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卷:吳越唱晚 第四章:錢惜妹(1 / 3)

01

雍親王府位於北京的東北角,又叫雍和宮。

沿中軸線而進,有五堂七院,以及無數的配殿和配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明朝,這裏是太監們的官房,陰暗而汙穢。魏忠賢與客氏勾搭成奸後,這裏的淫蕩掀翻了紫禁城。

李自成進京後,這裏又成了汝侯劉宗敏親兵的軍營,成了拷掠索餉的森森大刑房。

劉宗敏命人趕製了五千多副有棱有釘的大夾棍,惜財者無不斷臂失腿。庭院裏還立起了兩根大木柱,一個巨大的方形石缸裏全是帶碎骨渣的濃血漿。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

劉宗敏把江南名妓陳圓圓擄到了這裏,要她談一談朱家小兒和吳三桂匹夫的第三腿孰短孰長?不錯,陳圓圓曾是崇禎皇帝身邊的妃子,現在又是山海關遼東總兵念念在心的紅顏知己……

關外是滿清,關內是明廷和大順軍;一邊是訓練有素的虎狼之師,一邊是仇官恨富的幾十萬饑民……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引清兵而來,卒不及防的李自成全線失守,潰不成軍。

“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在詭異的明清之際,陳圓圓的不幸遭遇演繹成了天崩地裂的滄桑巨變,令人唏噓不已。

02

劉宗敏逃離京城時,在自己的軍營裏放了一把火。

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陳圓圓跳進石缸,方才幸免於難。

吳三桂找到陳圓圓,發誓要在這裏立一座黃金樓,四周栽滿金桂樹。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邀約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舉兵北伐,再升狼煙。

康熙二十年,動亂始平,平西王在京師裏的一切財產充公,其中就包括魏忠賢的幾處行宮和劉宗敏的這座軍營。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下旨在這裏修建親王府,賜給其第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雍和也就是天下歸心的意思,古書有言:堯之德大,所化者眾,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萬國。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又讓雍正去排查治理河淮的種種實際問題,全麵負責整個工程的質量。

這些年,雍正一麵協調各方麵的力量,一邊積極處理盤根錯節的矛盾,在棘手的事務中得到了切實的鍛煉,深孚聖望。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這是雍正掛在自己書房裏的一幅字聯,其師朱彝尊審視良久,隻是說了一句:素心空明澄海宇,意氣風發寫關山。

03

“道德澤萬民,仁孝行天下。”

這是皇阿瑪年青時就確定下來的政治方略,幾十年念念於斯,須臾不離。

有一個浪跡天涯的瞽僧,找到了劉宗敏用來殺人的大石缸,不緊不慢地對皇阿瑪說了三句話:“一、正大光明,以除苛政;二、治理河淮,以定農桑;三、疏通漕運,以興百業。”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

這些年,雍正反複琢磨這一個遊僧的心智,覺得他的三策不僅僅高瞻遠矚,而且處處都有著落。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半生磨劍過山風,鼎定中原方稱雄。

雍正曾經向自己的皇阿瑪討教了一個問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道德何來?仁義何在?”

“逐鹿中原不是撒歡,鼎定九州需要胸懷。”

默默地琢磨著皇阿瑪的意思,等到一炷香燃盡之後,雍正才說出了自己的理解:“萬仞昆侖,百川大海,有定有容,方可手掌九尾大纛,守日月輪回。”

“素心空明澄海宇,意氣風發寫關山。”

皇阿瑪竟說出了朱彝尊的話,讓雍正驚得目瞪口呆。

04

康熙四十四年的春天,雍正陪父親南巡,住在江寧製造院。

這裏的大總管曹寅以前是皇阿瑪的伴讀和禦前侍衛,他的母親還是父皇的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