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4 政治金錢(1 / 3)

第六章 4 政治金錢

李某是全省著名的農民企業家。他自稱:給個縣長都不換。

他的名是怎麼著起來的呢?

他首先是得益於有政治頭腦。當許多人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之後對政治厭煩了,懼怕了,想遠離政治。憑著農民的聰明,他卻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想要幹成點事必須借助於政治。七拐八繞認識了省委主要負責人,這位負責人為他批條子,下指示,先後讓銀行給了他近兩億元的貸款。這種貸款有大人物做保證,銀行不敢不貸,而且知道這錢貸出去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李某也確實沒有想過還要歸還這筆錢。

他抖起來了,發起來了。有國家銀行和省委大頭頭做後盾,能發不起來嗎?

有人生氣,有人眼紅。生氣和眼紅都沒有用,不是所有人都有李某那樣的膽量和機遇,省委領導人也不可能給每個人都批條子。群眾隻好發牢騷:這年頭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每年春節,省委領導帶著孫子、孫女,坐車專程去給李某拜年,後麵還跟著一大群記者。

對李某來說這是何等威風,何等光耀,又上電視,又登報紙,不花錢的大廣告。更重要的是他能經常出出風頭,跟領導人握握手,照個相,在電視上露露麵,在報紙上成為新聞人物,就證明他正走紅,正跑風。借錢容易,買好東西容易,走後門容易,企業好辦,工作好幹,沒人敢惹。有些不大不小的官想要見省委領導,還得走他的門路。

他是農民,卻玩弄政治於股掌之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不僅財源茂盛,而且頭上還有不少的榮譽稱號。

四鄰八鄉議論紛紛,說頭頭把國家銀行的錢給了他,他要大頭,把小頭變成現金返回給頭頭,他是頭頭的私人銀行行長。三天兩頭往領導家裏跑,把他用得著的頭頭都喂胖了,一年四季,到什麼時候送什麼東西。

這都是心裏不平衡的人背後發議論,誰也沒有抓到什麼。即便抓到了李某送禮,又能證明什麼?又能怎祥?

省委領導深入基層,扶植鄉鎮企業家,和農民交朋友,不僅符合黨的政策,順應時代的大潮流,而且說明這個領導人作風深入,聯係實際緊密。一切都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政治就是這般陽剛氣十足。

據說資本主義製度有金錢政治一用金錢買政治或參政議政,給政治施加影響和壓力。有錢的人想清髙想遠離政治是不可能的。想操縱政治,想在政界尋找自己的代言人,倒是很正常的。這樣做的一個主要目的:如果不是自己想當政治首腦,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

中國眼下深感頭疼的是政治金錢一用政治兌換金錢。這種兌換不是等價的。因為政治權力對某些人來說是黨和國家給的,是無本的,甚至是不勞而獲,或小勞大獲的(如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官兒們),可以減價,可以賤賣,給錢就賣。

吃虧的總是國家,損害了國家的政治形象,損失了大量屬於國家的金錢。

上麵提到的那位所謂農民企業家李某,就是靠政治金錢發的家一也就是說借助政治勢力把國家的錢變為自己的錢。這樣的企業家有多少?

這樣發財的人有多少?

不會少,當今富翁階層的大多數。發政治財,即發國家財。國家窮了,某些政治上有神通的人富了。

一個政治人物的批條可以賣到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為什麼一張紙條可以這麼值錢?這張紙條就是一項特殊優惠政策,是一項大買賣獲得成功的保證,可獲利幾百萬元乃至數千萬元一這不是用政治賺錢嗎?

有了政治後台就可以開公司,炒房地產,搞進出口貿易,倒買倒賣緊缺物資。近水樓台先得月,先得消息,先走一步,先攜一把,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甚至可以走私,搞非法交易些有大政治背景的人先富了起來,在海夕卜有了大宗存款一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經濟所造成的破壞,有目共睹,且統計出了數字。這些年有多少人利用手中的政治權力,把大量國家的錢糟踏了或轉化為私有?該怎樣計算?

這就是政治金錢的破壞力。

報紙上披露了一個數字:中國每年公款吃喝花掉一千億元一一真是吃喝大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敢這樣吃法。這不是財務的問題,在財務上曾卡過許多次,整過許多次,都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因此應該說是政治問題,是政治體製問題。南方人管這個叫吃阿爺一一公款就等於沒有主的錢一一也就是政治金錢一本事大吃大頭,本事小吃小頭,沾點邊兒喝口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