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6 把晚上交給好萊塢(1 / 1)

第八章 6 把晚上交給好萊塢

數年前我曾花一天的時間專門參觀過好萊塢,現在才知道當時並沒有真正認識好萊塢。深切地知道了這座世界獨一無二的夢幻工廠的厲害,是近半年的事情_

城市各區紛紛成立有線電視台,大有雨後春筍之勢。我所居住的街區終於也開始挨家挨戶地斂錢,然後引進一根線,加入了有線電視網。於是,電視不接天線也變得清楚了,內容也和國家辦的無線電視台有了很大區別,基本上以播放電影錄像為主,每天晚上兩部,有時白天還要播放一兩部,大部分是好萊塢電影,還有一部分港台片。我不能不想這樣一個問題:好萊塢到底生產了多少影片?難道他們早就想到了會有今天一中國人的精神要靠他們製造的夢幻來填充?

北方城鎮興起有線電視熱,其實是好萊塢熱。如果沒有好萊塢的影片真不知這些有線電視台靠什麼支撐?如果和無線電視台的節目一樣乏味,誰還會花錢看你的有線?南方人愛看香港電視台,一些香港電視台每天晚上也必有一部西方電影,同樣也是以美國電影為主。這就是好萊塢,成了為全世界提供夢幻的工廠。西方發達國家對此也許比較習慣了,而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市場,堅持著與美國不同的意識形態,竟然沒費多大勁就被好萊塢全麵占領了。不知該感謝好萊塢,還是不能不承認好萊瑪的強大?

在有線電視上基本看不到中國電影,其實有些中國影片還是很不錯的,不知什麼原因中國的電影和電視似乎是各幹各的,老死不相往來。就整體質量而言,中國的電視劇還不如電影,相當多的電視劇是粗製濫造的劣等品,無法吸引觀眾。在無線電視台沒有競爭的情況下,老百姓隻好一邊嘲罵一邊仍然當電視的忠實觀眾。現在有了有線電視台,便一窩蜂地選擇了好萊塢。

且不論讓好萊塢影片占領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有什麼得失,僅這一現象本身就足夠耐人尋味的了:看著美國電影,喝著可口可樂,還有遍地開花、生意興隆的麥當勞及其它各式各樣的美國產品,構成了美國的螯體形象,這就是美國文化的魅力。如果說日本中國市場的征服主要是電器產品和汽車,他們那種自以為是的文化精神卻讓人討厭,不得不懷有戒心。那麼美國人對中國市場的征服則是從文化上、精神上,首先征服了孩子,甚至讓被征服的人沒有覺察到自己輸了。這就是文化的作用,它讓你不知不覺地接受了美國味兒,連美國人操辦奧運會、足球賽都富於強烈的美式文化色彩。它的文化包容了一切。

對這樣的文化靠抵製是不行的,也是無益的,除非你再退回到閉關鎖國的年代。隻要你開放,對發達國家的物質產品也許還可以暫時地抵製一下,他們的文化則是無孔不入。惟一的辦法是強大自己的文化,強大自己的精神,未來的世界將以文化區分,沒有自己強大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其它民族所重視的。若要強大自己的文化先要正視現實,扶持自己的文化。在政策上不能對人寬對己嚴,卡不了別人專卡自己,不能對經濟寬對文化嚴,致使經濟和文化不同步,既影響文化的發展,也束縛經濟的發展。

倘若說春節晚會體現的就是目前中國文化的整體水平,那麼我們現在確實存在著無文化、無靈魂、無構想、無天才演員的尷尬境地。靠一些是聲音而不是音樂是俗不可耐而不是幽默的東西支撐一場又一場的電視節目,怎麼能留得住觀眾不去奮好萊塢的電影錄像呢?

199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