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卷:鳩彥親王 第六章:寧古塔(1 / 2)

01

明月半星,星伴月;清風函雨,雨涵風。

孟小菲講起了有人給徐來寫的字聯,又講到了明月歌舞團裏的王人美、黎莉莉、白虹和周旋。

淺羽嘉代聽說柴山將軍搞了一個桃花庵影業公司,正在排演以明清風雲為故事的一剪梅,就給司令部的後勤處打了一個電話,把下午和晚上的拜年活動安排了過去。

“走,我們現在就去桃花庵……”

淺羽嘉代隻比孟小菲大幾天,很喜歡這個說話得體的小妹妹。她明明是猜破了字謎,卻用一副明月清風的字聯來影射,既自然又巧妙。

中國漢字十分特別,它不僅是語言和聲音的符號,更是一組來自於三千多年之前的神秘密碼,蘊涵著東方文華的內核,其味無窮。

當時,孟小菲還根據一勾彎月伴三星的字謎,寫出了一副冰清玉潔的春聯:三星伴月山河水,雙雁齊飛霜雪雨。

“妹妹好文采,就是冷清了點。”

“我來的時候,看到大雪一夜封城,便有所觸動。”

孟小菲承認自己聯想到了自柳宗元的獨釣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淺羽嘉代也知道孟小菲在她的字聯裏還暗含兩個的字謎:上聯的三星伴月是影射心,下聯的雙雁齊飛是影射從,可謂是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02

心隨物轉是眾生,心能明物既如來。

淺羽嘉代在耶魯大學裏主動報名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催眠試驗,也曾看到自己獨行於風凜凜霧茫茫的雪原之上……

試驗結束後,催眠師十分認真地解釋說:“我們的靈魂不僅僅有今生,還有一個漫長的前世。你的祖先很可能在一個叫寧古塔的地方生活過,飽經磨難。我到圖書館查遍了可能相關的資料,也不知道它的具體位置。”

回了家,淺羽嘉代便詢問了自己的父母,他們根本就沒有聽長輩們說過這樣的地名。

在座頭鯨總部的資料庫裏,淺羽嘉代終於查到寧古塔竟是一個滿語的地名,位於鬆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之南,一年有七八個月都是冰天雪地……

這裏以前是渤海古國,深受大唐文化的影響,曾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

渤海國曾經曆時兩百多年,先後有十五位姓大的國王。後來,契丹霸占了這裏,改稱東丹國。

渤海國名來自於唐朝所賜,應該是靺鞨國的雅稱。

靺鞨族是滿人的祖先,在商周時期的古籍裏麵稱肅慎,在戰國時代稱挹婁,在北魏時期稱勿吉。到了盛唐時期,又改稱為靺鞨人,建立起了渤海國。

朝鮮族自稱自己是渤海古國的遺民,還說渤字在古朝鮮語中是光明的意思,海字則是太陽的意思。渤海的意思是陽光鮮明的地方,與朝鮮和高麗的含義一脈相承。

03

渤海國的締造者叫大祚榮,起源於粟末江畔的靺羯部落。

粟末江又稱宋瓦江,就是今天的鬆花江。靺羯一詞,也被後來的人寫成了靺鞨。

當時的靺鞨民族分為七部,白山靺鞨長期都依附於強大的高句麗,粟末靺鞨則是時而降時而反叛。

唐高宗滅了高句麗,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就率自己的部落歸順了大唐。武則天改唐為周,契丹首領李盡忠在營州反叛並自立為王,乞乞仲象也被李盡忠授予大舍利一職。李盡忠失敗後,武則天對其部屬進行招撫,封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乞乞仲象不受,亡於途。大祚榮繼續率部東逃,在天門嶺打敗並圍殲了追擊的周軍,自稱震國王。其疆域南接新羅,北鄰黑水靺鞨,西連契丹,地方五千裏,勝兵數萬。

唐玄宗即位後,封雄霸一方的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賜玉冊和金印。

十世紀初,契丹興盛,渤海國亡,子民四散。其中有一部分逃到了朝鮮半島,還有一些人流落到了日本三島。

04

寧古塔有新舊兩城,相距二十多公裏。

舊城叫古塔村,新城為渤海古國龍泉府故址。明末,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此興兵,被譽為龍興之地。

相傳,以前這裏有六個兄弟,在鬆花江上各占一方。滿語裏的寧古塔就是六個的意思。

到了康熙王朝,這裏又成了許多南明遺老的流放地。每個披甲奴的背後都是一部名門望族的興衰史,不忍卒讀。

這是一片苦寒之地,常年冰封。流放在這裏的吳兆騫在給母親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裏皆茫茫白雪。”

王家禎也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裏。其地重冰積雪,非複世界。”

方拱幹也說過:“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石磯圍平野,河流抱淺沙。

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

泣月天邊雁,悲風塞上笳……

一八六零年,滿清將此地的大部割給了沙俄,包括海參崴和納霍德卡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