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進入五月以來,豫中戰局迅速惡化。
五月十日,南北日軍已在平漢線上的確山會師。
同時,日軍又從山西的垣曲搶渡了黃河,沿隴海鐵路東西分進。
湯恩伯八萬主力被圍後,便化整為零向西狂奔。不少部隊穿過封鎖線後,卻遭到了當地民團的洗劫。
“你們打不過日本鬼子,就把槍留下來,我們打!”
艾峰告訴巫馬,河南人的嘴邊有句民謠:“寧讓日本兵過境,不讓湯恩伯駐紮。”
日軍在葉縣找到幾處湯恩伯的糧倉,其中麵粉就繳獲了一百萬袋。在軍需庫裏,各類日用品要有盡有,高級洋酒就有上千瓶,還有大量的鴉片……
在作戰室,一個參觀說:“有一個謠傳,湯恩伯的衛兵也被鄉民們解除了武裝,還沒收了他們身上的銀圓和一切值錢的東西,其中還包括兩部軍用電台。”
艾峰笑了:“因禍得福……因禍得福……”
原來,日軍已經鎖定了湯恩伯的電台,故意留著不打。
在日寇到處尋找十三軍主力時,戰區最高長官蔣鼎文也扔下他的河防軍,帶著一幫幕僚們偷偷跑了。
有個傳說,湯恩伯在過洛陽時,蔣鼎文要他就在洛陽城收拾十三軍殘部。湯恩伯破口大罵,還摸出了槍。
02
有艾峰提供戰況,陳梅每天都要把消息彙編起來,發給重慶。
五月上旬,日寇一路掩殺,一直衝到洛陽城南麵的龍門,才遇到了像樣的抵抗。
這裏是伊河的龍門峽,離洛陽城關不到三十裏。從潼關東出的劉戡兵團在這裏布置了馬雄飛的暫編第四師,又從李家鈺的十四軍要來了沈向奎的八十三師和王景淵的八十五師。很廢了一番口舌,劉戡還從高樹勳部要來了範龍章的新六師。
劉戡出生於湖南桃源,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長期在衛立煌將軍手下帶兵。在圍剿大別山蘇區時,他的右眼被子彈擊中,人稱獨眼龍將軍。
一年前,軍統聲稱在他的九十三軍裏麵查出了中共組織,其負責人就是軍部參謀長魏巍。何應欽兩次要調魏巍去中央訓練團受訓,劉戡實在推脫不了,就把這兩封電令都交到了魏巍的手上:“你們還是都過去吧……我知道你們愛國心切,都不是什麼共產黨,隻是說出了一些不該說的話。你們過去以後,我們還都是友軍嘛,在抗日戰場上見!”
事後,蔣介石大怒,命令胡宗南撤了劉戡的職,看管起來。
眼見豫中戰事吃緊,胡宗南多次懇請校長能網開一麵,讓劉戡戴罪立功。
出征之前,胡宗南把謝輔三的暫編第四軍交給了劉戡,要求他務必打掉日寇繼續西犯的戰略意圖。
謝輔三是安微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
暫編第四軍隻有楊蔚的暫四十七師和馬雄飛的暫四師,都是入伍不久的陝西子弟。
兩人到了洛陽後,謝輔三帶暫四十七師去了臨汝,劉戡則帶暫四師駐守龍門,搶修陣地。
03
五月五日晚,日寇的一個坦克聯隊、一個炮兵聯隊和一個步兵聯隊衝到龍門後,遭到了迎頭痛擊。
次日,戰車第三師團長山路秀男中將組織強攻,騎兵第四旅團長藤田茂少將也從臨汝城殺了過來,躍馬橫刀。
五月六日晨,日寇又從封鎖十三軍的防線上調來了一個大隊。也許是監聽不到湯恩伯的電台信號,日寇誤以為十三軍主力已經悄悄到了龍門。
這天,戰鬥尤為激烈,數個日寇的中隊長倒在了國軍陣地的前沿。當晚,國軍還組織了一場有聲有色的反擊,把苦戰一天的鬼子兵也打得措手不及。
五月八日的下午,從鄭州東進的菊兵團突破了孫蔚如的防線,劉戡連續收到兩道回防洛陽以西的命令,不得不主動放棄了浴血奮戰了數日的龍門陣地。
五月十日,日寇南北兩路合兵洛陽,蔣介石電令武庭麟率領自己的十五軍固守待援。
就在作戰室裏,艾峰突然地問張勇:“這時,再退守洛陽有什麼用處?”
“裏是九朝古都,重慶政府下一道軍令還不容易?若真是不戰而棄,怎麼向自己的民眾們交待?”
“他們心裏還有民眾?”
張勇難堪地笑了,作戰室裏的其它人都跟著笑了出來,心裏麵卻是各有滋味。
04
武庭麟手裏隻有五個團,約有一萬多人。
麵對數萬日寇主力,守土有責的十五軍終於拿出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