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6 綠色缺乏症
一老先生帶著幾個孩子逛公園,發現這些孫夥計們對綠色植物,諸如:樹呀、花呀、草呀,全無興趣,目標隻盯在遊樂場和電動玩具上。他們是在沒有綠色的環境裏長大,對綠色沒有感情。從小玩機器玩具,自己也類似機器人:自私,冷漠,缺乏情感,缺少情趣。沒有綠色人就不可能活得水靈,不可能有色彩斑斕的童年。
又豈止是孩子!中國的成年人現在有了許多現代意識,比如:市場意識、投資意識、開放意識、公關意識、健康意識等等,惟獨缺少非常重要的綠色意識和環境意隻。植樹節從來沒有成為全民真正的節日,每年4月的植樹造林活動基本上還停留在由少數人參加的表演的宣傳的水平上。有人稱這種活動是植數造零。要知道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是百分之三十,而我們隻有百分之十三,不及平均數的一半。這才是最大的落後,不僅危及我們的生存,而且還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情感、性格和相貌……
越是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國家,越重視綠化,森林覆蓋率越高。回歸自然成了當今發達世界的一種風尚,首先在西方而不是在落後地區興起了綠色消費熱:吃綠色食品,用綠色商品,靠田園綠色醫治現代醫學醫治不了的病症。大城市的人向往具有原始意趣的森林、荒野,在大自然中可無拘無束地恢複人的本性。因為人類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曾長期棲息在歐、亞、非大陸的森林裏,漸漸進化為現代類人猿。可見每個現代人身上都有綠色遺傳,拋棄綠色無疑會違背人的天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自稱變成了一片廢墟,便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綠化運動。政府不斷地撥出巨款,通過了舉國造林決議,成立了森林愛護聯盟、國土綠化推進委員會、綠色少年團。設立了綠化日、全國育樹節、綠色感恩節、綠化文化獎、綠化和森林基金。自己的森林一根不砍,從中國、菲律賓等國家大量進口木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森林麵積占到了國土的百分之六十七一這是日本人的驕傲,也是日本文明和發達的標誌。
美國更奇怪,早在1872年,經林肯簽署法令,圈地加以保護,後任總統勃蘭特正式批準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天然公園―黃石國家天然公園。標誌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利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後來的老羅斯福又重申:不要去破壞它的壯觀,留下來給你們的兒子,給你們的孫子,給所有的後人。每一個美國人都應該看到這雄偉的奇景!
正是這一脈相承的保護環境的意識,使美國並未因現代科學技木的高度發展而慘重地毀壞自己的生存環境。航天飛機誕生在美國,地球上也許是僅存的一片完整的大自然景觀也在美國,莽莽蒼蒼的原始大森林、險惡的大峽穀、恐怖的沙漠和沼澤、荒涼的河灘、或急或緩的水流和瀑布、遺留的土著村落、無奇不有的野生動物……其大自然的原始性讓文明人類感到了自己的異常渺小和人生的短促……
我不解,中國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工業強國,生態環境何以破
壞得如此慘重?正因為窮,才不得不賣資源。資源賣光會更窮。既沒有發達的經濟,又要承受工業汙染的後果——-這就是落後者的惡性循環。
199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