街的東頭,隔岸溪的埠頭北首,臨街坐落著一座古樸典雅的淋泗殿。殿高三層,飛簷翹角,雕梁畫棟,在四周樸實的民房襯托下,淋泗殿顯得格外雄偉宏麗。大殿正中供奉著一尊白麵長髯的神,水頭人敬稱淋泗侯爺。

老街上的人,每逢農曆六月初八,大夥都自發聚集在淋泗殿對麵的樂餘亭,舉辦隆重的祈福酒會,以慶祝淋泗爺誕辰。每年十一月初六,人們在淋泗殿舉行莊嚴的做福法事,同時整個古鎮還舉行一年一度的廟會,以祭祀淋泗爺仙逝。每逢初一十五,老街上的人還會自覺地到殿上燒香膜拜,大人們那一臉虔誠的表情,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裏描下了濃墨重彩,讓人對於淋泗殿心生敬意。記得孩提時代,我天天在中街穿梭行走,街上的小巷大院到處都留下我們小夥伴嬉戲奔跑的足跡,唯獨每回經過淋泗殿門口,大夥都逡巡畏縮,不敢造次。長大後,在街談巷議中,口碑載道裏,我依稀覺悟了人們頂禮膜拜淋泗爺的緣由。因為這裏有我們土生土長的水頭人祖祖輩輩承傳下來的故事:

南宋高宗,偏安杭城,皇後染疾,久治未癒,病入膏肓,天子惶恐,張榜尋醫,病除有賞,封爵賜金,江南嘩然。

涇川林氏,在家行四,家貧如洗,埠頭亭下,賣鹽為業,兼營草藥,幸有一帖,祖傳秘方,專治痧症,布告症述,適染此疾,林四得訊,勇揭皇榜,旋赴帝都。蓬首跣足,官家恥之,林置度外,冒死治病,藥到病除,龍心大悅,問欲何賜,官乎財乎,林皆婉拒。

是年橫陽,洪澇甚嚴,餓殍遍野,舉郡哀嚎。林唯祈君,放糧濟民,大免賦稅,君欣允之,鄉人聞訊,額手相慶。皇家優待,山珍海味,思親情切,告歸故裏,不日返程,水路漂泊,突遭風浪,永歿大海。

皇獲噩耗,扼腕歎息,下旨敕封,淋泗侯王,唯因親水。鄉人係之,因其祭日,十一有六,廟會悼之,以表哀思。建廟塑像,以供崇拜,埠頭有殿,淋泗赫目,平蒼鄉人,尊淋泗爺,歲月千載,流芳百代。

盡管這隻是一個久遠的故事輪廓,盡管這隻是一個口頭流傳的隻言片語,盡管這隻是一個淒美的旋律和壯闊的情懷,但它是鮮活在水頭人情感深處的一抹綠蔭,是烙印在千年老街上的一部荷馬史詩啊!今天,站在淋泗殿前,埠頭橋上,獵獵的朔風撲麵來,卻風不幹我對淋泗爺的懷想。拂去歲月的煙塵,我仿佛想見在那太陽升起的地方,淋泗爺正微笑著踏浪而來,那通體透亮的靈魂,飄蕩在涇川古邑的雲端,庇佑著這一方水土一方人。

秦時明月漢時關,今月曾經照泗爺。但願隔岸溪上的那一縷月光,能捎去我對淋泗爺的綿綿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