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丹水南岸偏子岩,山道喋血聞杜鵑。
五月二十一日的傍晚,日軍的三十九師團在長江之北的古老背集結,每一個士兵的神情都很莊嚴。
當時,大本營的參謀總長杉山元已從日本飛到漢口,笑容可掬。
這是一個老資深的陸軍大將,麵容憨厚。他不僅一手策劃了九一八滿洲事變,還極力主張用軍事手段解決所有的中國問題。
杉山元飛到漢口坐鎮,無疑給整個十一軍都打了一針強烈的興奮劑,橫山勇司令官立即就趕到了離石牌隻有三十公裏遠的宜昌城,在前敵司令部抵近指揮部隊作戰。
也許,正因為是這樣,橫山勇至始至終都沒有改動自己的作戰預案……
可消息說,杉山元很欣賞這個方案,認為重慶方麵一定會棄石牌而不顧,先力保後方不失。
這樣一來,十一軍就讓石牌和宜昌成犄角之勢。就算是不能逼重慶屈膝,也有了西進戰略的支撐點。
02
深夜十一點,幾十門加農炮和榴彈炮吐出火舌。
就在地動山搖的轟鳴聲中,齊裝滿員的三十九師團從長江的北岸強渡作戰。
搶灘成功後,一萬多人的日軍便連夜攻擊,如猛虎出籠。
在這一帶防守的部隊是國軍十三師,大約抵抗了十幾個小時,就線出現了全動搖。
戰至二十五日的上午,師長曹金輪率殘部退到偏子岩,一大股日軍在其身後,緊追不舍……
偏子岩位於長陽與宜昌的交界區域,丹水河收何家溪與構皮溪在這裏注入了長江。
這裏是石牌的東大門,也是千裏江防線上的一個防禦支撐點。蔣介石要求十三師務必要堅守住這裏,曹師長甘願違抗軍令,繼續奪路而逃。
江防軍吳奇偉也深知偏子岩的戰術價值,不願意就這樣拱手相讓。
這幾天下來,十三師確實損失太大,應該是無力再戰。
吳奇偉當機立斷,命令身為江防預備隊的第五師立即前出,阻敵西犯。
03
第五師是的前身是追隨孫中山北伐的老贛軍,劉雲瀚師長要求自己的官兵們做到:“不怕死,不要錢,愛國家,愛百姓!”
黃埔七期的劉雲瀚有句口頭禪:“幸生不生,必死不死!”
接到命令後,該師的十四團以強行軍的速度趕到了偏子岩陣地。這時,十三師的潰兵剛過完,尾隨而來的日軍毫不猶豫就發起了進攻。
傍晚,日軍主力趕到,十二架日機也飛到了戰場的上空,戰線也越拉越長。吳奇偉又讓十八軍的羅廣文率其十八師增援,幫助第五師支撐陣線。
羅廣文是川東忠縣人,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又考入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三零年學成之後回國。先在中央軍校做教官,後來被慧眼識英才的陳誠召到麾下,從營長和團長一直幹到了師長。在十八軍裏,他又叫四殺師長,緣由是羅廣文公布的軍紀裏有四條:賭博者殺、貪汙者殺、奸淫婦女者殺、擾民者殺。
這幾年,十八師駐紮在重慶的北碚一帶,一直擔負著衛戍陪都的任務,可以說是一支頗受重視的近衛軍。
兩個脾氣相投的師長剛剛見麵,就相互擊掌:“來得好,閻王殿裏不孤獨!”
黃埔四期的羅廣文要大劉雲瀚五歲,也不客氣地說:“兄弟隻管打,有老哥給你殿後!”
這天深夜,劉雲瀚就派一個團副率領一個營的士兵深入到敵後,大無畏地襲擊了三十九師團的輜重部隊。
二十六日的八點半,日軍的長野部隊以密集隊形向前打,兩個師長笑了笑,就擺出了一個巨大的口袋陣。
戰至下午四時,日機在轟炸後,又在陣地的縱深投下了一支空降兵,也被就地殲滅。
當天晚上,長野部隊身陷重圍,日軍又派橋木部隊馳援,也遭到了迎頭痛擊。
04
危岩絕壁太史橋,河岸青山掩戰壕……
也是二十六日的早晨,日軍主力希望打通太史橋,包抄到第五師和十八師的側翼。
駐守該地的八十六軍也不客氣,立即就搶占有利的地形,率先開火。一個騎兵大隊殺了過來,各連隊仍然是死戰不退,節節抵抗,給石牌保衛戰和偏子岩包圍戰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包圍圈越收越緊,負隅頑抗的日軍的已準備焚燒戰旗了……
就在戰鬥的緊要處,羅廣文和劉雲瀚都先後接到了立即後撤的命令。又拖了幾小時,還是不得不抱恨而去。
僥幸得救的日軍在戰場上收屍超過千具,在金家坪堆積如山。點火焚燒後,其骨灰就有一米多厚,兩米多寬和三米多長。
如果說,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是標誌;那麼也可以說,偏子岩圍殲戰是整個戰役的勝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