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 《和孩子談談“錢”是什麼吧,“理財盲”比“電腦盲”可怕的多》
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製在那裏,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們踢回去。
——英國著名史學家 卡萊爾
“恭喜發財!”這樣的吉祥話隨處可以聽到,然而中國的媽媽們卻認為與和孩子談論金錢,是件令人尷尬和不恰當的事。晚飯時,媽媽會仔細地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很多事情,但是很少有媽媽會和孩子談起金錢這個話題。如果孩子在媽媽麵前提起關於錢的問題,媽媽往往會斥責:“問錢的事情幹什麼?”甚至有的媽媽向別人炫耀:“我的孩子從不過問錢。”以此自豪。
看完了中國媽媽的表現,我們一起來看看發達國家的媽媽們是怎麼做的。在美國,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三歲時能辨認硬幣和紙幣,六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十三歲開始打工賺錢,學習如何運用基金與股票等投資工具理財。在法國,早在兒童三至四歲時,媽媽們便展開家庭理財課程,教育基本的貨幣觀念。約莫十歲左右,法國媽媽就開始為小孩設立獨立的銀行賬戶,積極培養孩子理財觀。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不希望以後孩子們成為一個唯利是圖的人,不希望他們成為金錢的奴隸。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錢能帶給我們非常多的好處,我們自然也希望孩子們能夠明白金錢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讓孩子去懂得“錢”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程。
我的一個學生家裏特別有錢,他有一個小弟弟叫帥帥,我見過幾次。帥帥是家裏的老幺,自然更得他媽媽的心疼,因在還在上小學的帥帥零花錢就特別多,他媽媽也對帥帥用錢毫無顧忌,給多少用多少,有多少給多少。
我兒子和帥帥在同一個學校,帥帥比我兒子低一年級。在學校裏,帥帥算是個有名的“冤大頭”了。有幾次聽兒子說起帥帥,說他零用錢很多,經常請朋友吃小零食,還經常借錢給同學,但是有些同學常用“不借錢就不和他玩“威脅他。當然,大部分的時候借出的錢是有去無還的,背地裏幾乎都把他當銀行了。說起來帥帥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在他”“慷慨”的份兒上和他一起玩而已。
我一直都教育兒子不要隨便向別人借錢,也不要隨便借人錢。那天兒子回來突然跟我說:“媽媽,今天上課看到一句話,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是錢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怎麼會是萬惡之源呢?”我突然覺得,也是時候該讓兒子懂得金錢對於我們生活的意義了。
“孩子,那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關於‘錢’這種東西吧。錢可以買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錢還可以幫助到別人,所以錢並不是一個壞的東西。
“首先,你要明白,金錢不能買到好朋友,金錢不能買到別人對你的尊敬。金錢隻是一種工具,通過這種工具,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物質。但我們不能為了這種工具而放棄生活中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比如友誼,比如理想。
“其次,你也要知道,我們不能沒有這種工具,更不能肆意揮霍。你看,像你跟媽媽說的帥帥,他們家特別有錢,這讓他可以擁有很多很多的玩具還有漂亮的衣服,這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卻揮霍了金錢,不把錢當回事兒,他浪費了他爸爸媽媽掙的辛苦錢。他的零花錢這麼多,結果他‘買’到朋友,買到尊敬了嗎?大家都當他是自己的提款機。現在他揮霍的是家長的錢,要是家長沒有錢了,他又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