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卷:梅園情仇 第八章:昆侖璧(1 / 3)

01

聞見錄說:梧桐百鳥不敢棲,以避鳳凰。

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其葉缺然如花,妍雅華淨。

“鳳凰於飛,翽翽其羽……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這是詩經裏的卷阿篇,沙瑪操琴以頌,僻靜的小院裏隻有夜風習習。

四根紅燭立在沙瑪的身後,一張明式琴案橫於身前,猶如山泉一般的琴聲從琴弦上流淌下來,盈滿一屋。

是夜,小室內靜坐著洪門還健在的黑白護法,川西、川東和西康總舵主,還有涼山王、紅蠍女和梅朵兩姐妹。

琴聲遠去,沙瑪站了起來:“各位英雄,小女沙瑪無意於江湖久矣,民族大義未嚐有須臾之忘,在危亡之際,不敢自愛而獨好……”

眾人默默,心裏卻是五味雜陳。

洪門三百年來,曾經也可謂是英雄輩出。民國以後,便紛紛然各逐其利,早就已經渙散如沙……

02

金釵花,鳳凰之首。

在琴案的旁邊,三十六枝金釵花插到了一個落地的大花瓶裏,花豔蕊香。

在洪門的海底裏麵有一段記載,昔日的崇禎的三女懷玉公主落難於涼山,就曾以此花作釵,避難於沙馬土司府。

今天上午,黑白護法又重提此事,也是使邀請阿侯山鷹出席今天深夜的英雄會,名正言順,有章可循。

“請沙瑪公主出示昆侖璧!”

這一麵出於古蜀的玉璧通體呈淡黃色,中空如卵,外環如鏡。

玉環上有兩句銘文:昆侖神璧蜀之魂,萬古大江巴之魄。

相傳,從秦始皇橫掃六國之後,中原朝庭就一直在追查這一麵神璧,希望它與傳國之璽和氏璧相配。

巍巍皇權,岌岌九天。戚戚草民,藐藐海涯。

這塊瑰寶一直藏匿於民間,默默地廝守著天荒地老的漫長歲月。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多少次天翻地覆,多少次滄海桑田,多少次城頭變幻大王旗,又有多少次明月依稀照溝渠……

03

擁玉璧,鎮四川,雄踞西南,神寧民聽;

護蜀漢,興唐宋,沉波都江,天華物阜。

川主寺裏的這副舊聯,題的就是這麵從秦漢一直傳到宋元的蜀璧。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白居易的一曲長恨歌,說的也是唐玄宗千裏迢迢入川求璧,而在馬嵬坡痛失愛妃的故事。

宋元之際,餘玠守蜀,川人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了近半世紀。合州釣魚城巋然如磐,獨守西南半壁江山,可謂是孤嶂飛雲控蜀江。

相傳,南宋陸沉,屍骨枕籍,蜀璧也不知所終。

崇禎二年的除夕,懷玉公主出生於北京紫禁城後官。當日,父親朱由檢收得古玉昆侖璧一麵,為她取名為朱徽玉。母親便以懷玉為其乳名。

洪門海底裏有言:崖山之後無華夏,甲申之後皆韃奴……

在崇禎失國上吊以後,剛到既笄之年的懷玉公主從北京投奔留都南京,又從淪陷的南京城向巴蜀顛跛而行,一直流落到了大涼山。

乾隆年間,有人在自己的筆記裏提到了這一麵枚古璧,還拓下了上麵的文字和圖案。

不到一年,就有人向清王朝檢舉了這本書,以至著書者一家七十三口全遭抄殺,這本書也被如數收繳焚毀。

04

兩百年前,洪門以朱三太子之名屢屢起兵,也可以說是保護懷玉公主一脈的權宜之計。

甲午海戰大敗後,洪門便以昆侖璧為號令,在巴蜀各地遍立袍哥碼頭,掀起了一場聲勢浩蕩的反清革命。

遍布全川的保路運動其實是辛亥首義之始,國父孫中山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美國舊金山洪門致公堂的總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