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大亂(1 / 3)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每一次亂世都會伴隨英雄豪傑的出現,唐朝的“安史之亂”同樣如此。而這次大亂出現最耀眼的明星正是郭子儀,他出身軍人世家,高中武舉,又從軍隊基層開始做起,在地方軍中摸爬滾打多年。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爆發,郭子儀可能還要含辛茹苦地熬年頭,即便最終能夠登上年中高位,恐怕也難以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千古的美名和絢麗的色彩。馬嵬驛兵變後,李唐政權隨即開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權力重組,郭子儀也由此作為新生將領登上曆史舞台。

英才亮相

武則天神功元年(697),郭子儀出生在華州(今陝西華縣)。當夜,其父郭敬之剛剛入睡,就夢到一條巨龍從天而降,被仆人叫醒後就聽到了兒子的啼哭聲。史料記載,郭子儀這一哭就持續了八十餘日,期間郭敬之遍請名醫,每個人都是束手無策。八十餘日上,一位雲遊老僧忽然登門化緣,等待施舍的時候聽到哭聲,進屋誦了一部經文,郭子儀才止住哭聲。郭敬之與老僧對坐閑談,聽他說到郭子儀有富貴相,將來必定能堪大用,成就一番豐功偉業。郭敬之不置可否,但還是心情大悅,重謝了老僧。

郭家世代為官,郭敬之也曾出任綏(今陝西綏德)、渭(今甘肅隴西)、桂(今廣西桂林)、壽(今山東東平縣)、泗(今江蘇宿遷)等州刺史。郭子儀從小受到家庭氛圍影響,很早就開始讀書,但是他對於經史子集卻全然不感興趣,唯獨喜歡讀兵書。八歲的時候,郭子儀曾隨父親進入軍營,無意間拿起一件兵器,更是愛不釋手,當下耍了起來。郭敬之和一眾武將見之,不禁大為驚奇,因為那件武器少說也有百斤,郭敬之由此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天生神力。接下來,郭敬之因材施教,幹脆讓郭子儀棄文習武,其軍事本領從此開始突飛猛進,尤其以槍法出眾而聞名鄉裏。這個時候,郭子儀的理想已經是成為國之良將,為國為民效力疆場。

憑借這樣的家庭出身和個人才華,十五歲的郭子儀受到了太原(今山西太原)旺族王氏的青睞,並因此迎娶了自己的妻子王氏。郭子儀和王氏的感情一生篤厚,不僅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還養育了一群兒女。應該說,郭子儀雖然在後來成就了一番大業,但是在當時最多隻能算是一隻潛力股,能夠得到王氏的青睞,他在內心當中還是非常感激的,因而一生忠於自己的妻子。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王氏在相夫教子方麵表現優異,以至於他們的兒女都是人中龍鳳,嫡長子郭曖更是成為升平公主的駙馬。

傳說郭子儀二十歲時曾經因罪判處極刑,受到大詩人李白的搭救,郭子儀也因此感懷於心,後來還曾搭救過李白。但是此說已經被證實屬後人杜撰,因為郭子儀的年紀實際上比李白還要大,李白一生所做官職也在郭子儀之下,且兩人完全未在一個行政係統內。具體來說,郭子儀二十歲的時候,已經進京參加武舉考試了,而這個時候的李白還在四川讀書,直到八年之後才出四川,並且首先遊曆的又是東南地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傳說,多半是後人寄托美好的希望於文才與武才之上,但之後畢竟不是真實發生的曆史事件。

開元年間,二十歲的郭子儀參加武舉考試,並且一舉高中,被授左衛長史,成了一名皇城禁軍考察員。由於表現優異,郭子儀被派往地方為官,先後在陝西、河南、廣西和新疆等地任職,並由此得到充分曆練,逐漸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唐開元中期(730)以後,郭子儀更是平步青雲,先後擔任朔方(今寧夏靈武)節度副使、定遠(今甘肅平羅)城使、東受降城(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使。唐天寶八年(749)以後,又出任橫塞軍(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使,唐天寶十三年(754)出任天德軍(今內蒙古自治區古烏拉特旗)使等職。

這個時候,唐王朝雖然表麵風平浪靜,實際上卻已經到了暴風驟雨的前夜。當時,宰相楊國忠和平盧(今遼寧朝陽)、範陽(今北京)、河東(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失和,此時正值唐朝內部空虛,地方藩鎮逐漸坐大。在這種情況下,野心昭然若揭的安祿山便以“奉密旨討伐楊國忠”為借口,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和突厥等少數民族,聚集十五萬大軍在範陽起兵。當時,安祿山所鎮守的三地胡化嚴重,漢文化影響微乎其微,因而兵驍將勇,唐朝的中央軍隊則因為長時間沒有戰事,早已刀劍入庫,馬放南山。所以戰端一開,安祿山叛軍如入無人之境,僅用月餘時間就攻占了河北大部,並且一舉拿下了唐朝的東都洛陽。

