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仔細地讀了一遍郭先生的文稿,岑文佳更加恓惶。
在從小接受的教育裏,李自成和張獻忠就是流寇。沒有他們反複血洗地方,滿清人就敲不開山海關。
郭先生的意見可以歸納成三點:一、明朝亡於政治腐敗,而不是民變;二、推翻黑暗統治也要講究策略,團結大多數才是王道;三、政策偏激,輕視敵人,都將使革命遭受損失。
三月十九日,新華日報公開發表了這篇一萬多字的長文,分成四天連載。
該文在夾敘夾議之中廣引博征,撕開了已經被曆史塵封了的黑暗角落,其中寫到:崇禎十一年,李自成大敗於潼關,僅有十八騎潰圍而出,潛伏於商洛山,劉宗敏殺妻相從。
民眾們議論紛紛,國民黨掌握的中央日報和其它輿論工具也反應激烈,迅速就組織了一班人馬,進行口誅筆伐。
陶希聖指責郭沫若為匪張目,影射時局。還有人批評說:“郭沫若回味甲申,意在引起國人的悲觀情緒,破壞抗戰。”
甚至,還有人說:“這是為共黨搖旗呐喊,煽動民眾反對政府。”
麵對這樣的指責,郭沫若坦率地承認:“不錯,我就是要為匪張目!”
02
在三百年前,舊曆的三月十九日深夜,紫禁城裏一派淒涼。
聽說親信曹化淳已經打開彰義門,迎接李自成進城。崇禎帝讓人將皇太子朱慈烺和另外兩個兒子送出宮,就去皇後的寢宮。
周皇後坐在床頭上,穿戴得相當整齊。她看到丈夫走進來,冷靜地說道:“我跟隨陛下已經十八年了……在國破家亡之際,唯死而已。”
看到周皇後自投白綾,已經失去理智的崇禎又衝進了自己女兒們居住的壽寧宮。
十六歲的長平公主抱住父親哭了起來,崇禎眼噙熱淚,撫摸著女兒的臉,發出一聲歎息:“你為什麼要生在帝王之家?”
話音未落,崇禎就拔劍出鞘,向公主砍去。這時,另一個女兒昭仁小公主跑了進來,崇禎一劍就戳進了她的心窩。接著,崇禎殺死砍傷了幾個宮女,才換上平民衣服跑出了慘淡的紫禁城。
這時,李自成已經帶兵進城,火光衝天。在一座豪宅的門前,門聯墨跡未幹。
愧無半策匡時難,
惟有捐軀報主恩。
崇禎回重新回到了前殿,讓太監王承恩鳴鍾召集百官,等來了卻是一片喊殺聲……
03
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芭蕉葉上幾秋聲……
岑文佳不想也沒有能力去評估時局,她還得替自己的董小宛找一條生路,給讀者們一個交待。
康熙六年,江南才子洪昇到京城國子監學習。
也是在這一年,十三歲的少年天子康熙親政,大赦天下。
已經四十出頭的董小宛出了浣衣局,踟躕於風雪飄飄的成賢街上,希望能討錢回鄉。
“恨無窮……愁無限……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
牽馬而行的洪昇看到一個孑然一身的老婦人,在唱白樸根據長恨歌改寫的梧桐雨,也亮開了自己的嗓子:“寡人也沒奈何啊!端詳了你上馬嬌,怎支吾蜀道難!替你愁那嵯峨峻嶺連雲棧,幾程兒挨得過劍門關?”
這樣的街頭表演別開生麵,路人和市民越圍越多,歎息的歎息,喝彩的喝彩。
內務府總管納蘭明珠路過此地,騎在棗紅色的高頭大馬上,支使手下再一次把董小宛抓了起來……
納蘭明珠曾經是順治帝的殿前侍衛,不僅是知道董小宛的身世,也是一個昆曲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