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6.《培養孩子的愛心,給孩子一個博愛的胸懷》(2 / 2)

家裏有客人吃飯時,不管人多少,他們都給老人安排座位,跟客人一塊吃喝。老人特別愛清潔,衣物洗得很勤,隻要有時間,她便幫他洗,老人每天早上都吃三個雞蛋,她我在家時就早起給老人打好端到床前。

在家裏,他們引領孩子要尊重老人,在其它地方我們也時刻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在公交車上,他們會主動給老人孩子讓座;在超市乘電梯時他們會讓別人先上。他們經常告訴孩子:你敬人一尺,人家會敬你一仗,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選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了別人也就是尊重了你自己。

春雨潤物細無聲。在朝朝暮暮的耳濡目染中,孩子變化很大,例如:她會給老人捶背梳頭,幫老人收拾床鋪,給老人講學校裏的事,回到家先喊爺爺奶奶。

孩子心理分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主的傳統美德,有的媽媽隻會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尊老愛幼,而沒有從自身去找原因。隻要媽媽細心引導,孩子會懂得尊老愛幼的,如果孩子在這方麵做的不好,那就是媽媽的引導不到位。

正如榮榮的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樣,說教不如身教,媽媽對榮榮要求這個,要求那個,如果自己本身都沒有做到的話,孩子是很難做到的。要想讓孩子變得有愛心,比如尊老愛幼、禮讓他人,作為媽媽首先要做到這些,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慢慢熏陶,逐漸做到這些。

孩子是一棵幼苗,怎樣扶植怎樣生長。如果不及時地修枝整杈,那些枝杈就會瘋長瘋躥,難以成為棟梁之材。因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細枝末節是不能疏忽的,否則,小毛病不改可能會鑄成大錯,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孩子來說任何空洞乏味的說教幾乎就是掠過水麵的一陣風,不留痕跡。而孩子是善於模仿的,與媽媽朝夕相處,媽媽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媽媽必須對孩子的成長負責,率先垂範,當好孩子的老師。

【給媽媽的小建議】

巧設意境,不失時機地進行情感教育。媽媽要做愛的發現者和講解員,及時進行愛的傳遞,讓愛從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長。如看到母雞保護小雞時,可介紹母愛的偉大、無私和奮不顧身;雪後的草地上,我似乎聽到小草在呼喊:“哎喲,雪壓的我喘不過氣,誰來幫幫我?”孩子會主動開始鏟雪;講故事、閱讀書籍也是培養愛心的方式之一。

兒子小的時候,我就下意識的培養他的愛心。當看到小朋友摔倒時,我就啟發兒子:“你看那個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時候是不是很痛啊?小朋友一定也很痛,我們快去把他扶起來吧。”“看,小朋友哭得好傷心啊,兒子快拿出你的小手絹幫小朋友擦幹眼淚吧。”就這樣,兒子的愛心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