安祿山此人性情殘暴,他的父親原本是一個西域人,母親是一個巫師。其父死後,母親帶著他改嫁突厥人安延偃,因此將原名阿犖山改為安祿山,並且在營州(今遼寧朝陽)定居下來。最初,安祿山和自己的死黨史思明隻是負責管理邊關市場的小官,每日裏隻知道爭勇鬥狠。後來,安延偃投向唐朝,安祿山也隨之進入唐軍效力。由於他本身具有胡人血統,因而在騎射方麵天縱奇才,再加上他的膽子很大,經常深入契丹境內捕殺契丹的散兵遊勇,很快表現出在軍事方麵的才幹,由此被當地的唐軍守將張守皀收為義子。

事實上,唐朝雖然在邊境陳列重兵,並且據險設置諸多軍鎮,但是基本政策還是和邊疆的少數民族修好。按照慣例,軍鎮的節度使都要由漢族大臣出任,並且隻要能夠在節度使任上做出成績,都能夠回朝擔任宰相要職,比如著名的唐朝開國元勳李靖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一個軍鎮下轄數州之地,並且除了軍政還要兼管行政和財政,大臣們出任節度使的職務,也可以算作出任宰相前的預言。另一方麵,地方節度使軍政財三權獨攬,其權力甚重,任期滿後旋即調回朝廷,也可以有效防止他們在地方坐大。

玄宗皇帝登基之後,有開疆拓土的決心,因而對於各軍鎮節度使更為倚重,其任期也大為延長。有史料表明,玄宗時期的中央部隊不過十二萬,但邊防部隊卻將近五十萬。而且邊防部隊長年經受戰火洗禮,中央軍隊卻多半時間都在養尊處優。戰鬥力此消彼長之下,如果各鎮節度使生出異心,隻要兩三個人聯合起來,就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顛覆中央政權。因此,朝中的宰相們多有擔憂,對出任節度使的大臣屢次發起攻擊,將相之間的矛盾也由此愈演愈烈。到李林甫為相期間,不僅加緊打擊各鎮節度使,而且公開上書玄宗皇帝,請求提拔合格的地方蠻族擔任節度使,以避免各鎮節度使相互勾結,至少可以避免節度使和朝中大臣內外勾結,該建議很快被玄宗皇帝采納。

隨著這一邊防政策的大舉推行,安祿山登上順風車,迅速成為河東、平盧和範陽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此人體型臃腫,下墜的大肚子幾乎遮住膝蓋,再加上他肥頭大耳,又能說會道,看上去憨厚中帶著一絲傻氣。然而,安祿山不僅不傻,而且精明透頂,乃是一個典型的大偽似真之徒。玄宗皇帝曾經親自接見安祿山,由於他已經把氣氛搞得非常活躍,玄宗皇帝親切地指著他的大肚子說,“這裏麵都裝了些什麼東西?怎麼會這麼大?”安祿山想都沒想便回答說:“隻裝了一顆忠於陛下的心,因為太大才把肚皮撐成這樣。”玄宗皇帝聽後自然龍顏大悅,給了安祿山很多賞賜。

除此之外,安祿山還注意結交玄宗皇帝的寵妃楊玉環,並且恬不知恥地拜她為幹娘。楊玉環從未見過安祿山這樣有趣的大胖子,再加上他總是送來一些奇珍異寶,也就自然樂得在玄宗皇帝麵前為其大說好話了。唐天寶七年(748),安祿山再一次進京朝拜,玄宗皇帝和楊玉環被他搞得喜笑顏開後,居然賞賜給他一道免死鐵券。次年,又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這在唐朝各地蠻族節度使中是絕無僅有的。當然,安祿山的狼子野心可謂空前絕後,麵對玄宗皇帝的極度恩寵,他非但沒有感懷在心,反而在暗地裏準備謀反。

具體來講,安祿山一麵在朝廷安插大量耳目,注意大臣們的一舉一動;一麵在各處要塞修建城寨,同時大舉招兵買馬,對外卻宣稱自己這樣做是為了抵禦外敵。河西(今青海、甘肅黃河以西地區)、隴右(今甘肅、新疆大部分地區和青海湖以東地區)、河東(今山西)、朔方節度使王忠嗣深諳軍事,一看安祿山的排兵布陣就知道他想要對付的是中央政權,因而立即上書告發安祿山謀反。但此時的玄宗皇帝認為天下已定,正與楊玉環過著日醉夜醉的奢靡生活,連朝政都懶得搭理了。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先後把持朝政,把形勢一片美好的大唐王朝搞得滿目狼藉,社會矛盾由此日益尖銳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