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每天都告訴孩子“我愛你”》
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孩子最喜歡愛他的人,當孩子看到並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愛的時候,他也會成長為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中國首富 李嘉誠
“寶貝,晚安,媽媽愛你!”一個母親溫柔慈祥地吻別自己的孩子,和孩子道“晚安”,而孩子也回贈母親一個吻……這樣的鏡頭似乎隻能在歐美的影片裏看到,中國家庭的親子之間少有這樣的表達方式。
其實,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媽媽含蓄的愛。隻有最直白的,甚至是誇張的情感表達,才能讓他們“看得見、撐得著”。否則,孩子會對媽媽的愛無動於衷;稍大一點的孩子或許幹脆認為媽媽根本就不愛自己。
記得兒子曾經在兩歲大的時候,每當他係好後上衣的扣子,總是驕傲地揮起小胳膊,將係好扣子的小胸膛展現給我,“媽媽,看!”
正在讀這本書的媽媽們會怎麼回應呢,你是因為他早已熟練掌握了這一技能而機械地、慣性地說聲:“不錯”;還是放下手裏的事情、走過來仔細看看他的“成績”,溫柔地說:“這件新衣服的扣子比昨天那件衣服的扣子難扣,沒想到你竟自己穿好了!”然後微笑著輕輕刮一下他的鼻子,深情地說聲:“兒子,你真棒! 媽媽我愛你!”
媽媽們可別小瞧這些小動作,它能讓孩子確認:“媽媽很愛我”。其實,愛孩子,不需要羞羞答答。
愛孩子就要大聲告訴孩子“我愛你”。
我的表妹小惠有一個女兒,今年4歲多了。小惠和她的老公都就職於外企,收入豐厚,但是每月工作繁忙,幾乎沒有時間陪孩子。之前孩子還小,所以孩子的爺爺奶奶專程從天津過來,兩位老人就在家裏幫忙帶帶孩子,做做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4歲多也該考慮上幼兒園的事情了。
上幼兒園需要每日接送,小惠夫妻倆都沒時間,於是小倆口想到把孩子給姥爺姥姥帶,想著反正在一個城市,隻要想孩子了,隨時都可以過去看看。
送走彤彤之前小惠告訴女兒,準備讓她去姥姥姥爺那邊住一段時間。孩子還小,不明白住一段時間的含義,以為就是去姥姥姥爺那邊玩,於是爽快的答應了。結果到了姥姥姥爺家,彤彤得知爸爸媽媽要走,而且不會帶上自己,大哭了一場,最後小惠還是鼻子酸酸的離開了。
之後一段時間,小惠一有時間就會去媽媽那邊陪著彤彤,帶她出去玩,給她買最新的玩具,漂亮的衣服。一開始,彤彤見到爸爸媽媽的突然出現都非常高興,以為爸媽是來接她回家的,結果每次小姑娘都是淚眼汪汪地目送爸爸媽媽離開。
在姥姥家呆的時間久了,彤彤慢慢地有了怨言。她抱怨媽媽來看她的次數太少,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彤彤的抱怨倒也也少了,但她對於爸爸媽媽的出現,也不再興奮,小惠明顯感覺到彤彤跟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些疏遠。對於這一切小惠感到很無奈,此後她常常找時間去陪著彤彤,可是彤彤卻依然不喜歡跟她親近,本來應該很親近的母女倆變得很是陌生……
最近,我帶孩子去小惠家,發現小惠把彤彤從她姥爺姥姥那裏接了回來,最讓我驚訝的還是彤彤,我一進門她就甜甜的叫了我一聲“阿姨”,主動跑過來讓跟我家的孩子一起玩遊戲。看著彤彤變活潑起來了,我很是驚訝,小惠告訴了我原委。原來之前小惠跟她老公都很擔心彤彤,最後他們決定把彤彤從姥爺姥姥那裏接回來自己帶,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帶好孩子。
剛開始把彤彤接回來的時候,彤彤跟小惠很陌生,當小惠要抱彤彤時,她總是掙紮著要躲開,小惠跟她講什麼她都是默不作聲的,但依然小惠每天都要抽時間跟彤彤一起玩,陪彤彤寫作業,接送彤彤去幼兒園,每天睡覺前小惠都會擁抱彤彤,親她的小臉,跟她說“媽媽愛你”,然後引導彤彤跟她說她這一天在學校裏發生的事情。
小惠為了加強與彤彤的感情,每天早上小惠早起之後,都會來到彤彤的房間,輕輕叫彤彤起床,然後幫穿好衣服出來,等吃早飯的時候,小惠就會誇獎彤彤,“彤彤,你最近起床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也不要姥姥幫你穿衣服了,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彤彤,老師跟媽媽表揚你了,說的你作業做得是班上最好,彤彤要加油啊!”“彤彤,昨天媽媽去接你,看到你帶領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彤彤現在真是越來越棒了!”“彤彤……”小惠就這樣每天都對彤彤表達她的愛,每天都要讓彤彤感受她對她的愛。
現在,彤彤開始慢慢變得開朗起來了,也不在回避小惠了,跟小惠也是越來越親了,家裏來人也不再躲在一旁一言不發了,在幼兒園裏麵也會主動地跟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