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本義(2 / 3)

真人雕塑前些年在上海街頭也出現過,那是一些年輕人在做行為藝術的實驗,我的好些學生也參與了,可惜由於新奇而引來大量圍觀者,造成交通堵塞而被勸阻。這裏的真人雕塑不是實驗,而是賣藝。很多行人會與“雕塑”並肩拍張照,“雕塑”會與你拉手、摟肩,拍出來頗有趣味。拍完,你就往腳前的帽子裏扔點錢。

有的旅客小氣,心想我不與你並肩、握手,就站在邊上,讓你作為街景拍張照,總可以不付錢了吧?誰叫你站在我的背景裏邊?這種“偷拍客”在別處每每得逞,但在巴塞羅那的流浪者大街上卻有點麻煩。快門一響,“雕塑”警覺,一看有一個小姐快速離去的背影,就會從基座上跳下來去追趕。於是,一尊埃及法老金塑在邊追邊喊一名滿臉通紅的金發女郎,一座渾身潔白的希臘偉男石雕在阻攔一名黑發黑衫的亞洲女士,這情景實在好玩,往往引得周圍一片歡呼。

好在無論是金塑還是石雕都笑容可掬,語氣間毫無譴責,隻是玩樂:“小姐,我能不能再與你照一張?”小姐當然連忙給錢,“雕塑”收下後還滿口客氣:“其實這倒不必。”

隻有一宗表演我看不明白。一口華麗的棺材,蓋子打開了,裏麵躺著一位化了妝的男演員,作死亡狀,臉上畫著濃重的淚痕。棺材上掛著一張紙,用西班牙文寫著一排詩句,我懷疑是莎士比亞某劇中的一個片斷,但哪一個劇呢?想了半天無法對位。棺材旁坐著一位女性,顯然是演員的妻子,她腳下有一個皮袋,過往行人丟下的錢幣很多。

從演員的呼吸狀態看,他顯然是睡著了。睡著而能比那些活蹦亂跳的賣藝人賺更多的錢,顯然是由於他設計的情景。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景?須讀懂那篇西班牙文的詩句才能明白。

4

流浪者大街的東端直通地中海,逛街勞累後我想吹吹風,便向海邊走去。

海邊是一個廣場,中間有一柱高塔,直插雲端。高塔底部,有費迪南國王和伊莎貝爾女王的雕像,他們坐姿端莊,神態安詳,一副指揮若定地在做大事業的模樣。說是底部,人們還須仰視。仰視完他們再抬頭,分明看到在高塔的頂部,還有一尊立像。

這會是誰呢?連堂堂國王和女王都在那麼低下的部位守護著他,侍候著他,難道他是上帝嗎?

雲在他身邊飄蕩,他全然不理,隻抬頭放眼,注視遠方。遠方淨是地中海的浩蕩碧波,他的目光全然穿越地中海,銳利而又渺茫。

我立即猜出來了,隻能是他,哥倫布。

一問,果然。

知道是他我就興奮了,抬著頭圍著高塔走一圈。突然發現,塔的底層一側有門可進,進去才知,還有電梯,可達塔頂。

塔體不大,電梯應該很小,伸頭一看,可乘兩人,但兩人要站得很緊才行。這電梯看來已很老舊,不是目前流行的高速電梯,上去一次時間不短。在不短的時間裏與一個陌生人緊緊地站在一起上天入地,彼此無話,會非常尷尬,我於是忙顛顛出來找我們的夥伴。很快就見到溫迪雅,大喜,要她一起乘電梯上去,她的興致更高。說是抵達塔頂,其實終點離哥倫布的腳還有一點距離。那裏有一圈僅可容身的小窗台。此刻風大,塔身顫顫,四周無依,孤標獨杆,十分恐怖。溫迪雅平日並不懼高,今天卻不敢站立,不敢俯視,我們也就很快下來了。

在上麵我已經看到了整體形勢。這座哥倫布高塔,正與流浪者大街連成一直線,那麼,這位航海家也就成了大街上全體流浪者的領頭統帥。或者說,他是這裏的第一流浪者。

其實豈止在這裏。他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浪者。

為了爭取流浪他先流浪,在各國政府間尋找支持,支持他的就是現在蹲坐在他腳下的皇家夫妻,然後他真正出海遠航。

沒有人走過這條路,他也隻是從別人嘴裏聽說。但他隨身帶著《馬可·波羅遊記》,向往著中國。

他發現了一片大陸,於是走進了曆史。但他至死都不清楚,自己發現的究竟是什麼大陸。

想到這裏我豁然領悟,什麼是流浪的本性。哥倫布表明了:不在乎腳下,隻在乎前方。

這也是流浪者大街的宣言吧,有他在前方,我們集結了。整條大街成了他的追隨,於是大街也進了雕塑,成了主塑背後的行為藝術。

5

從哥倫布,我理解了巴塞羅那的另一位大師:高迪。

我以前對高迪知之甚少。讓我震動的,是他建造聖家族大教堂的業績。

他接受這項工程時才三十歲,造了四十四年,才造成一個外立麵。在外立麵完工慶典前的兩個星期,他因車禍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